文言虚词故事分享—乃
文言知识
2025-02-23
文言虚词故事分享—乃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解析:
(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译文:
曾经听说陆放翁的节操气节,全都表现在《示儿》这首诗里,于是读了读它。读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深深地受到感动并佩服他,(陆放翁)(真是)忠诚正直的臣子啊!然而也有人瞧不起他,竟然说;“这只是沽名钓誉罢了。”大家向他询问道理,他无话可说,才不得不道歉。推究他说的话,恐怕是炒作来抬高自己(的名气)吧。
点击显示
【文言虚词故事分享—乃】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91-200)
2017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初中第一册文言文复习题
中考古诗文默写题精华荟萃100题(41
中考文言文《七发》全文详细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全文断句怎么断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王积薪闻棋
关雎翻译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古今异义字之所以、卑鄙、晓畅、布衣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提速练习(2)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35837/
上一篇: 中考语文文言文倒装句 介宾结构后置
下一篇: 中考语文资源:语文文言实词及专题复习
文言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