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怀疑与学问

怀疑与学问

教案设计   2024-11-26

怀疑与学问

一、教学建议

1.本文题目“怀疑与学问”是关系性议论文,它们之间的关系要搞清楚: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辩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也即怀疑是学问的必要条件。

2.理解文章的结构。

3.这一类议论文,道理浅置易懂,可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己分析,老师加以引导。

1.本文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一种通过典型的有说服力的论据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的事实为依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本文所引三例分别从不同侧面证明了论点,很有特色。

第1个例子:“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早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鼻祖,史书有载,相沿承袭,有口皆碑。这样的人物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然而作者却以史学家特有的洞察力审慎辨析史料,竟发现诸多疑点:如三皇、五帝究系何人?史书记载有别,孰是孰非?通过这个例子、作者告诉我们,即使是重大的历史事实也有可能记载失误。由此作者提出的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的观点也就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第2个例子:“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腐草为萤”是民间的俗说。这种俗说正确与否,很少有人去考虑,只是人云亦云、相传已久,似乎成了真理。然而草变萤是缺少科学依据的。一经作者分析,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生活常识也有谬误之处。由此看来,生活中也需要有怀疑精神?

第3个例子:“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棗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就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戴震幼时提出的问题似乎有些幼稚,但又切中肯綮,引人深思。戴震善于发问,勤于思考,多有建树,终成一代宗师。戴震的成功经历证明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作者从历史、生活、学术三方面举例,充分证明了做学问需要怀疑精神。

(2)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是通过对事理的分析论证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文中两处运用了这种方法:第1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先从正面分析,指出人们必须经过由疑到思,由思到辨的过程,才能获得真知。接着又引用孟子的话从反面阐释,指出一味信书,唯书是从,科学就永远不能进步。正反对比分析,使读者认识到怀疑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第2处:“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这一段分析,作者先从反面入手,阐述不动脑筋的危害棗不动脑筋永远不能治学。危害之大令人警惕。一旦我们打消懒惰思想情绪,解放思想,开动机器,我们就会由无疑到有疑,由有疑到求解,有求解就会有新说,学术就会有发展,有进步。一经作者分析,孰是孰非,读者就清楚了。

2.弄清论证的层次(课文训练重点二)

本文共6个自然段,1、2段通过引用材料提出论点,3、4、5段从消极方面论述怀疑精神是辨伪去妄的重要步骤,第6段则从积极方面论述怀疑精神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重要条件。一正一反,论述的层次十分清楚。

3.理解过渡句的作用(课文训练重点,帮助完成揣摩·运用五)。

过渡句在文章中起纽带作用,它可以把文章的相关内容联结在一起,使文章严谨。本文练习题中的“揣摩·运用五”是一道综合性阅读题,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弄清过渡句怎么承上,怎么启下的。过渡句的上半句“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显然是针对前面3、4、5节而言的;过渡句的下半句“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则是下文论述的中心。第6段的②③④⑤句运用事理分析强调怀疑精神对新学说、新发明的作用。⑥⑦⑧⑨句则运用例证说明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明确过渡句所承所启的内容,也就真正认识了过渡句的作用。

4.复句分句关关系(假设、条件)

1.假设复句一般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假若”、“倘若”“要是”等,它们常和副词“就”、“便”等配对使用。假设复句另外一种情况是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某种情况,并先退让一步,承认它为事实,后一个分句说出一个跟假设的情况不相应的结果,常用“即使(纵然、哪怕、就算)……也……”的形式。

2.条件复句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相同的结果,常用“无论(不论、不管)……,都……”等关联词语表示。

5.本文应掌握的词语:

墨守虚妄辨伪去妄不攻自破腐草为萤

二、学海导航

1.从课文中找出什么是“怀疑精神”?它对做学问起什么作用?

提示:课文第四段中概述说:“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五段又具体论述了“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作用:“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课文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单独作为两段,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论证和结构方法,具体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提示:这两句名言放在开头,既提出了中心论点,同时又是文章的论据,并使开头显得新鲜活泼。

3.阅读全文,体会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第三至第五段先从消极方面作论证,第六段再从积极方面作论证。中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递进复句,恰好概括了前后两个方面的分论点:“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而前一方面的论述,又分作两层,有两个段内小论点,一层进一层的论证中心论点。第三、第四段先说对传说要有怀疑精神,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而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而别人的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第五段扩展开去,又提出另一个段内小论点: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这样,本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于传说的怀疑,进而扩大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的怀疑,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论及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4.根据自己的体会,谈一谈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自己在学习中存在哪些不足,应该怎样做。

放飞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一阵稚嫩清脆的童音打断了我的数学解题思路。哦,那是老师的女儿在隔壁办公室里念古诗。熟悉的诗句使我情不自禁地搁下了手中之笔。抬头远望,窗外天高云淡,海蓝色的苍穹是那样辽远深广,微风轻轻吹过,抚着我的脸,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猛然间,我看到笔盒上的月历,它告诉我已经进入了一个放风筝的季节。恍恍惚惚中,一只雪白的风筝飘起来了,飘在蓝天白云中,带着我郁积已久的思绪飘向遥远的年代和空间。

我的童年是用风筝的线轴串起来的,因为妈妈会做一手漂亮的风筝。记得总是在放学以后,我和妈妈便跑到家附近的那所大学的操场上放风筝。风筝刚举过我的头顶便被风捧走了,开始了它飞翔的生活,妈妈不断地抖动着手中的细线在绿地上跑啊跑,那涨得通红的脸所透出来的兴奋全然不属于平日稳重端庄的母亲。此刻,她似乎已不像我妈妈,而像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姐姐。记得她曾经做过一只漂亮的蝴蝶风筝,我爱不释手,以至于不忍心放飞。我怕风撕破它,鸟啄穿它,更怕它一去不回。但母亲却执意放飞它,她说:“不能飞的风筝只是一堆废纸,一只好的风筝就应该去飞翔,飞得越远越好,即使有一天它变得百孔千疮,它却是一只真正的风筝。记住,风筝的生命在于飞翔。”“风筝的生命在于飞翔”。小小的我便将这句话烙在心里。

没有想到,昔日放飞风筝的我,却被母亲突然放飞到浙西山区的一个穷县。

那是1997年秋天,16岁的我背着行囊来到一个离家几百里路远的小镇上去上高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理想母亲,一个城里养奠处优的女孩为何要远离父母去小镇小念书?母亲微笑地说:“下穷县,苦读书,对她日后的人生之路会有益处,况且,她的名字叫去非(飞)。”

新的生活是艰苦而陌生的。这里,举目无亲,没有母亲的微笑,没有西子湖的秀色,更没有牛奶面包,伴随我的是无边的孤独和寂寞,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还有每顿饭那难以下咽的咸菜、辣椒。面对生活的巨大落差,我哭、我闹,一个接一个给家里去电话:“让我回家!”母亲无声地挂断了电话,却把依旧醇厚如昔的爱意洒在信纸上,浓浓的真情融在宽容和抚慰之中:亲爱的女儿,还记得你小时候妈妈陪你放风筝的往事吗?我曾经告诉你:风筝的生命在于飞翔。我一直相信,你能放风筝,而且可以放得很好,只是以往我把你的风筝放在我的掌心;现在,我把它还给你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完完全全把自己的风筝放飞、放好。风筝只是薄薄的纸糊成的,它却可以搏击风云,这是真正的坚强。人生如同风筝一样,需要迎接生活的考验,人生的每一份生活经历都是一份生命的诠释,必须习惯在忍受中与命运抗衡。母亲用理性的手绢为我擦去心中的泪水。远离故乡远离亲人的独立生活使我经历了同时代人不曾经历过的磨炼和思考。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苦心,她竭尽全力地放飞了我,只是为了告诉我:自己的风筝线轴在自己手上。

不知不觉,我成了一只风筝,一只飘泊在外的风筝,我甘愿承担那份风雨,承担生活的重荷和责任。我的直觉告诉我,还有一个无形的线轴落在远方城市的一角棗母亲的手中,那根承接风筝和线轴的无形长线,便是绵长相连割舍不断的亲情,母亲的心和我的心牵引着同一脉长线,承担着同一份沉重。

异乡的天一样的蓝,异乡的水一样的清,异乡的我勇敢地放飞理想的风筝。

〖赏析〗

飞作运用转变技法,由物及人,即由放飞之风筝而及放飞之“我”,构思带有较明显的杨朔风格,可读!

古时候,读书人要通过考试,才能称为秀才。秀才不分年龄大小,只要合格,都是称为秀才。

清朝末年,贵州黎平县肇兴有个侗族人,名叫陆本松。这人小时候就聪明好学。他白天上学堂,晚上又自学到深夜。因此很有才学,在当地颇有名气。

陆本松十二岁那年,上黎平府去考秀才。考官见他年小,不让他报名。陆本松说:“考官,我今年十二岁,已读十年书了,让我试考一下吧。”

考官惊奇地问:“你只有十二岁,怎么读了十年书?”陆本松答道:“我七岁进学堂,白天读五年,晚上又学五年,加起来不是十年吗?”考官暗自赞赏,就让他进了考场。

第二天午时,几百名考生进入考场。陆本松站在桌边,比别人坐着还矮一个头。考官给每人发一张一寸宽、两寸长的纸条,要考生们在上面写一万字。别的考生,绞尽脑汁,怎么也写不出一万字,陆本松却轻易地写了出来,考官又很满意。

同学们:这个考卷该怎么写?

提示:陆本松写的是:“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里面有“一”,有“万”,并且是从“一”到“万”。

三、智能显示

1.本文《怀疑与学问》学习之后,对指导中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风有很重要的意义,可组织学生认真讨论,联系自身实际,加深认识。

2.让学生展开联想,举一些学过的名言警句,充实所学内容。

3.理解并能够掌握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4.掌握复句分句间假设、条件关系的概念、并能分析相应复句的层次关系。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而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1.文中“怀疑”、“思索”、“辨别”三个词语不能颠倒的理由是________

2.本段主要讲述的观点是________。

3.为了论述上的充实,有时要正面论述,再用反面论述,本段中哪句是正面论述,哪句是反面论述。

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引用孟子的话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1.要先有怀疑,才会去思索,思索中才能辨别正确与否,这是前后关系。2.要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3.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4.引用孟子的话来证明“我们要有怀疑精神”这个观点。

泰国的夏天十分炎热,首都曼谷闹市口,一尊玉佛正在这里的博物馆展出。下午三点多,正是参观高峰时间,一名窃贼混在参观人群中走进了大厅。他背着一架照相机,打着一把晴雨伞,趁别人不注意,他躲进大厅的帷幕后面。一小时以后,博物馆停止入场。又过了半小时,游客全部离毕,两名警察四下察看了一下,便关上大门,下班回家了。

躲在帷幕后面的窃贼见没有动静,便爬了出来,奔到佛像前。他从自己晴雨伞的伞柄中抽出一架特制的折叠式钢梯,又从照相机套子里拿出尊赝品,然后攀登钢梯爬上去,换下佛像,又躲回帷幕中。

第二天,下起倾盆大雨,但博物馆仍然有很多参观者。这窃贼趁人不注意,从帷幕后面钻了出来。他看到游人都在欣赏他的赝品,不由暗暗好笑。但当他撑开伞,跨出博物馆的大门时,一名警察突然把他叫住了,问他昨天禾躲在大厅里干什么。这窃贼支支吾吾说不清,于是他被带到办公室。警察从他的相机套里搜到了真正的佛像。

同学们:这位警察是根据什么判断出这个人是盗贼的?

答案提示:原来,这名细心的警察见他撑开的伞是干的,没一点雨水,这才断定他不是当日进馆的,从而将他抓获了。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第20、21、22课

短论两则发问的精神论求知

一、教法建议二、学海导航三、智能显示

--------------------------------------------------------------------------------

一、教法建议

这三篇文章都是自读课文,其中《短论两则》意思浅显,结构也比较简单,老师作简单的提示,让学生自己读,设计几个思考题,让学搞明白就行了。

《发问的精神》一文意思也比较浅显,学习这篇文章在弄懂中心意思之后,关键是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

《论求知》一文除了弄清层次结构外,还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方法,学习它的语言特色。

三篇文章应掌握的词语:

偃旗息鼓纵横装潢消遣驰惰自欺欺人偏执炫耀梗概

挑剔高谈阔论

1.《短论两则》的重点:

(1)理解论证过程的引用资料和比较辨析

引用资料是为了增加议论文的论证力度;引用资料、分析材料就是要让材料说话,为证明论点服务。(“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一文中,充分运用权威资料证明自己的论点。在文章的第3段中,作者引用了电文原文,引用的目的是让事实说话,引用时只需择其要点,择其有关的内容即可,无关的只字不提,从而使最少的引文发挥最大的作用。

(2)领会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论述语言

《论“基本属实”》是一篇评析语言现象的议论文,作者深入浅出,用大手笔写小文章。文章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活泼,阐释透彻,令人折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鞭辟入微的分析。河南饭庄面对读者的批评,遮遮掩掩,只好用“基本属实”来应付。针对这种情况,吕先生分析道:“其实呀,8月3日的事情,8月22日见报才去查问,那苍蝇究竟是一只还是两只,还是三只,大概是谁也记不清了,所以只说有无,不提数目。那么为什么又是‘基本’属实呢?因为一老一实地说,‘有这么回事’,实在有点不好意见,给它来个‘基本’,打个折扣。”作者在事实面前,不是咄咄逼人,而是和风细雨,一方面好像为河南饭庄找借口,另一方面又不露声色地揭露河南饭庄欲盖弥彰的矛盾心理。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没想到既然没有数目,折扣就无从打起。”从而告诉人们,使用“基本”这个词要有条件,不能乱用,不然,会闹笑话的。

其次,大量运用口语,文章平白如话,妙趣横生。“乍一看,没什么,再一想,不对头。”三字一句,语句短小灵活。“是这么回事吗?”一个反问句,如同面对面讲话,显得亲切自然。作者在推论部分写道:“要说二加二基本等于四,或者说某某和某某基本不结婚,基本不生孩子,那就近于说笑话了。”表面上,作者在同读者讲笑话,但笑过之后,读者又会领悟到“基本”这个词不能乱用,乱用了就会闹笑话。评析语言现象的文章,很容易写得枯燥乏味,吕先生却深入浅出,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明白如话。

2.《发问的精神》一文的重点:

(1)层次结构

本文议论的问题是关于发问的精神。作者提倡发问,认为发问十分重要,发问精神可贵,阐述这些看法,主要用正在论证和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部分(1-3):用讲道理设比喻的方法,生动地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

第二部分(4-9):先从正面论证发问精神的可贵。以事例论证为主。

第三部分(10-13)再从反面论证“可必多问”说法的不正确,以道理论证为主。

(2)反问修辞的运用

本文多处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式,通过语气的强化,来强调观点,强调情感,并造成文波澜。

《论求知》的重点:

(1)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5):主要论述求知的正确目的。分析种种不同目的和偏向后指出:“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第二部分(6-9):主要论述求和(读书)的方法。指出对好书、一般的书、粗糙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提倡多读、讨论和做笔记。

第三部分(10-11):主要论述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鼓舞人们去求知。

(2)本文的论证方法

①比喻论证:即设立比喻论述某种道理。例如第四段用“人的天性犹如野花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一组比喻来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的论点。这样,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表达具体生动。

②归纳论证:第八段先列举六门具体学科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辨”。最后引用一句名言归纳出论点:“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令人信服。

③排比论述:如第二段“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第五段“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这样写,常用来列举同类事物或比较不同事物,使相同点更加明显,使论述语言更为鲜明有力,气势也更贯通。

(3)学习过程中分析其语言特点。

(4)本文有很多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掌握、运用。

二、学海导航

1.《短论两则》含义深刻,作者在论述了个别的语病现象之后,又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分别作了怎样的推论?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提示:《论“基本属实”》在第五段末推论说:“虽然类似这样的笑话不容易出现,可是类似‘菜内有苍蝇基本属实’的话,只要对报刊文字,特别是内部文件稍加注意,那是经常会遇到的。”把这类语病普遍存在的严重情况揭示了出来,实质上是点出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套用现成语言的文风问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在第五段作了推论:“我们有些同志老爱用成语……不计其数。”把滥用“偃旗息鼓”这类成语、典故的普遍现象鲜明的揭示了出来。这段推论和第六段的推论,提出一个提倡现代人写现代文,不要滥用成语、典故的文风问题,深化了文章的社会意义。

2.什么叫反问修辞?《发问的精神》用了哪些反问修辞?这样用的表达效果怎样?

提示: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是无疑而问,只问不答,答案在问句里面。

文中用到的反问句有:

(1)滚水沸腾,谁不常常见到?

(2)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3)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行了,何必多问?

(4)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5)我们若是……真的反而永不可见?

使用反问修辞,使语气显得有力,强调、突出了所要表达的意思。

3.《发问的精神》为了使论述深入一步,课文后半部分提出了怎样的反面论点?又分哪几个层次作了分析说明?几个层次之间用了哪些词语来关联?弄清上面这些问题后。

提示:课文后半部分在第十段用假设“也许有人会说”的方式,提出了同正面论点相对立的反面论点:“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都问?”

提出反面论点后,先用简短的两句话作了总的否定:“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然后用“第一”“其次”“更进一步说”等词语作关联,分三个层次逐层递进地作了分析论述,指出其“漏洞”:

①墨守旧说,不能发问,就不能研究,文明就不能进步。

②一味吸取,不去审问,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

③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和道理时,发现的问题越多,才能对实际事物看得越清楚,对于自己的所学才更有把握。

4.“也许有人会说,知识是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教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行了,何必多问?”这个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提示:这是个复杂复句,主语是“有人”,谓语是“说”,宾语是后面一部分。

5.《论求知》第1段用了什么修辞?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这是个排比句,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求知目的,在下文里作者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目的加以分析、从而找出求知的真正目的棗增长才干。

6.本文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提示:本文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使用排比修辞几乎每段地都有排比句,使得语言很有气势,论证省力说服力强。

7.阅读面两段话,做思考题:

①读史使人______,读诗使人______,演算使人______,哲理使人______,伦理学①使人______,逻辑修辞使人______。

②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③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还都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④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弥补一样。⑤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⑥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⑦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⑧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⑨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第一段文字中心句是第______句,第一段从______个方面来支撑中心句的。第二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__句。

(3)请用“‖”在原文上把第二段的层次标出来。

(4)第一段文字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第二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

提示:(1)明智聪慧思维精密思想深刻有修养善辩(2)第②句六③(3)③‖④⑤⑥⑦⑧‖⑨(4)排比举例

8.“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一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表达效果如何?

提示:用了比喻论证。它论述的论点是: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这样写,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表达具体生动。

圣殿魂

古老而辉煌的布达拉宫屹立于西藏首府拉萨市中心,突起在红山之上,为圣城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多少年来,它一直是西藏民族智慧、精神和力量的象征,凝聚着民族的心灵,吸引着海内外游人。

在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日了,布达拉宫金顶闪耀着神圣的光芒,常使朝圣者得到莫大的精神慰藉和心灵的荡涤。来到山脚,仰望着红白镶嵌、依山盘坐的布达拉宫,我曾经见过的几个雄伟的建筑顿时黯然失色。沿着古人铺设的迂回石阶道攀登,一种莫名的荣幸和满足涌上心头,我可以对家乡人说:“我登上并观瞻了布达拉宫啦!”

进入布达拉宫,首先跃入眼帘的是金碧辉煌的壁画。从壁画中,既可以体味生动有趣的佛教传说,也可以观赏西藏独特的地貌风物,以及当年修建布达拉宫的真实情景;还可以看到反映西藏人民文化生活的生动场面,人物形象也刻画得生动逼真传神:他们有的闭目养神,泰然自若,像要养精蓄锐再斩妖魔;有的身居天界,俯视人间,像要恩泽于世人;有的两眼充满着杀气,手拆利器,像要干戈相见摧垮邪恶势力……再往深处,雕梁画栋,精美无比,皆以龙、凤、狮、虎为题材,表现出吉祥勇猛的主题。每一笔每一划都勾出了布达拉宫的筋脉。站在布达拉宫的最高处,整个拉萨尽收眼底,使人产生登而小天下的感觉。

布达拉宫代表着民族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友谊。从烟雨炮火中走过来,依然屹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清水绿树的映衬下,你显得年轻美丽,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你披上了新装,历时四年的维修,使你重显昔日的辉煌,充满着活力。

我默默地为你祈褥,祝愿你永远辉煌。

〖赏析〗

这是篇以题材取胜的作文。文章以举世闻名而一般中学生难以身临其地的布达拉宫为材料,这在选材上已经占优,此其一。以如此大题材来表达西藏民族精神,赞颂中华民族团结和友谊的题旨,使材料与主题配合得十分主谐、协调,此其二。仅此两点,就足使此文跨入优秀行列,这对作文中如何积累、运用材料应该是有启迪的。

清朝年间,通山县黄泥乡有个书生,名叫谭振兆。小时候,父亲给他定了亲,是乐进士的女儿。后来,谭家穷了,乐进士嫌贫爱富,想赖婚。而偏偏乐进士的女儿愿嫁给谭振兆,迫于父亲的压力,只是不敢说罢了。所以这乐小姐终日在楼上,以泪洗脸,盼谭振兆来娶她。谭振兆听说乐小姐一心要嫁给他,他便主动上门,来见岳父,探探虚实。

乐进士见谭振兆来了,就说:“你来得正好,我做了两个阉,一个写婚,一个写罢,你拈到婚,就成亲;你拍到罢,就退婚。这总算公平了罢?棗这就看你有没有福份娶我女儿了。”说完他把阉摆出来,又说:“你只看一个就行了。”

谭振兆想:这两个阉肯定都是罢字。这如何是好?他略一沉思,便有了个好主意。

结果,乐进士的两个阉上写的都是“罢”字,谭振兆拈了一个之后,马上把它吞进肚里,指看男一个说:“你看哪一个吧!”乐进士只得看哪一个,哪一个上写的也是“罢”字。

三、智能显示

1.学习《短论两则》要掌握运用资料作论据和由点及面的论证方法。

2.学习《发问的精神》学会运用正反对比论证。

3.《论求知》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语言十分优美,学后如能把这篇文章背下业最好,对我们学写议论文章,锻炼组织语言的能力都很有好处。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研究科学最宝贵的精神之一,是创造的精神,是独立开辟荒原的精神,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卓越的科学家往往另辟蹊径,创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所以独立开创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优秀科学家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注意:独立不是孤立)。独立开创与拒不接受他人的经验并无丝毫相同之处。科学的工作如接力赛跑,人愈多,路程也便会跑得愈远。我所理解的“开创”,应当是基本了解了前人成果之后的开创工作。因为在愈高的基础上努力,所得的结果也更高。如所说的三分角、永动机的研究者,如果肯吸收前人的经验,就不会白白浪费精力与时间。因为这两个问题的结论,正是建筑在若干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的无数次失败的经验之上的。我们又何苦、更何必再走回头路呢?

1.用“‖”给这一语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_______写的诗句。

3.本段的主要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

A.道理论证B.举例论证C.比喻论证D.对比论证

5.文中“山穷水尽疑无路”等句子,并不是充当论据的名言,而是用来______。

答案提示:1.优良品质之一(注意:独立不是孤立)。‖独立……第一层写创造精神是研究科学最宝贵的精神之一。第二层写独立开创与接受前人经验的关系。2.陆游3.研究科学最宝贵的精神之一,是创造精神,是独立开辟荒原的精神。4.A5.而是比喻科学探索遇到困难的时候。

从前有个王老汉。王老汉有三个儿子,娶了三个媳妇。王老汉想考考他的三个媳妇谁最聪明。一天,他把三个媳妇叫到跟前,说:“你们好久没有回娘家了,心里一定很挂念,今天你们回娘家去,住几天吧!”

三个媳妇一听说回娘家,高兴极了。忙问公公让她们住多久。

王老汉说:“大媳妇住三五天,二媳妇住七八天,三媳妇住十五天。三个人要一同回去一同回来。大媳妇回来给我带个‘纸包火’,二媳妇回来给我带个‘纸包风’,三媳妇回来给我带个‘纸包响’”。

三个媳妇当时连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各自回房收拾了一下,便一齐动身回娘家去了。当她们走到三岔路口分手时,才想起老公公临走时的吩咐。

大媳妇说:“公公让我们一个住三五天,一个住七八天,一个住十五天,还同去同回。唉,三个人的日子又不一样,同去容易,同回多难啊!‘纸包火’又哪儿去找呢?”

二媳妇说:“是啊!‘纸包风’是什么,我还不知道呢?”

三媳妇说:“是呀,我到哪儿去找‘纸包响’呀?’!

说着说着,三个人急得哭了起来。

同学们,你知道她们都住多少天吗?

她们回来带的三样东西各是什么?

答案提示:她们住的都是十五天。大媳妇三五天,是三乘以五;二媳妇七八天,是七加八。

她们带的礼物分别是灯笼、纸扇和鞭炮。

点击显示
【怀疑与学问】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37969/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