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训练之四(场面描写最生动)
教学目标:
1.在记叙中穿插细致的场面描写
2.描写生动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1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1)
我们现在写记叙文,大多数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你身边真实的事情。一些同学感到很顺手,写得具体生动,内容充实;而另一些同学却觉得无话可说,写得干巴乏味,空洞无物,有时甚至绞尽脑汁也凑不足500字。同样是写自己熟悉的题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主要原因在于你是否认真观察生活。如果你是有心人,能认真观察事物,你的文章就写得具体生动,否则,你作文时当然会满脑子空空的,无从落笔。今后的几次作文天我们大家就来一起研究一下如何认真观察事物,从而把文章写得具体些。今天先来解决场面描写的问题。
二、起步准备:(3)(齐读)
现在我们写的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其生动与否,关键取决于场面的描写。先看下面一段文字:
一会儿,英语早读开始了。英语课代表胡珂在前面领读。我偷偷瞥了张老师一眼,只见张老师慢慢踱到教室后面的板报前。他一走过去,全班同学一下都回过头去,口里虽然仍旧在读英语,那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心可像绷紧了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断的!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张老师的一举一动上。过了好一会,他转过身来,我们的头“呼啦”一下子,又都转了回来。读书声音也一下子“洪亮”起来了。我不禁为我们的动作如此整齐而感到好笑。张老师走到前面来,使劲盯着我们,像要从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找到什么答案。我急忙用书挡住了脸。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慢慢走到门外,然后站定了。透过玻璃窗,看见他正皱着眉头,像在苦苦思索着什么。再看看同学们,他们和我一样,心绪惊疑不定,互相望着,不知是怎样是好。
教师讲解:
这是一篇叫《板报引起的风波》的文章的片断。它具体描写了早读时同学们的惊疑不定和关注的心态及班主任的神情。如果把上面的描写改成“大家心里都很紧张,密切注视张老师的一举一动”就显得无味了。
三、写作指导:(1)(讲解)
场面描写实际上就是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它可以包括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要想写得好,首先要平时留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观察时要细心,尽量不要有遗漏。
四、简单练习(15):
根据你平时测验时的观察,把下面一段话改成具体描写的文段,100字左右。(书面做后交流)
……昨天测验1-4册古文,我几次想拿书出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还是被老师发现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重点是当时的环境及有关人物各种表现)
五、提高训练:(15)
选择你生活中见过的一个镜头(场面)具体写(视情况可先草拟提纲再口述)下来:如:(1)刚考完试后(2)试卷(已批改分数的)发下来后(3)打架(4)交通事故(5)上课(6)一场比赛
六、范文欣赏:(5)
一生朗读,教师简析
七、布置作业:(1)
题目:《这堂课真______》
要求:1.500-600字的记叙文2.注意场面描写
附:范文欣赏:
记一场争论
清晨,金色的霞光射进教室,投在那光洁的红木桌面上,形成了一种透明的玫瑰红;窗外,几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麻雀无忧无虑地在枝头卖弄着歌喉。这本应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早晨,可我,却无论如何也打不起精神来。昨天下午的那场“师长”恳谈,就像一道冰冷的水泥墙,将我与这外界的一切隔绝开来,那哪里是一场“恳谈”?分明是十四岁的我与父母、老师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啊...
昨天下午,我捧着那本好不容易才借到手的台湾女诗人席慕容的《无怨的青春》,背着沉甸甸的大书包,兴兴冲冲的推开了家门。“我回来啦!”和往常一样,我引人注意地大呼了一声。没有人应声。很快,我发现家中的气氛不大对头,“咦,怎么跟上了战场似的,这么浓的火药味儿?”
客厅中人影一闪,接着,妈妈沉着脸出来了。“黄老师来了,快点。”她冷冷地抛过来一句话又严厉地盯了我一眼。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今天这是怎么了?
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客厅,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眼睛。于是一阵恐惧便袭上心头。我只好勉强地笑了一笑,喊了一声“黄老师”,连声音都有几分颤抖了。黄老师微笑着点了点了头,同时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我的心又是一阵紧缩:我犯了什么错了吗?
“你手上拿的什么书?”妈妈劈头盖脸地问道,语气中没有一丝往日的温柔。
紧紧绷起的心弦又“砰”地一震。哎呀,我竟然一直把书紧握在手里了。我怯怯地松开手,小心翼翼地露出小半页封面,小声答道:“席慕容的《无怨的青春》。”
“怎么?你现在就看这些书?”黄老师惊异地追问道,一脸不相信的神情。
这下糟了,她一定认为我是在看琼瑶之类的小说了。我心中一阵慌乱。连连摆手解释着:“不是,不是那种、那种的书,是,是一本诗集...”越说越慌,
越慌就越说不清。这一回,黄老师脸上的疑云更重。妈妈早已按捺不住焦躁的心情,一下把书夺了过去,“哧”的一声撕开了一页,没读几句,便锁紧了眉头。“这是什么诗,爱呀爱的,比琼瑶的还坏!难怪成绩越来越滑坡泥!”她“啪”的合上书,顺手扔在了茶几上,茶杯里满满一杯刚泡的茶,被甩过来的诗集一撞击,“哗啦”泼溅在书上,黄绿绿的一大滩。
“哎呀,这是人家的新书...”我急得差点没哭出来。要知道,为了借到这本书,我不知求过人家多少次。
我伤心,妈妈更伤心,她气得双手直哆嗦,声音也一下子变得嘶哑了:“不许拾!凭良心说,平时,你要什么参考书,十块八块的,妈妈哪一次含糊过?可你,你现在就迷上了这些书,什么爱情诗呀、朦胧诗呀,这对你学习究竟有没有什么好处?”说着说着,妈妈的眼睛竟泛出了亮晶晶的泪花。
“不是这样的,妈!我不是迷上了什么爱情诗,真的,我只是想学习写诗的技巧!席慕容的诗的确很好,并不是完全写爱情的!”我哭着申辩着,不顾一切地去抢那湿漉漉的书,拼命用袖擦着。不知何时,两股咸咸的泪涌出眼眶,流到了我的嘴边,脸上被泪水洗刷过的地方变得凉凉的。
黄老师也动了感情,她摘下那副雾蒙蒙的眼镜,长叹了声:“唉,你们这一代孩子,太不懂得家长、老师的心了。我们这样辛辛苦苦一辈子究竟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们。当学生,还是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那些旁门左道趁早别去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我抬眼望了望黄老师,望了望她那因过多的操劳而早白的双鬓,一种异样的滋味涌上了心头,可不知道是哪儿来的一股勇气,我还是禁不住喊出声来:“黄老师,诗歌也是一种文学,不是旁门左道!我长大了,我想学些新东西!我想!”“啪!”妈妈给了我狠狠的一巴掌,我脑子里“嗡”地一声,一下子麻木了。(以上场面描写)
后来怎样,我似乎记不清了,只晓得大家都愣了许久,许久。也许有十分钟,也许有半小时,反正后来黄老师临走时将前天语文测验的试卷塞给了我。大人们便又是一阵微叹。我打开试卷,一个鲜红的八十四分跃入我眼帘,噢,离老师和妈妈的标准差了六分....正在我低头沉思时,诗社的好友一阵旋风似地飞跑了进来,欣喜若狂地冲我嚷着:“嘿,你的《梦》得了三等奖了!这下我们的诗社可大有名气了...”
面对着吹呼雀跃的好友,我一阵迷惘。这是喜讯吗?我不知道。写诗究竟是不是歪门斜道?我也不知道。发生在昨天的那场争论。不,那次“交锋”,是我错了吗?我更不知道。我又觉得,我正在慢慢地长大,长大,而鸡蛋壳似的空间,又太小,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