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其人及其武侠小说总论
一.金庸其人
金庸,原名查良镛,笔名金庸,是“镛”字一分为二而成。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当时叫盐官镇),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完成了小学教育。海宁地区雄伟的海潮,厚重的人文环境,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自然景观,也孕育了金庸气质中刚柔并济的一面。因而他的笔下既有塞北大漠的悲壮豪迈,也有江南杨柳的纤柔细腻;既有英雄汉的粗豪铁胆,也有小女子的似水柔情。
他的先祖是查慎行(在《鹿鼎记》中有写到),查家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之称。
金庸的中学是在杭州读的,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中学毕业那年,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1941年,战火中他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他人生旅途上的奋斗与游历。抗战时他在重庆念书,因不满校内所谓“职业学生”(国民党的小特务),而被勒令退学,退学后在中央图书馆阅览组找到一份工作,无聊时,就翻书消遣,看的就是中国古代的武侠小说。抗战胜利后,他回到浙江,不久到杭州,成为《东南日报》的记者,从此这一生与新闻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几月后,去上海进入东吴大学法学院攻读国际法。
1948年,24岁的金庸从法学院草草毕业,成为上海《大公报》三千应聘者中的两名幸运入选者,从此跻身报界。不久,被派往香港从此这位江南才子,一介书生,拿着一支生花妙笔,在陌生的岭南开始开创自己的事业。如倪匡(香港著名科幻小说作家)所言:金庸是赤手空拳打出天下的。
50年代初,金庸曾以“林欢”为笔名在《新晚报》副刊上开设的“下午茶座”撰写影评,他编的第一部剧本是《绝代佳人》,由著名的演员夏梦主演,此片曾获北京文化部金奖章。50年代中期,金庸脱离《大公报》后曾在《新晚报》编副刊,同事中有梁羽生。其时,香港发生一次著名拳师比武事件,引起当时社会的兴趣,《新晚报》为招徕读者,准备连载武侠小说,重任落在了梁羽生身上,这就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龙虎斗京华》。
1955年,金庸技痒,涉足“武林”,一出手便是《书剑恩仇录》,也登载在《新晚报》上,从此欲罢不能,一直到70年代初,才退出“江湖”,共写了14部36册长短篇武狭小说。依年代顺序,依次为:⑴《书剑恩仇录》⑵《碧血剑》⑶《雪山飞狐》⑷《射雕英雄传》⑸《神雕侠侣》⑹《飞狐外传》⑺《白马啸西风》⑻《鸳鸯刀》⑼《连城诀》⑽《倚天屠龙记》⑾《天龙八部》⑿《侠客行》⒀《笑傲江湖》⒁《鹿鼎记》。
金庸的创作量虽不多,但在他创作小说时,正是他创办《明报》之时,一手写小说,一手写社评,近二十年如一日。金庸是用自己的生命创作的,他不重复前人,也不重复自己,形成了独特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格局。
如今的金庸,正潜心向佛学,沉入到佛学研究中去营建自己的精神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