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时间》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时间》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2025-02-12

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这部分教材在编排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材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例如,教材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上课情景引入,在练习十五中又编入了两道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习题(第1、8题),最后还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来说明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的思考:课本的情境图对后面的认知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仅仅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在第1题中去感受。并非一开始就要去感受这种联系。〗

2.用直观的图画来呈现知识。在引出“1时=60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图中1小时里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范围进行比较,就能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

第一课时:5分5分地认时间

关键属性:学生已经会认整时和半时,已经具有先计时后计分的方法。但是学生并未建立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关联,学生把时针从一个整时到另一个整时认为是一下子跳过去的。建立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的逻辑关系是本节课的关键之处。

学生虽然知道半时用30表示,但是最这个30的来历并不清楚。弄清30的来历可以得出8:30就是8点再过30分,从而得到计时的策略就是几时再过几分就是几时几分。弄清楚30的来历也是认识进率的关键。所以弄清30的含义是本节课的另一个关键所在。

点击显示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时间》优质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45627/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