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几个不等式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革命,虽然我们欣喜地看到所有教师对新课程的相关理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尝试着将掌握的理念付诸实践,但是如何把先进的理念转变成可操作的教学行为在具体的实施中还有很大的难度。尽管人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倾注了许多心血,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矫枉过正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教学中,对于以下几个不等式应该引起重视。
一、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惟信息技术而独尊
[案例]:如今在一些语文课堂上,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教师用电子幻灯代替了板书,用电脑习题取代了书面作业,用图片取代了学生的浮想联翩。课件形式花哨,动画、声音效果鲜明,词语的呈现往往飞身而出并伴有声音,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笔者看到,一位教师在课件中设计了“勤劳”这个词语,但学生的回答却是“勤奋”、“刻苦”等,于是教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启发诱导。而当学生说了“勤劳”一词时,教师兴奋得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边连声赞叹:“对!对!”,一边点击鼠标。这一过程足足用了几分钟。
[思考]:多媒体以其图、文、形、色并茂的独特优势,以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显著作用而备受青睐。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以使用多媒体为时髦和荣耀,不考虑教学内容、师生情况,一味追求,这就有点过犹不及了。语文学习,就是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诱导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诵读品味,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而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实在是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知规律,缺乏多种感官的刺激引导,学生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况且,很多多媒体课件基本上围绕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课件一旦制作完成,它的内容和程序就被死死地固定下来,课堂上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演示,教师在课堂中大多扮演“放映者”或“解说员”的角色。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上课时只能按课件流程和教师的思路学习,失去了灵活性和机动性,这显然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缺少双边情感交流,缺少思维想象的时空。因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等于惟信息技术而独尊,它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万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