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语文知识 基础知识 高考文言虚词练习

高考文言虚词练习

基础知识   2024-11-26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高考文言虚词练习,一起来看看吧!

一、考点回顾:(近两年来中考、调考所涉及本考点试题)

(2012年元月)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A.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011年中考)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例句:休到,大破之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吾欲之南海 D.彼竭我盈,故克之

(2011年5月)3.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请救于齐

A. 广时知之,故自辞于大将军 B. 战于长勺 C. 皆以美于徐公 D.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011年4月)4.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以天下事为己任

A. 俯身倾耳以请 B. 皆以美于徐公

C. 必以分人 D.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011年元月)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例句:山水之乐

A. 受任于败军之际 B. 舜发于畎亩之中 C. 先天下之忧而忧 D. 子墨子九距之

(2010年中考)6.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以塞忠谏之路

(2010年5月)7.下列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A. 为宫室之美 B. 行拂乱其所为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古之为军也

(2010年4月)8.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A. 登轼而望之 B. 暮寝而思之

C. 足肤皴裂而不知 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

10.C(表转折。A.表承接 B.表修饰 D.表并列)

(2010年元月)9.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与“人皆有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醉翁之意不在酒 C.不效则治臣之罪 D.宋何罪之有

10.A(例句:代词A.代词 B.助词 C.助词 D.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考点解说:

(一)、文言文虚词的考察对象

今年的考试大纲文言文虚词考察内容是6个,他们分别是而、其、为、以、于、之。

(二)、文言文虚词的考察方式

文言文虚词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一般的考察方式是:从下面加点的虚词中选出与例句虚词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项。

(从六个虚词中选择一个进行考察,例句出自课外,选项句出自课内)

三、考点应对策略:

(一)、文言文虚词复习的要求

1、紧扣课本,弄清文言虚词在课文中的用法。

2、梳理课本,归纳文言虚词在初中阶段所出现的用法。

(二)、文言文虚词的解题捷径

下面我们将告诉同学们一些解答虚词题的小技巧,怎样在已经有一定虚词积累的基础上来做虚词题呢?

1、原文代入法

当你不理解一个虚词的含义的时候,你可以猜测、揣度,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测或原文提供的答案是否正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把这个含义放到原文当中去检验。

如2011年5月卷第9题的例句项为:请求于齐。

将我们所学的“于”的几种用法代入,“于”应解释为“向”,以此代入选项,B、C、D不通,应选A。

2、结构分析法

我们知道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这一规则不仅仅适用于实词,也适用于虚词,同时有些虚词在句子结构的某一个特殊的位置,决定了这一虚词的常规用法。比如都在宾语前,可能就都是和宾语构成了介宾关系;在句首与其他词语关系不大,可能就是连词。

如“之”,当它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时,句子主语、谓语齐全,看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主语是“吾妻”,谓语是“美(夸耀)”;

3、语境推断法

就是联系上下文,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

如“为”字的用法,在作介词和作动词时,其具体语义要根据语境的不同进行解释。

4、辨别标志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于”、“为”、“为所“、“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如2010年5月卷例句“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与C选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构成了“为……所……”的结构,故而“为”应解释成“被”。

在分析文言虚词的具体含义的时候应该多方面考虑,可能要结合几种分析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旧题新练:

(一)、(20110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

(《续资治通鉴·宋纪七》)

1、下列选项与例句中“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帝悟,卒可其奏。

A.其如土石何? 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C.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D.其李将军之谓也

2、下列选项中“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胡不见我于王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征于色,发于声

3、下列选项中的“为”字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尝欲除某人为某官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B.山峦为晴雪所洗

C.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D.广以卫尉为将军

4、下列选项与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普力请与之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公将鼓之 D.宋何罪之有?

5、下列选项与例句中“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后果以称职闻

A.士以此爱乐为用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以塞忠谏之路也 D.以中有足乐者

(二)、(20110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题。

齐使者如梁①,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②。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③,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④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史记·孙子吴越列传》)

【注释】①梁:魏国都城大梁,下文“梁军”即为魏军。②驰逐重射:赛马打赌。驰逐,用马赛跑。重射,大赌,押重金赌输赢。③临质:临场比赛。④辎车:一种有帏盖的车子。

1、下列选项与例句中“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刑余之人不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盖追先帝之殊遇

C.王之蔽甚矣 D.寡人虽亡国之余

2、下列选项与例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A.杂然而前陈者 B.宋无罪而攻之

C.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D.登轼而望之

3、下列选项与例句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是乃以田忌为将

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C.为楚造云梯之械 D.众议举宠为督

4、下列选项与例句中“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

A.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5、下列选项与例句中“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A.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B.苟全性命于乱世

C.胡不见我于王 D.舜发于畎亩之中

6、下列选项与例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A.三军以利用也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受命以来,夙夜兴叹

文言文是历年高考都要考查的一项,要能轻松掌握此类题型,需要靠大家平常的积累。以上小编分享的高考文言虚词练习,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点击显示
【高考文言虚词练习】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46749/
基础知识推荐
热门基础知识推荐
  • 课外知识
  • 综合知识
  • 基础知识
  • 文言知识
  • 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