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卷】 一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小人书”中的大世界
①中国的连环画有个“小人书”的绰号,让人们总觉得它只是给孩子们看的小册子——这可是大大的误解!现代连环画自20世纪初逐渐形成,既是老少皆宜的大众文艺的突出代表,口口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连环画的关键在“连环”和“画”。前者表示其内容必须“串”起来,后者则表示必须要用视觉艺术的方式表现,也就是说,连环画其实包容了全世界叫别的名字的类似大众平面视觉艺术。
②连环画起源可以追溯到汉画像砖石,之后在佛教造像壁画中被广泛应用。真正意义的连环画出现在晚清,目前所见最早的“连环画”是清末的木版年画“三国演义”。到了民国时期(1912-1949),伴随着西学东渐,人们逐步把西方的绘画方法和图画书的概念引入消化。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艰苦环境下,版画连环画大发展使连环画成为重要的宣传武器。解放前夕,连环画进入了成熟期,涌现了《三毛流浪记》等一批优秀作品。
③建国后,连环画创作进入高峰时期。除了当时的政治导向外,也因为连环画的发行量大、稿酬高,让画家们暂时搁置个人艺术创作,投身于连环画的创作当中有关。这个时期,刘大为、王叔晖、刘继卣、贺友直这样的艺术大师都投入到连环画的创作并精益求精。经典作品有王叔晖的《西厢记》、任率英的《桃花扇》、卜孝怀的《李逵闹东京》、刘继卣的《闹天宫》等大量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用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显示了画家过硬的线描、造型、设色的基本功。一片盔甲,一朵云彩,一块衣褶,用淡墨一遍一遍地晕染,染上十几遍之多;然后上色,这样出来的效果才浓重深厚。
④改革开放初期的连环画作品多取材于当时的优秀文学作品,《人到中年》、《枫》、《高山下的花环》等作品构成了一种时代指向性非常强的文化记忆。其中尤劲东的连环画《人到中年》尤为出彩。在他看来,连环画创作要从个人修养体现出来的对事物认识或形象认识的敏感性出发。与此同时,在当时开放的格局下,大量西方艺术思潮和形式涌入中国,画家们吸吮着久违的艺术营养;而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和“第一届国际连环画节”特别荣誉奖的韩书力作品《邦锦美朵》则是民族题材连环画的一部巅峰之作。作者借用藏族民间艺术的表现元素,比如唐卡、坛城和玛尼石等的色彩和图案,使作品富有装饰风味和意境美。《邦锦美朵》的叙事过程始终在团锦般的纹样中进行,连人物悲喜情绪也融入动态纹样之中。画家用心去体验藏族的文化,笔端再现的是现实中爱恨情仇与理想追求交织成一幅壮丽的邦锦美朵,成为一部浓缩藏族人民文化艺术的史诗性连环画。
⑤近期的优秀作品,由于印刷科技的发展和频繁的对外交流,在风格逐渐转化,色彩日益丰富的同时,构图和取景都有了突破,更加不局限于“小人书”的传统概念里。有采用长镜头表现草原壮阔之美的《嘎达梅林》,有采用中国传统民间美术风格的《乌龟打死老虎》,还有采用宋画和明代小说插图风格的“文人化”作品。
⑥中国连环画的百年发展,见证并代表了中国绘画乃至艺术的发展历程。如今,中国的连环画发展因题材陈旧、创新性不足等原因,市场越来越小。与此同时,日韩漫画却逐渐迎合甚至引领了一部分当代青少年观众的审美趣味。这是让人警醒的一个信号——艺术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⑦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突破枷锁,发挥其全方位、多层次的绘画艺术特点,抓住观众的心,连环画才能走出一条更宽广的道路。
(节编自7月20日《文汇报》,作者文航)
1. 在第①段的空格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但是 B.更是 C.同时 D.因此
2. 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消化”的含义是 (2分)
3. 对第④段中韩书力作品《邦锦美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指出中国连环画的作者吸吮西方艺术营养,借鉴西方艺术手法取得的丰硕成果。
B.团锦般的纹样在《邦锦美朵》的叙事与抒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唐卡、坛城和玛尼石的色彩和图案,使《邦锦美朵》富有装饰风味和意境美。
D.《邦锦美朵》是一部浓缩藏族人民文化艺术的连环画史诗。
4. 分析第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5.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连环画这种大众平面视觉艺术,不管有多少种名字,都包容了“将内容‘串’起来”和“用视觉艺术的方式表现”两个方面的意思。
B.清末的木版年画“三国演义”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连环画。
C.第②段至第⑤段,以时间为序,大量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综合多种表达方式,对我国连环画的发展沿革做了清晰的介绍。
D.立足传统,多方突破,发挥特点,抓住观众,是中国连环画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6. 结合全文,概括标题中的“大世界”的内涵。(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18分)
陈泥鳅 汪曾祺
①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②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③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因为民国十年、民国二十年都曾在这里决口,把河底淘成了一个大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④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闸炸了,炸得粉碎。事后知道,是因为船底有一道小缝漏水,水把豆子浸湿了,豆子吃了水,突然间一齐膨胀起来,“砰”的一声把船撑炸了——那力量是非常之大的。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
⑤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一不愿等尸首泡胀漂上来,二不愿尸首被“四水捋子”钩得稀烂八糟,这时就会来找陈泥鳅。陈泥鳅不但水性好,且在水中能开眼见物。他就在出事地点附近,察看水流风向,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潜入水底,伸手摸触。几个猛子之后,他准能把一个死尸托上来。不过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⑥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周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⑦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行人报了乡约,乡约报了保长,保长报到地方公益会。桥上桥下,围了一些人看。通湖桥是直通运河大闸的一道桥,运河的水由桥下流进澄子河。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大家研究,这女尸一定是从大闸闸口冲下来的,不知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了。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去找陈泥鳅。
⑧陈泥鳅来了,看了看。他知道桥洞里有一块石头,突出一个尖角(他小时候老在洞里钻来钻去,对洞里每一块石头都熟悉)。这女人大概是身上衣服在这个尖角上绊住了。这也是个巧劲儿,要不,这样猛的水流,早把她冲出来了。“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⑨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⑩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
⑪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⑫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善人那里看看!”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
7. 文章以“陈泥鳅”为题,第①段介绍“黑屁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8. 请紧扣“笑嘻嘻”一词,赏析第③段画线句。(4分)
9.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0.分析第⑩段和第⑫段中画线处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3分)
11. 像陈泥鳅这样身怀绝技,“一辈子没少挣钱”的人,却过着“不娶老婆”“不置产业”的生活,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意蕴?请加以探究。(5分)
(三)默写(10分)(每空1分)
12.(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诗经·秦风·蒹葭》)
(2) ,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是处红衰翠减, 。(柳永《八声甘州》)
(4)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 ,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北极朝廷终不改, 。(杜甫《登楼》)
(7) ,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8)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9) ,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10)吾尝跂而望矣, 。(荀况《劝学》)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与梦得①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①梦得,刘禹锡。当时白居易与刘禹锡同在洛阳任闲职,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
13.诗中与诗题中的“约后期”照应的诗句是 。(1分)
14.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B.颔联使人想见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的情景。
C.尾联中“君”指的是梦得,“陶然”是舒畅快乐的意思。
D.尾联通过雄奇浪漫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有色有味的秋日共醉图。
15.分析诗歌借叙事抒发情感的写法。(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5分)
①武安侯①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②诸将相。建元元年,丞相(卫)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籍福说武安侯曰:“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魏其为丞相,将军必为太尉。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让贤名。”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武安侯为太尉。
②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③。窦太后大怒,及罢逐赵绾、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
③武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以武安侯蚡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武安。
④武安者,貌侵④,生贵甚。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⑤初即位,富于春秋,蚡以肺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诎之,天下不肃。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⑥,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⑦!”是后乃退。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
(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注】①武安侯:田蚡,汉景帝王皇后(武帝即位后尊王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②魏其:即魏其侯窦婴,汉文帝窦皇后堂兄之子,以平定汉初诸王叛乱享有军功与威望。③东宫:指王太后。当时因武帝年幼摄政东宫。④侵:通“寝”,丑陋。⑤上,指汉武帝。⑥二千石:(很高的)俸禄,汉代内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尉,俸二千石,这里以俸禄代指高官。⑦武库:藏兵器的库房所在地。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坐丧事不办 ( ) (2)除吏已尽未( )
17.为下列居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天下士素归之( )
A. 往常 B. 向来 C. 旧交 D. 质朴
(2)数言事、多效( )
A. 效力 B.有效 C. 仿照 D.功绩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 今君乃亡赵走燕
B. 天下吏士趋势利者 噌弘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C. 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 不拘于时,学于余
D. 以为汉相尊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9.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
20.第④段中“上怒”的原因是(1) (2) (2分)
21.从全文看,武安侯田蚡具有恃宠弄权、工于心计、 、 的性格特点。(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谢曾子开①书
秦观
①史院学士阁下,某不肖,窃伏下风之日久矣,顾受性鄙陋,又学习迂阔,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率不与世合。以故分甘委弃,不敢辄款于缙绅之门。比者,不意阁下于游从之间得其鄙文而数称之。士大夫闻者莫不窃疑私怪,以为故尝服役于左右,而某未尝望阁下之屦舄②也。
②窃观今之士子,峨冠大带求试于有司殆五六千人,学宫儒馆以教育自任者无虑百数。其因缘亲故以为介绍,谈说道真以为贽献,善词令以干谒者,俯理色以叩阍人③,冒污忍耻,侥幸人之知己者,迹相仍、袂相属也。然而得善遇者十无五六,与之进而教诲者十无二三。至于许之国士之风,借之以齿牙余论者,盖百无一二焉。其售愈急,其价愈轻,亦势之然也。
③某与阁下非有父兄之契、姻党乡县之旧,介绍不先,贽纳不前,谒者未尝知名,阍者莫识其面;而阁下徒见其骫骳④之文以为可教,因曲推而过与之。传曰:“鸣声相应,仇偶相从,人由意合,物以类同。”呜呼,阁下之知某,某之受知于阁下,可谓无愧乎今之人矣。
④前日尝一进谒于执事,属迫东下,不获继见,以尽所欲言。旋触闻罢,遂无入都之期,燕居闲处,独念无以谢盛意之万一。辄因西行之便,略陈固陋,并近所为诗、赋、文、记合七篇,献诸下执事。伏惟既推借之于其始,宜成就之于其终,数灌溉以茂其本根,消垢翳以发其光明,不间疏贱而教之以书,使晚节末路获列于士君子之林。则某与阁下非特无愧于今之人,又将无愧于古之人矣。古语有云:“烹牛而不盐,败所为也。”此言虽小,可以喻大。惟阁下裁之。
【注】 ① 曾子开名肇,曾巩的弟弟,当时任国史院编修,故文中称史院学士。②屦舄:鞋子。③阍人:看门人。④骫骳(wěi bèi):风格卑下。
22. 对第①段画线句中“不与世合”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交代了“不肖,伏下风之日久”的结果。
B. 指出了“分甘委弃,不敢辄款与缙绅之门”的原因。
C. 为“不意”“得其鄙文而数称之”张本。
D. 与第④段“传曰”中的文字形成前后呼应。
23. 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分析首段中“士大夫莫不窃疑私怪,以为故尝服役于左右”的原因。(2分)
24. 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作用。(3分)
2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曾肇从交游的朋友中得到秦观的文章,并且多次称赞,以至于引起了士大夫的怀疑,有人误认为秦观曾经和曾肇之间有过交往。
B. 秦观批评当时大量读书人汲汲于富贵,千方百计以求仕进,结果适得其反的行为,意在突出自己不同流俗、自守清高。
C. 在写这封信之前,秦观曾经拜见过曾肇,但因过于仓促,未能畅所欲言,不久就离开京城,短期内没有机会再次入京。
D. 秦观期待曾肇像古贤栽培后进那样,继续对自己教育指点,以求在穷愁末路之时早日进身于士君子之列。
26. 结合全文,分析的表达意图。(3分)
二 作文 (70分)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省察到自己并不处在世界的中心。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17分)
1. C(2分)
2. 中国画家对西方的绘画方法和图画书的概念(1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1分)。(2分)
3. B(3分)
4. 内容上,指出了当下中国连环画在自身及外在多重影响下的发展困境;结构上,对文章内容形成了必要的补充,使内容更加完善。(3分,答对1点2分,对2点3分)
5. B(3分)
6. (1)连环画不仅是老少咸宜的大众文艺,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2)中国连环画历史悠久,其百年发展见证并代表了中国绘画乃至艺术的发展历程。(3)技术的进步与交流的频繁,在艺术风格表达技法上有了突破。(4)中国连环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在继承传统的继承上与时俱进,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4分,每点1分)
(二)(18分)
7. ①小说《陈泥鳅》开篇从“黑屁股”入手,设置得极其巧妙。从内容上,点明了人物的生活环境,传递出作作者对故乡风情的偏爱,在幽默风趣的笔调中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从结构上,通过“黑屁股”的说法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鳅的出场做铺垫。(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说情节作用主要包括:内容作用和结构作用。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前文。5、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8、起线索作用。9、埋下伏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 (内容)。比如本题,题干中说“文章以‘陈泥鳅’为题,第一段介绍‘黑屁股’有何作用”,这是考查第一段的作用,考生可以回顾第一段的常见作用,然后结合文本分析。
8. 运用叠音词,形象逼真地(1分)表达了陈泥鳅从清水潭上岸时的轻松(1分),表现了他“水性极好”(不愧为一条泥鳅)(1分),与前面交代的在清水潭中游水的危险(或他人为他担心)形成鲜明的对照。(1分)。
9.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以疑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1分),突出强调了(1分)陈泥鳅救人危难不计报酬的好义的形象特征(1分)。
10.用干脆有力的“跳、穿、拿、转身、走、抱、拉”等动词(1分),生动地写出陈泥鳅动作麻利、率性真诚(1分),也充分表现出他的救人急难的古道热肠(1分)。
11. (5分)①作者对以陈泥鳅为代表的劳动者怀有同情与忧虑之情。(2分)陈泥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有绝技,思想里总离不开“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的威胁,他对人生与未来有着担忧与焦虑。(1分)②作者表达了对淳朴的民风民俗,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成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怀念之情。(1分)陈泥鳅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但无论是救助溺水之人,抑或捞取尸首,无论喝酒,抑或赌博,他的人生揭示出一种独特的民间原生态及深刻的生命意识。(1分)(若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主题意蕴类探究是一种基于文本内的探究,探究的内容多是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它不是直接概括主题,而是挖掘主题的丰富性或深刻性。
(三)(10分)
12.(1)宛在水中坻(2)总为浮云能蔽日(3)苒苒物华休(4)遥岑远目(5)虎鼓瑟兮鸾回车(6)西山寇盗莫相侵(7)郴江幸自绕郴山(8)侵晓窥檐语(9)小学而大遗(10)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四)(8分)
13.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14.D
15.叙事:(1)酒前:共沽、相看 (2)酒中:征经史行酒令、醉听清吟(3)酒后:相约后期 抒情:(1)刘白之间深厚的友谊。(2)醉乡中才能陶然,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闲”是身闲而心未尝闲,借知识的游戏来怡情养性是假,排遣寂寞无聊才是真。)
(五)(15分)
16.(1)因为 (2)授予官职(2分,各1分)
17.(1)B (2)B(2分,各1分)
18. D(2分)
19. 武安侯(田蚡)刚掌权想当丞相,所以对他的宾客非常谦卑,推荐闲居在家的名士出来做官,让他们显贵,想以此来压倒窦婴等将相的势力。(5分,“用事”、“卑下”、“名士家居者”中的定语后置、“贵”的使动用法、“以”后的省略宾语、“倾”各1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1)因丞相田蚡对土地、财物贪得无厌而怒;(2)因田蚡凌忽主上,凌驾于自己(皇帝)之上而怒。(2分)(答题角度必须针对“皇帝—汉武帝”“怒”,直接写田蚡的所作所为最多得1分)
21.飞扬跋扈 骄奢淫逸(意对即可,2分)
(六)(12分)
22. A
23. 因为在那些士大夫看来,年轻士子求得赏识,奔走干谒的人数众多,但实际上受到重视并赏识的人相当少,像曾肇这样称许秦观有“国士之风”更是百无一二,因此他们认为两个人之间有交往。
24. 画线句用“烹牛”比喻曾肇“推借之于其始”,以“盐”比喻曾肇“成就之于其终”,借生活化的情境,表达抽象的道理,形象而生动。
25. B
26. (1)感谢曾肇对自己这样一个素昧平生者文章的称许和赏识。(2)赞扬曾肇超脱当时的士大夫对年轻学子轻慢,能没有功利心地奖掖后进。(3)期待曾肇能以古贤之风对自己继续栽培提携,使自己早日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