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霍金教学反思
抓住“非凡”,走进伟人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反思
《轮椅上的霍金》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面对命运的挑战,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给人以强烈地震撼。
为了帮助学生很快走近霍金,理解课文,我抓住了教材中的一个中心词——“非凡”进行教学。
第一个“非凡”,在文中没有过多的描绘,只有两句话而已。但医生的断言,以及霍金用行动创造出的生命奇迹,造就了这第一个“非凡”。通过教师的引读以及描述性的语言,学生很快就能会到这一点。
第二个“非凡”,课文中最显而易见的内容,文中很多地方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霍金的“伟大成就”。文中更是用了许多精练的词句来突出他的成就:宇宙之王、科学巨人、物理天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等,这样的成就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可以称之为“非凡”,更何况是一个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动的人呢?
第三个“非凡”,是最“非凡”的“非凡”,是全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也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有了前两个“非凡”的学习作为铺垫,学生的情感已经由最初的震惊、不可思议逐渐产生敬佩,但学生还是无法完全走入这个巨人的内心。此时,课文中一位女记者的提问就像说出了学生的心里话:“您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为了丰富学生的体验,我采用了让学生填补文本空白的方式,抓住空白,提供句式及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命运让霍金双腿瘫痪,他不能怎样?让他失去说话的功能,他不能怎样?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表述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也受到深深的震撼。然后,屏幕上慢慢出现霍金的问答。这是一段富有诗意的文字,短短五行字,留给我们的却很多,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一次次地用自己的情感读着,一次次地被霍金地精神感动着,对第三个“非凡”的理解也逐渐深刻清晰。
通过学习,学生走近了一位非凡的伟人,接受了一次心灵洗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