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蒲公英的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夜深了,热闹了一天的城市渐渐安静了下来,蒲公英也进入了梦乡,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呢。 那么蒲公英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美梦呢?
1.指名读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出示课件,学生品读
过渡: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而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她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1-6自然段,思考什么问题一直困扰着蒲公英?
2.学生汇报: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花朵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花朵的句子画出来。
4.课堂反馈:根据学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的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5.椰子树伯伯是如何劝说、安慰她的?
6.课堂反馈:根据学生读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的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7.有谁知道“愁眉苦脸”是什么意思?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8.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感悟蒲公英的忧心忡忡。
过度:听了椰子树伯伯的话,蒲公英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疲惫地入睡了。第二天一早,在唧唧喳喳的鸟叫声中,蒲公英醒来了,发现自己开花了!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学习第七自然段
A.投影出示句子:“哈,开花!了真的开花了!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
B.指导朗读感悟蒲公英的惊喜
C.‘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就在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时,不料却遇到怎样的遭遇?
2.学习蒲公英的遭遇部分
A.蒲公英有哪些不幸遭遇呢?自由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并与同学交流交流。
B.课堂反馈:有哪些不幸遭遇?
C.理解“震耳欲聋”,引导说话
面对这些不幸遭遇,蒲公英忍不住伤心地哭了。如果你是椰子树伯伯,你打算怎样安慰她呢?
D.学生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E听了椰子树伯伯的话,蒲公英是怎么说的?
F.朗读感悟蒲公英的话。
过度:蒲公英的这番话包含着她的美好愿望,实际上是在向所有地球人呼吁:要想改善环境,就必须加强环保意识,做到不排废气,不制造噪音,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
可是,这一切人们都做到了吗?
四.拓展,升华情感
1.播放环境污染的图片或录像
2.看了这触目惊心的画面,想到蒲公英的遭遇,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3.进行环保教育。
过度: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是因为蒲公英深受环境污染的伤害,她迫切希望自己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蒲公英做了这样的美好的梦,寄托美好的愿望。
3.你猜猜她的愿望会实现吗?
4.总结:让我们帮助这颗可怜的蒲公英梦想成真吧!孩子们快快行动起来,早日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共创绿色家园吧!相信不久的将来,蒲公英的梦一定会变成现实的!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默默地为蒲公英祝福吧!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文中描写生动、想象的部分积累下来。
2.续编故事:第二天,蒲公英从梦中醒来,她惊喜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