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里隐藏着什么?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动人动心的经典名篇。对于《背影》的称赞,世人不知讲了多少,大家都认为,《背影》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品中渲染了浓浓的父爱,是父爱让作者一次又一次感动流泪,是父爱感染了读者,让读者动心动情。然而再读《背影》,我们会发现,作品感动读者的绝不仅仅是父爱之情,“背影”里蕴含的也绝不仅仅是父爱。背影是人的背后之影,人们从背影中往往会联想到别离、远去、牵挂、凄凉、伤感之意。形象总是比文字更具有丰富的内涵,朱自清选择父亲的背影来承载和抒写父子之情,是极具智慧的举措,读者透过“背影”,能体悟到更为深广的意蕴;而其作品也因选择形象的特殊视角,在读者眼里,似乎变成了一部暗淡泛黄的老电影,蒙着一层伤感的色调。
背影粘连着父子别离的牵挂。读罢《背影》,读者会感觉到整个作品笼罩在父子别离的思念里。文章开头的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为作品定下了伤感的思念的基调,而“背影”也就成了儿子思念父亲的聚焦点。父亲十年前的那次车站送行留给“我”的背影,正是父子即将分别时的形象定格。那时“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父亲为“我”买橘子攀爬月台时留下的背影,随即又在蹒跚之中“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也就是从那时起,父亲的背影就永远和儿子的思念粘连在一起了,一想到父亲,儿子的脑海中就会立刻出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伤感之情随着背影的晃动而蔓延开来。
背影记录着家境衰微的凄凉。“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家中是“满院狼藉”,“光景很是惨淡”,到了靠“变卖典质”过活,要靠借钱为祖母办丧事的地步。这由盛而衰的凄凉,恰恰在父亲的“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而去的背影上充分体现了出来。所以当“我”想到父亲时,首先想到的便是父亲的背影,想到背影里那“一日不如一日”的“家中光景”,伤心之泪怎不簌簌地流下?
背影承载着父亲世途的辛酸。在祖母去世悲痛的日子里,“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双重的打击,父亲都是默默地承受着。面对“我”的流泪,父亲宽慰“我”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为了谋生,为了挑起家庭重担,父亲在办完丧事后,又要匆匆赶往南京谋职。然而此时的父亲已是年老力衰了,在车站买橘子一节中,父亲蹒跚的步子和努力攀爬的样子,足以让儿子看得心酸流泪。行动已显艰难的父亲,此时心中的苦楚和辛酸是无法言表的,儿子心里也应该能够真切地感觉得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写道:“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在奔波劳累中,父亲快速衰老,“大去之期不远矣”。这一切又无可奈何,父亲一辈子的艰辛,都渐渐浓缩在远去的、黑色的背影之中,给后人留下无限的遗憾。
背影缠绕着父爱难偿的惆怅。父母对儿女的爱总是通过琐屑之事来传递的,但是当父母在做着那些琐屑之事的时候,往往又不被儿女理解,有时甚至还被误解。在本文中,作者就几次提到自己对父亲的关爱不理解。送“我”去车站,本是小事,可父亲“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在“我”看来,父亲决定亲自送行,不过是多此一举罢了。在父亲与脚夫讲价钱时,“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父亲“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而“我”却在心里“暗笑他的迂”,并不心存感激。在车站,父亲为“我”买橘子,“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正是这一次无奈的观察,“我”注意到了父亲蹒跚的步子,想到了父亲努力攀爬的艰难,感悟到了“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里所深藏的爱。然而父爱又是无法补偿的,在各自坎坷的谋生道路上,父亲蹒跚远去的身影,已离“大去之期不远矣”。这一切缠绕在儿子心头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愧疚和惆怅?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对父亲的种种情思融入“背影”之中,塑造了内蕴丰富、耐人寻味的意象,读者通过“背影”这个意象,也能读出自己的种种情思来。
在人生的征途上,很少有人是一帆风顺的。世事纷繁,人生沉浮,家境变迁,聚合分离,生老病死等等,这一切都会在人的心灵深处留下伤痛。当读者带着隐埋着的伤痛情感,去读《背影》的时候,记忆的闸门随之打开,总能从“背影”里找到共鸣点。对于现代人来说,从“背影”中最容易找到的共鸣点,怕是儿女不懂父爱的愧疚感。在中国传统的道德箴言里,讲的是“尊老爱幼”,实际上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里,都是长辈在关爱着晚辈,而晚辈对长辈的全身心的关爱,却总是挑剔,或者不理解,父爱往往又是隐藏在“严父”的面孔之下,所以在当时就更容易遭到拒绝,也更难被儿女所理解。朱自清先生在《背影》里对自己误解父爱的悔恨和深深自责,为天下的儿女们竖起了一面道德良心上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读者看到了自己父亲的背影,想到了藏在背影里的世事艰辛与辛酸,因而自责、愧疚,因而动心、动情。这种情感的迁移和生发,大大丰富了“背影”的内涵。所以“背影”意蕴的丰富,一半是朱先生赋予的,另一半是读者赋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