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小蝌蚪找妈妈》优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蝌蚪找妈妈》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十四课。是一篇溶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形体变化,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学习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书写8个生字。
2、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和有关青蛙的知识小蝌蚪、鲤鱼、乌龟等头饰。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2个字。
2.学习课文一、二、三自然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初步了解有顺序地介绍动物。
教学过程:
一、 学习第一自然段 揭示课题
1、出示小蝌蚪图:小朋友,它们是谁啊?(板书:小蝌蚪)
2、你能把它们的样子介绍给大家吗?(注意介绍的顺序)
3、出示第一自然段: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指名读。(注意“脑袋”的“袋”读轻声)
4、读着读着,我发现这里有两个词非常有意思,你发现了吗?(大大的 长长的)
奇怪,为什么不说“大脑袋”“长尾巴”呢?
(体会叠词的好处)
5、那就让我们来当当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
(师生一起做手势。师:噢,是这样!你们看,你们做的动作和字很像的,瞧,这竖弯钩多像她甩着的那条尾巴!中国的汉字多有趣。)
6、真是一群悠闲自在、快活的小蝌蚪。齐读第一小节。
7、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这群小蝌蚪有关的一个故事——(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预习检查
1、课前,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你画了几个自然段?
师拿起书,让同学们边看边数。
2、这篇课文跟17课《小壁虎借尾巴》一样没有拼音。
没有了拼音朋友的帮助,遇到不认识的、难读的字,你是怎么解决的?
(读一读,猜一猜 看看前面的句子,再看看图)
3、课件出示生字词:
阿姨 追上去 头顶 黑灰色 迎上去
甩着 蹲着 露着 披着 鼓着
指名认读
第二行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有“着”)
练习读“着”
蹲:做动作
披 露:指名学生给另一学生“披”上衣服
再“穿”上衣服,进行比较。随机理解“露”
鼓:给鼓组词。做鼓腮梆的动作理解鼓“凸起”的意思。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小蝌蚪出发找妈妈了。
出示要求:它们都向谁打听妈妈了?是怎么打听的?用“——”画出来。
生读书
1、他们先找谁打听妈妈了?
(鲤鱼!)
2、(出示图二)咦,小蝌蚪不是玩的挺高兴的吗?怎么突然想起要找妈妈了呢?
(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他们就想:我的妈妈呢?
3、所以当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时,就迎上去问: ——(出示句子读)
4、再出示鲤鱼妈妈的话指导读。 (出示——鲤鱼课件)我现在来当鲤鱼妈妈,你们做小蝌蚪,谁向我打听?
生1: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师:真是个懂礼貌的小蝌蚪
生2:……
师: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生3边表演边问
师:交换一下,你们当鲤鱼妈妈,我当小蝌蚪。
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5、听了鲤鱼妈妈的话,小蝌蚪踏上了寻找妈妈的道路。他们游啊游,找呀找,找了几天几夜,终于找到了一种四条腿、宽嘴巴的动物,谁?
(乌龟)
(出示乌龟)他们和乌龟妈妈都说了些什么呢?自己先练着读一读,练好了,同桌俩人表演。
6、读着读着,老师有个疑问:刚才小蝌蚪遇见鲤鱼妈妈的时候,作者用了“迎上去”,为什么这里他却用“追上去”呢?
指名学生说理由。再指名学生演一演这两个词。
随机板书: 大眼睛 绿衣裳
四、总结青蛙的特点,练习说话
奇怪,为什么鲤鱼妈妈说,小蝌蚪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而乌龟妈妈却说,小蝌蚪的妈妈是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呢?到底谁说得对?
1、那你来告诉小蝌蚪,他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注意介绍的顺序)
(复习作者介绍小蝌蚪样子的方法)
2、听了小朋友的介绍,知道了自己的妈妈到底长什么样,小蝌蚪可高兴了,你听,它们都唱起歌来了。播放《小青蛙找家》
小朋友边唱边跳。
3质疑:小蝌蚪你们什么时候变成青蛙啦?(下节课再来谈)
五、书写指导“变 有 在”
变:教师范写
有和在:让学生发现共同点,与不同点。说后再写。
板书设计:
小蝌蚪 找妈妈 青蛙
变 四条腿 宽嘴巴
大眼睛 绿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