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朗读刍议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朗读刍议_语文论文

教学分析   2025-01-21

普通话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门语言艺术。通过朗读,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

,把作家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朗读与朗诵不尽相同。朗诵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脱稿背诵,借助于身

形动作的表演,创造性地再现艺术形象的艺术,不在此文深入讨论之列。

好的教学朗读,同样可以达到声情并茂、韵味幽回的效果;好的教学朗读,同样可以进入动人心魄,耐人

寻味的境界;好的教学朗读,它的感染力不亚于一幅美丽的图画,一首动听的歌曲。朗读教学搞得好,有助于

学生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开掘深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朗读教学搞得好,能使学生在起伏跌

宕、轻重有致的感情变化的波涛中受到多方面美的陶冶。一句话,朗读是我们搞活语文教学,促进推普工作,

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说:“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原有一段距离——两个互不相连的神

经系统——由声波作了桥梁。”英国文学家肖伯纳也曾说过:“书写的艺术,哪怕在文法上修饰得多么好,在

表达语调时却是无能为力的。例如‘是’可以有五十种说法,‘不是’也有五百种说法,可是写法只有一种”

。说明朗读作为语言的桥梁,把作家的文学作品,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使其受到感

染,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地步。难怪有同志在赞誉课堂朗读教学艺术时说:“一个教师,在

每篇课文开讲之前,如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感情纯正地给学生范读一遍,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了美的享受,那

么,他的教学目的就差不多达到一半了。”这样的说法,貌似偏颇,但细研深究,确也不无一定道理。

吕叔湘先生说:“语言之妙,妙不可言。”此话恐怕已把朗读这种有声语言的表现形式包含在其中了吧?

“朗读之妙,妙不可言”。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如果都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把朗读这一教学手段运用得很

得体,处理得有水平,那么,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必能收到

“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实早已说明:善于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朗读的优势,为自己的教学对象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创造一个良好

的课堂语言环境,使学生能经常受到五彩斑斓的语言色彩的感染,激发起同学们学好语文的兴趣,这是大凡有

经验的教师都喜欢采用的一个妙方。

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朗读教学的摸索中,是总结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的,对于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

地位,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也还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学在抓朗读教学方面不力,对学生缺乏具体的指导或

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笔者之所以如此强调朗读教学的重要,是因为学生朗读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日常

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而我们往往从学生的朗读水平、口头表达能力是可以较准确地看出他们的语文水平的。

有的学生学了十来年的语文,还读不来书、念不通报。就是读自己写的东西,也往往别别扭扭、结结巴巴。很

多学生音调不准、音色不佳,语不成句、言不成章,句读不分、感情生板。有的念书,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

方言音。很多同学平时说话,声粗如鼓响钟鸣;课堂读书,却音细如蝇嗡蚊营。同学们语文能力的低下,叫人

心焦。细究其根源之所在,答曰:“重视不够,训练太少。”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关键在于有些教师认识问题没有解决。虽然教师与学生两方面都存在这个问

题,但笔者总认为,教师这一方面是主要的。试想一下,作为教师,假如我们对朗读教学的意义认识就不很足

,怎么指望自己的学生的认识很充分呢?进而推想,假如我们对朗读不感兴趣,怎么指望自己的学生感兴趣呢

?假如我们在朗读方面不肯多下功夫,怎么指望自己的学生多下功夫呢?假如我们朗读课文经常加字、漏字,

感情单调,怎么指望自己的学生不加字漏字、感情丰富呢?假如我们教学生朗读时对音色的佳妙、语音的标准

从不追求,不给予具体深入地指导,怎么指望自己的学生音色优美、语音准确呢?假如我们朗读课文、表述问

题时是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方言音的,怎么指望自己的学生不南腔北调呢?假如我们的朗读水平不太高,怎

么指望自己的学生的水平普遍较高呢?认识问题不解决,不设法先让同学们对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有个起码的

正确认识,不首先激发起同学们的热望与兴趣,要把同学们的朗读水平以至会话水平提高,那只能是空谈。

有同志可能会说:我长期生活在方言区,地方音浓重,习惯了,不易改变了,要搞好普通话朗读教学恐怕

没希望了。应该说,这确实也是个问题。要克服方言习惯势力的影响与障碍,阻力是大的,困难是多的。尤其

是一些年纪较大的长期使用方言教学的同志,“拦路虎”会更多。但如果我们就以此为由,搞所谓的“扬长避

短”,扬其他知识技能之长而避朗读教学水平之短,那就很不足取了。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曾在一次讲演

中谈道:“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委员们,全是老头儿,平均年龄近七十岁,普通话大都讲不好。有人问:你

们自己讲不好普通话,怎么来推广普通话?我们说,正是由于自己讲不好,所以要推广普通话。”受这个感人

的事实启迪,我们能否也可以这样说:正是我们的普通话朗读教学难搞好,我们才要大搞普通话朗读教学的。

“事在人为”,第一重要的是认识问题解决得如何?我们有没有信心、勇气、毅力与持之以恒刻苦治学的精神

认识问题解决了,培养兴趣才有可能,进而克服诸如音准、音色、感情等方面出现的困难,才有厚实的基

础。

关于兴趣,笔者赞赏下面这种说法:“成功来源于爱好,爱好来源于兴趣,兴趣来源于美的享受,美的享

受来源于欣赏。”也就是说,在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是产生兴趣爱好的根本。要培养学生对朗读浓厚的兴趣

爱好,就应该有样榜可学、可欣赏。然后再通过朗读摹仿并进行摹仿朗读优劣的对比,帮助学生在欣赏中和自

身的感受中把欣赏水平逐步提高。可以进行学生与学生对比、学生与老师对比、师生与行家对比、普通话与方

言对比的朗读教学。这当中,对朗读教材及示范朗读的具体深入地分析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做细做好。

记得众多的著名朗诵艺术家孙敬修、夏青、林茹、金锋、殷之光、曹灿、张家声、乔榛、丁建华、王建川等人

对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妙趣横生、动人至深的朗诵就曾在笔者所任课班级产生过难以忘怀的强烈共鸣。有的同学

欣赏后,立即就把毛主席的《沁园春·雪》、鲁迅的《祝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巴尔扎克的《守财奴》等教材翻开来学着艺术家们的语调小声吟诵、揣摩,同学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朗读教学超出了预期的目的。

这里有一点应注意,在开初进行对比朗读训练时,很多同学会因羞怯声音还不可能洪亮、明朗,这是需要

一个过程甚至是较长的过程的。看到这种情况,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忘记了自己“导演”的身份,丢掉

了启发诱导“演员”的职能。要知道课堂上同学们由不开口到开口,再由开口小声朗读到大声朗读,最后达到

表情朗读的程度,没有耐心,不花心血是做不到的。在朗读摹仿对比交流中,好的要总结,要表扬;差的要分

析,要帮助鼓励。常有这种情况,当朗读者在语音语调上出了差错时,其他同学会哄笑,此时,教师一定要沉

住气,最好不要加入“哄笑”行列。至于“挖苦、奚落”之类,更是应该摒弃。须知“幼苗”是经不住风雨无

情吹打的。否则,朗读教学的前景不堪言状。笔者的要求,第一步是:凡在课堂上用普通话朗读,(当然,能

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更好),声音大,就及格,就充分肯定。这对同学鼓舞很大,促进了同学们兴趣爱好的发展。

点击显示
【语文教学中的普通话朗读刍议_语文论文】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50063/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