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台上的蜜桔
教学要求
1.学习荣荣,不随便吃公家的东西。
2.能学着录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文录音带一盒、音乐带两盒。
2.橘子6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导入。
1.复习听听读读要求: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将在一起听听读读,我们要做到哪些要求呢?
2.齐读课题:听听读读《窗台上的蜜桔》
3.质疑: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板书:窗台上的蜜桔是谁的?有几个?最后到哪里去了?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课文中,让我们来听听课文录音就知道了。)
2.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回答。
3.跟着录音轻声读课文,听清字音,回答剩余问题。
三、重点听读第三小节。
1.这篇课文中有些段落些得非常美,你们觉得哪些小节写得最美?(第三小节。)为什么呢?
2.宋老师也很喜欢这个小节。(师配乐范读,生思考:宋老师哪里读得较好?)
3.交流重点词语:很香的;绿色的;红色的;长大了;越压越弯;一直送到……)
4.找到个别句子个别学读。
5.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学读。
6.四人小组起立读,集体评议。
7.集体配乐读。
8.试背诵第三小节。
四、听读其它部分。
1.听录音4——13小节,思考:面对窗台上的蜜橘,荣荣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2.交流。
3.这篇文章除了第三小节,其它一些段落也写得非常不错,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然后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4.小组推荐一个同学读,喜欢同一段落的起立读。
5.这些就是窗台上的六个蜜橘,你们说当老伯伯回来后看到这六个蜜橘会怎么想呢?
6.是啊,荣荣不随便吃公家东西的好品质真是值得大家学习,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来赞美荣荣。(配乐齐读全文。)
五、加强课外阅读。
1.请一些同学介绍朗读的好方法。
2.出示短文《山泉》,自由练习。
点点滴滴,细小得像线一样。
哪儿有野草、山花,哪儿就有它,仿佛就是从泰山深出流出的乳汁。
虽然细小,却涓涓不息,从山上流到山下,又从山下绕到远方。
是一根根彩色的线,把泰山绣得像朵花一样……
3.教师配乐范读。
4.个别读,评议。
5.集体配乐齐读。
六、总结:通过今天的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听听读读窗台上的蜜橘
?
哪里来
几个
怎么样的
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