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实验教材课后练习的新特点
看过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实验教材,感觉是明快活泼、童趣十足,而在使用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后,才真切体会到新教材的独运匠心和超前理念。这套实验教材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文本与学生对话”的编写形式,不但改变了传统命令方式,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而且用一些商量的口气让学生自主选择,如“我喜欢用这种方法学汉字”“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两册课文后的练习和“语文园地” 的设计很有新意,内容和形式都是崭新的面貌,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开放的呈现方式。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理念和“少而精” 的改革精神。
一、题目的改变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
实验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最显而易见的表现是题目以“我会” 的形式出现,如设计了“我会写”“我会连”“我会说”“我会读”“我会认”“我会找”“我会填”“我会猜”等学习形式,贯通多种学习途径,多渠道学习语文。“我会” 意味着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了自信心。
二、练习设计的灵活性加强了学生的参与
新教材设计了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练习,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性与趣味性。如《自己去吧》一课的练习是“最近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使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沟通,在生活中积极地参与学习。例如,认字有这样一些练习:“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你呢?”“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也能认识很多字呢!” 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大量实践,不断扩大识字量,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练习设计的综合性注重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培养。新教材在练习设计上体现了这一综合性质。例如《四季》的课后练习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圆一画”。《兰兰过桥》一文后思考题:“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我们分头想一想,然后把它画下来吧!”又如《松鼠和松果》问题设计:“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咱们把它画出来吧!”《王二小》问题设计:“我们一起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这些练习设计都是融音乐、美术为一体,注意了语文知识与美术、音乐的沟通,让语文学习变成了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练习设计的开放性体现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开放的问题意味着答案的多元化,学生作答可以借助图画,联系课文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到生活中、图书中、社会中去寻求答案。学生可以进行合理想像,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例如:《雪孩子》一课的练习:“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小松鼠找花生》一课的练习:“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春雨的色彩》一课练习:“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乌鸦喝水》一课问题:“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这些练习的设计让孩子们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意驰骋,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解决疑难,从课文内容延伸开去,引导学生去想像,积极去探究,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从而为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地学习打下了基础。
五、练习设计中充分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新教材的课文练习中处处为学生创设展示的时空,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诸如“我会认”“我会写”“我会读”“读读背背”“读读说说”“读读演演”“读读做做”“读读比比”“读读记记”都是从展示的角度来设计的,都给予了学生展示的暗示。如《识字8》课后“我还知道别的谚语呢!”,就是一种展示活动的提示。
新版实验教材把原来的单元复习改名为“语文园地”,这其中设有很多栏目,有“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背背”“展示台”等,给学生创设发现探究的契机,展示语文才能的舞台。例如“我的发现” 中,大部分是复习学过的字,同时也带出少量生字,加以归类,启发学生发现汉字构字规律,不断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台”栏目的设置,更是给学生提供舞台,不断引导学生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语文能力的平台。这样学生从自己的发现和展示中,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同时渐渐获得学习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不难看出,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积累性学习。这套实验教材所设计的课后练习既灵活多样,又突出重点,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体现了“少而精”“重视朗读”“重视积累、感悟、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等课程改革要求。而在使用中,也特别体会到教材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鲜明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