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我教《项链》

我教《项链》

教案设计   2025-01-12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小说单元《项链》一课。我边说边板书课题。(复习相关知识和作品,略)今天我们学习的《项链》中,莫泊桑又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我给同学们设置了三个学习要点:一是了解人物、情节、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欣赏精妙的情节构思,三是通过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分析,获取一些人生启示。

我问:“大家还记得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吗?”

学生随声答道:“人物、情节、环境。”我随学生的回答写着板书。之后,我追问:“这三要素是什么关系呢?”学生好像不太明白,我便改变问法,说:“哪一个要素在小说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呢?”

多数学生木然,少数学生轻声嘀咕着,有说情节的,有说人物的。看着学生一头雾水,我笑一笑说:“李老师曾看过一个纪录片。一个导演根据剧情需要招一个群众演员。有个做梦都想做演员的青年,欣然前来应聘。导演问:‘小伙子,你爱看电视剧吗?’‘是的。’‘你在看电视时是关心情节的发展还是人物的命运呢?’导演继续问。‘当然是情节的发展!’那青年不假思索地回答。导演笑了笑说:‘小伙子,回家多读点书,以后有机会再来应聘吧。’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体会出,艺术家们在塑造艺术形象时,总是把人物的塑造作为核心,那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是什么呢?我认为,情节是人物展现个性的舞台,而环境则是人物展现个性的时间与背景。因此,情节的构思与环境的描写最终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说完,我分别在“情节”与“环境”两词上打了个指向“人物”的箭头符号。看见学生们脸上的迷雾顿然消逝。我接着说:“明白了小说三要素中人物是最核心的要素,那我们来看看《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我要求他们试着用最凝练的语言来概括玛蒂尔德的个性特点。

邻座学生相互讨论,最后选用了八个字来概括。(板书:贪图享乐、爱慕虚荣。)

接着我说:“在这么一个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女人身上,可能会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引导学生提取出四个关键情节,板书: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假项链。讨论情节上的特点,归结出八个字:起伏跌宕、出人意料。然后我又引导大家分析情节中的四次跌宕,找出为后文“假项链”所做的三次细节铺垫,对学生说:“优秀的小说不管情节如何离奇怪异,如何出人意料,但它必须在情理之中,而不能胡编乱造。优秀的情节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莫泊桑的《项链》就是优秀的代表之一。”

然后,我要求大家进一步讨论:“刚才我们说人物才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可是,我们分明看到莫泊桑在情节构思上煞费苦心,这是为什么呢?”

“刚才老师说过,情节是人物性格展示的舞台,因此,情节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说人物塑造的成败。”一学生说。

“虽然小说的核心是人物的塑造,但没有情节就没有人物可言。”另一学生说。我表示赞同:“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小说作为艺术作品,它还必须有很强的可读性,就是要‘好看’。”又一学生说。

我非常欣赏第三位同学的发言。我说:“这位同学的发言非常有见地。没人欣赏的艺术,那不是真正的艺术,小说要让人爱读,情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说完,我又引导学生向更深层的阅读推进:“不过,我认为,只停留于欣赏情节的读者只能算三流读者,能与小说中的人物感情发生共鸣,就是说,能够与人物一起悲喜哭笑的读者也只能算是三流读者。同学们心中的一流读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两位同学发了言,认为一流的读者不但能读出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还能读出作者寄寓在小说中的思想情感。

我肯定了这两位同学的看法。然后说:“李老师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一流的读者不仅能读出人物、读出作者,还能与人物和作者‘对话’,大家能理解我这里所说的‘对话’吗?(生大都摇头)这里所说的‘对话’,简单地说,是指在对作品的欣赏基础上,读者对作品进行再创作。譬如‘红学家’们之所以能称为专家,就是因为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原作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再创作。今天,我们也来学着做一个一流的读者吧。”

看着学生饶有兴趣地倾听和思考,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玛蒂尔德的悲剧究竟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大多数学生回答说是必然的,有少数学生说是偶然的。我先叫了一位说偶然的学生陈述看法。他说:“如果路瓦栽不拿回那张晚会请柬,如果玛蒂尔德不去参加那场舞会,如果在舞会上没有丢失那挂项链,他们夫妻俩就不会有十年的艰辛了。”

我问:“‘必然派’的同学能驳倒这位‘偶然派’吗?”

一位女生侃侃驳斥道:“玛蒂尔德的性格决定了她悲剧的必然性,因为这样的舞会是她梦寐以求的,在没办法买来精美的首饰的情况下,她的虚荣心必然要让她去借,在舞会结束时,又是虚荣心不得不让披着粗陋外套怕人笑话而慌忙逃走的她必然会丢三落四,从而掉了项链。”

刚才那位“偶然派”同学像是很不服气,便自个站起来反驳说:“你说的都是有了请柬之后的事。可是,如果路瓦栽没有弄到那张请柬呢?”

课堂上第一次出现了我最欣赏的场面———思想互相碰撞。但是,“必然派”的同学在“偶然派”的同学追问下语塞了,我趁机说道:“李老师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得到请柬确实很偶然,丢项链这事也确实很偶然,就是这些偶然的事让她偶然地承受了十年的艰辛。但是,我还是赞同‘必然派’同学的观点,并为‘必然派’的同学补充两个理由:其一,即使路瓦栽永远没有得到请柬,玛蒂尔德也会因为不能实现她狂乱的梦想而整天地‘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的生活中没有开心没有快乐没有幸福,这本身也是一种悲剧;其二,就算她在舞会上没有丢失项链,但因为有了第一次极大的满足,保不定她以后会千方百计地去参加第二次、第三次这样的舞会,按她的性格,难免不会去结识某位上层人物,最后产生悲剧。所以,悲剧是必然的,问题只是悲剧用什么形式上演。”

看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基本达成了共识,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有人说玛蒂尔德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有人说玛蒂尔德的悲剧是她自己的个性决定的。大家认同哪种看法,或者你还有什么别的看法?请大家继续讨论。

一位男生站起来就说:“我认为是社会。”

我追问:“玛蒂尔德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

男生说:“资本主义社会。那是一个到处充满铜臭的金钱社会。就是这样的金钱社会腐蚀了玛蒂尔德的思想灵魂,让她变成了一个贪图享乐、追求虚荣的女人。”

一位女生接着说:“我认为两者都有。金钱社会促使她形成了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性格,有了这样的性格,难免在生活中发生悲剧。”

我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下来其实是一张白纸。后天的性格必然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从这点出发,我是赞同前一位同学的‘社会论’的。但是,是不是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才会有玛蒂尔德这样的悲剧人物呢?我想,社会只是一块供人生长的土壤,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只会长成纤纤细草。如是而已。另外,给玛蒂尔德做女仆的女人也没有像玛蒂尔德那样去追求虚无梦幻的生活。由此,我以为决定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她的性格。”

我以发言者的口吻说完了以上这段话后,说:“如果大家同意我的看法,我们不妨来做一件好事,为玛蒂尔德重新塑造一种性格,让她不再有小说中的悲剧。”

学生们很有兴致。一女生率先说:“我要让她学到一样本领,自己去工作,自己去赚钱,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她所追求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

我接着女生的发言说:“你的发言让我想起了英国小说中的一位很光辉的女性形象,她叫简爱。简爱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矮小女人。但她一直力求自食其力,追求爱情的纯洁。确实如刚才同学所说的,如果我们把玛蒂尔德塑造成这样的人物,她的悲剧就不会产生了。其他同学还可以为玛蒂尔德塑造出别的性格来吗?”

一女生说:“可以让玛蒂尔德安于现状,正视现实,眼光朝下看,虽然没有堂皇的大客厅与散发香气的小客厅,但毕竟自己还请得起一个小女仆,虽然吃不起鱼翅,但还喝得起肉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我接着她的话尾说:“是的,如果社会是一座塔的话,上流社会的人生活在塔尖,但那是极少数,而塔底才是绝大多数的平民。这样一想,心态就平和多了。”

讨论完这个问题,我又推出了另一个话题:“在小说中有这么一段话:‘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你们认为项链的故事是败坏了玛蒂尔德还是成全了玛蒂尔德呢?”

一位男生率先抢言道:“项链的事是败坏了玛蒂尔德。”一位女生却提出了相反意见,她说:“经历了项链的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比过去更为可爱的玛蒂尔德。过去的玛蒂尔德只会成天沉浸在对上层社会生活的幻想中,而现在的玛蒂尔德变得更为现实,成了一个吃苦耐劳的妇女。”

另一女生也说道:“我也觉得是成全了她。我们从项链的故事中看到了她诚实、有责任感的优良品质,这是一个更为现实、更贴近生活的女人。虽然她显得老了,但给人的感觉是更成熟、更可爱了。”

我赞扬了三位同学共同的优点,那就是都能为自己提出的观点找到充足的理由。然后作了一个特别提示:“很多问题确实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能为自己的观点找足依据,要能自圆其说,最终让人信服。”

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项链的故事既败坏了玛蒂尔德,又成全了玛蒂尔德。”

听到这位同学如是说,我非常高兴,欣赏地说:“很好,这是我们这节课上思想的又一次碰撞,希望你能碰出些耀眼的火花来。”

她说:“从她饱尝十年的艰辛来说,她是悲剧人物。但后来她能勇敢地面对现实,让我们看见了藏在玛蒂尔德骨子里诚实、有责任感、不再爱慕虚荣等优良品质。从这个角度说,项链事件也是成全了她。”

听完她的发言,我不禁赞叹道:“我们经常说要多角度思考问题,要多层面认识问题,这位同学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然后,我又问大家:“如果你面对还完债的玛蒂尔德,你会对她说点什么呢?”

教室又热烈讨论了起来。(李锡琴)

对此课的评论

对话与训练的交汇点

阅读教学方面的对话理论已经为人关注许久了。这次读到的两个教学案例,比较好地体现了对话精神,值得深入探究。

雷其坤老师教《庄周买水》,利用多种相关信息,一步一步地“披文以入情”,审视课文的精神内蕴,并援引作者的解说性文字来开掘对话深度。杂文具有笔法灵活、取材自由、论述生动等特色。刘征先生的杂文立足于当代,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思想的锋芒又非常犀利,直指重大的思想文化命题。他说:“文章的主题不止于讽刺不正之风这个大家习见的较浅的层次,而掘进到广大老百姓的艰难、忧虑和期望,以及他们对甘霖久望不来的强烈不安和知其必来的坚定信念。”这个基本立意,经由雷其坤老师课上环环相扣的教学进程,逐步彰显出来。印发王松泉先生的文章片段,起到了引发和催化的作用,使学生的视角转移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的失落与回归方面———这是对话的进一步深入。雷老师向学生提出“善假于人”的要求,并辩正地分辨了“假”与“择善而从”、独有创见的关系,告诫学生要放出眼光拿来、沉下心去辨析和取舍。

我想,这个过程,可以概括成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有效吸纳和妥善处理过程。涉及两组概念:(1)文本(课文)。当以文本为“本”,视之为基本信息,或者叫元信息。(2)围绕文本选取的相关资料,即派生信息,或者叫从属信息,涉及一个重要的阅读教学观念———对话。这似乎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是呈现在表层的活动现象,其深层的精神酝酿和孕育,应该循着与文本及作者的对话的轨道进行、发展、提升。语文教师备课、讲课,面临双重的教学需求:一条线是与文本及作者对话的应有深度,另一条线是本课语文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这两条线的交汇点,即教学要义之所在,二者是缺一不可的。雷老师的这一课,具体讲,发掘其立意及这个“意”带给读者的启示,这是头一条线;以这篇杂文为例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更高层次(如“善假于人”、选取和处理相关信息等),这是另一条线。本课的教学重心,设置在这两条线的比较合理的交汇点上,于是就成了一节成功的语文阅读课。

前不久,有研究者提出,课文不只是“例子”,还应该是“引子”,引出更多的学习内容。这个说法,我觉得有启发的意味。建议雷老师将自己备课、选取相关资料的过程,以及“善假于人”的学习经验,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放手叫他们也这样做一做,这样,或许有望看到更为开阔和实在的教学实绩。

李锡琴老师教《项链》,除了在对话与训练的交汇点上,将教学这篇文章作得比较充实之外,突出的特色还在于“亲和力”。教与学、知识与能力、语文训练与精神涵育,能够融合得这么自然,这么少留痕迹,很少见到。我认为,语文课的读写教学,最高境界是和谐、自然。这不是一时一地、一文一课的偶然显现,而是长期磨合交流的必然呈现。语文课上得这样和谐,应当作为语文教师每一课的自觉追求。

点击显示
【我教《项链》】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52132/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