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朱元思书》的教学看教师深度导引的三个层次
在课堂教学之中,学生是否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往往决定于教师能否进行深度导引。所谓“深度”导引,就是教师在对文本和学生的充分了解下对课堂的一种机智应变。这种应变是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后产生的,它贵在诚恳机智的学情探索和心心相印的平等意识。其特点是敏锐地捕捉学生的思维线路,巧妙地应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动地尊重学生的理智情感,使课堂对话彻底脱离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平板的知识生成,而进入一种充满人性化的,游刃自如的,渐行渐深渐行渐美的立体良性的智慧状态。
一般来说,深度的导引,往往表现为三个层次:
以《与朱元思书》的教学为例:
第一层次:左右衔接前后贯通,打穿知识通道。
如学生问:
“泉水激石”怎么不用“泉水击石”呢?
“皆生寒树”中怎么用“寒”来形容“树”呢?
“猛浪若奔”中的“奔”为何不可以理解为动词“奔跑”呢?
分析:不要以为这只是简单的字词理解方面的提问。这些问题如果是以“激”、“寒”、“奔”如何解释的方式呈现,那么学生和文本的初始对话的质量就还不算太高。但从问题本身的呈现方式来看,学生已经经历了对字词的初步理性思考和理性比较了。这样的提问已经具有“深度质疑”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若稍不注意,直截了当地简单告知字词意义,那么就堵塞了学生的思维通道,遏制的学生的知识再生成的可能性,既不利于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培养,也大大减低了课堂容量的自然提升。
这时候深度引导的方法是:左右逢源,洞穿堵塞。
我采用了联想式比较的方法给孩子们搭出理解阶梯。《三峡》中不是有“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句子吗?《三峡》中也还有“至若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的句子。上学期学习《观潮》的时候,不是有一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吗?我一提醒,大家伙儿也就都想起来了,稍作点拨,学生一交流讨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特别是对“激”和“击”的比较,课堂讨论还很出了彩。孩子们又翻字典又动脑筋,谈到了“激”字所有的而“击”没有的飞花溅玉的美形和泠泠作响的美声,这一教学环节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层次:整体俯瞰推波助澜,丰富思维角度
如学生问:
文中已经用“窥谷忘返”和“望峰息心”两个句子点题了,老师也经常谈到“卒章显志”的问题,所以文章在这个时候戛然而止多好啊,为什么又还要加一句景物描写“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呢?这会不会冲淡主题?
分析:这个问题提得是有相当深度的,因为它来自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俯视,它象征着学生已经能够主动站在文本的高处对文本进行初步的整体审视。它也预示着学生已经脱离了零敲碎打的学习思考,而进入前后贯通的思维境界。当然,仅仅是站在门口还未升堂入室。这个时候,教师易犯的最大失误就是以为这是“深度质疑”中的高层次问题而惟恐学生理解有难度所以情不自禁一讲为快。这样做的后果是:强行让学生的脚步停止在了“整体阅读”的起跑线上,浪费了思维资源,让“灌”和“套”杀了回马枪。
这时候教师应该回应以“深度导引”:将计就计,顺势挖掘思维潜力,拓开整体阅读的空间,让阅读难点不攻自破。
我提醒学生,既然大家已经注意到了从整体上来俯瞰全文,那我们为什么俯瞰的角度不多一些呢?不仅可以从全文的开头结尾,还可以从本段的开头结尾来俯瞰。不仅可以从描写方面来俯瞰,还可以从情感变化方面、表达效果方面来俯瞰。多朗读了几回后,孩子们的“多角度俯瞰”有了成效。有孩子说点题之后写景,可以淡化说教的痕迹,让吴均的这次建议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孩子说,以景开头,以景结尾,做到了前后照应。有孩子说从“猛浪若奔”“争高直指”“百叫无绝”的热闹回到“在昼犹昏”的静谧,这和前文的“天山共色”“游鱼细石”的宁静是相吻合的,这样画面的淡入与淡出符合美学的原理(甚至还有孩子谈到了蒙太奇)。更精彩的是,一个孩子还发现了只有这样的清幽安宁若明若现的景物描写才能和文中主人公“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心境和谐……总之,这个问题的提出起始于整体阅读,深化于整体阅读,学生的问和教师的导都颇让人难忘。
第三层次:扩展空间碰撞思维,营造探究磁场
如学生问:
“蝉则千转不穷”书上说是“转”是通假字,通“啭”,但是为何上学期我们在学《三峡》的时候有个句子“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就绝”中的“转”又没有说是通假字呢?
文中“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的到底是“夹岸高山”,还是“山上寒树”?
分析:就这两个问题本身来看,似乎仅仅也还属于字词句理解的层面,但是一旦深入,你就会发现不那么简单。这两个问题的价值,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问题折射出来的中国语言文字理解的多义性复杂性。所以,在争论的过程中,孩子们各执己见连我也难以决断。这使《与朱元思书》的教学,出现了“群莺乱飞,杂花生树”的局面。
这时候深度导引的方法是:放手讨论,巧借外力,让思维尽情碰撞,
关于“转”的问题我在课堂上就让孩子们求助了当时可能找到的好几本词典,说法却都不太一样。商务印书馆的《应用汉语词典》上“转”没有鸣叫之意,只有“啭”解释为:鸟声音婉转地鸣叫。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和《应用汉语词典》是一致的。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年版的《学生古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通“啭”。鸟、虫婉转鸣叫。举的例子就是《与朱元思书》中的这一句。但四川大学2003年新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转”(读四声)的解释是“鸣叫声的回转”,如果真这样就好理解“哀转久绝”之意了,但后边恰恰又有个例子,恰就是“蝉则千转不穷”,看来这本大词典上是没有把这句中的“转”当作通假字的。于是,我们就又糊涂了。而且,孩子们还发现,课本中是把“啭”当作是名词“鸟叫声”来解释的,而文中显然应该理解为动词才合理。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请教更权威的字典和老师才行。
“夹岸高山”和“山上寒树”之争更是如火如荼。在孩子们的启示下,他们甚至还翻察了我的教学参考书,结果发现参考书上也是自相矛盾的。参考书
189页的全文解释是“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而教参190页的赏析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又说“寒树不畏天高气寒,顽强地生长,互比高低,给山增加了无限生机。寒树直指苍穹,参差起伏,蜿蜒连绵,宛若山峰”。看来,英雄所见略同,这个地方还真是一个“是非之地”啊!两派学生不服气,我说:“大家伙儿下去写成小论文,找机会咱们再来辩一辩”,这才暂时平息了风波。
这是两个课堂上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但就是这个“没能解决”,反而让教学呈现出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这不正是语文教学孜孜以求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动力吗?
总之,我的体会是,教师的课堂引导要真正具有深度,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是:
1、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定要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之前,教师不能只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设置教学流程,教学的起跑线应该让学生自己来划──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生成问题从而生成课堂,坚决拒绝传统意义上的“循循善诱”。因为:“循循善诱”虽然从来都是一个褒义词,但其实它也完全可能成为“课堂杀手”。在课堂上高度控制的导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难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意识。老师那“不无启发”的循循善诱,往往反而会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思想”。
2、在课堂上仅仅提“尊重学生”是不够的。尊重的本质是要研究学生:细心地感受学生的思维层次,悉心地洞察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基础,真诚地呼唤和回应学生的思维方向,巧妙地加强学生的思维力度。只要这样,“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的倡导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唯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各自能够到达的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