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痴”张守义阅读答案
“画痴”张守义
张守义先生刚刚去世了。回忆起他的桩桩往事,不禁欷歔。
他是大名鼎鼎的书籍装帧家,也被同行称为“画痴”。他在进入创作构思时,往往如醉如痴,一张张草图或墨稿瞬间能铺天盖地:柜上贴着,墙上 挂着,桌上摆着,地上摊着……他手里捏着笔,站在纸里端详着,一会儿踮着脚往墙上的稿子上添一盏街灯,一会儿又蹲下身子,将地上草图的两株树抹去……这时候,要有同事来问他什么事儿,他往往魂不守舍地敷衍两句,过后,一准儿忘得一干二净。在平时,他给人的感觉是病弱、迟钝、疲 惫,然而,若和他谈起装帧艺术的创作规律,他很快会振作起来。
张守义先后为冰心、艾青、刘白羽等人设计了一批出色的封面,受到文学界、装帧界的广泛好评。在设计《春天的竖琴》封面时,张守义翻阅了积累的桂林风光速写,有了新的立意。在封面正中,以大胆破格的寥寥几笔画出了亭亭玉立的山峰和水中清晰的倒影,使人眼前浮现出挺秀的竖琴造型,还仿佛听到了江水荡漾的声音。为了这件约稿,著名老诗人晏明登门造访,上下五楼有好几次了,这回见到了效果图,十分喜悦。不过他总是觉得封面的颜色太淡,美中不足。于是和张守义商量:能否改得浓一点、红一点?张守义出于色调对比的需要,没同意作者的意见,却答应再推敲一下。过了几天,张守义拿出有着12个不同色调小太阳的构图请作者审看并任选一种,老诗人被感动了。
设计罗马尼亚名著《什特凡大公》封面时,张守义想用什么表现什特凡大公的权势呢,可想了几天也想不出来。有一天到印刷厂看样,他顺手把提包和帽子放在地上,一位师傅马上捡起帽子,掸掸土说:“老张,你对帽子太不仗义了……”这件小事使他醒悟到:帽子不仅暗示人的身份,也象征了人的尊严,那么,对于大公呢?在坐车回家的路上,公共汽车抛了锚,可他的思绪一直没间断。在他和乘客们下来推车的时候,他眼前忽然一亮:皇帝的皇冠、皇后的凤冠都很重,为什么他们都顶在头上呢?从古至今帽子都是有象征性的。哎!就用皇冠“特写”来象征什特凡大公的权势。这时汽车打着了火,乘客们一拥而上,车开动了。车上的小青年见他还若有所思地站在原处,都笑了。张守义呢,因为苦苦追求的灵感忽然闪现,也笑了。
怎样使外国文学书籍封面上的人物形象神态各异而又不雷同呢?张守义想,要细致入微地描绘每个人的一颦一笑,最好是面对面地反复观察。一次,他受邀参加一个专业会议,住在一家外宾很多的饭店。他发现电梯间里的外国人很多,什么样的都有。这不是观察人像的最好机会吗?他以卓别林的闪电步伐一下子迈进了电梯间。从一楼驾云似的上升到了最高层,又从最高层飘然而下……回到客房,他的速写笔飞快地在本子上跳动着,默默记下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
前不久,张守义拿出一件封面给我看,只见淡雅的构图之中,亦 藏亦露地布满了俏丽的花卉,那结构、形态新颖极了。一问,才知是一丛干枯的野花经他复印处理后,才成为这样的画面的。“我这是偶然得之。”原来,一次他去外地讲课,在分别晚会上,他那略带嘶哑的高亢的陕北信天游和深沉的日本八木小调,激起热烈掌声。最后,他压轴的一曲《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将晚会推向高潮。次日,几位女士从山上采集了一丛野花送给了这位大家喜欢的老师。
(有删改)
5.文章第2段开头“他是大名鼎鼎的书籍装帧家,也被同行称为‘画痴’”这句话有何作用?
答案:照应题目,领起全文。交代张守义先生书籍装帧家这一身份,说明他痴迷于装帧,引出下文。
6.文章主要写了张守义的几件“痴”事?请列举出来。
答案:
①创作构思时,聚精会神,敷衍同事。
②设计《春天的竖琴》的封面时,精益求精,认真务实。
③坐公交车时,沉迷于思考设计。④在电梯里观察外国人的举止神情。⑤巧妙地将干花用于装帧。
7.最后一段引用了张守义“我这是偶然得之”一句话,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一引用的作用。
答案:
①解释了淡雅、新颖封面构思的来源。
②表现出张守义是一个性情质朴、谦虚,对装帧痴迷,同时又多才多艺,受人欢迎的人。
8.文章是如何表现张守义的“痴”的?请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发。
答案:启发:
①要善于观察,注意观察生活中人物的神态举止,到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例如,张守义为了塑 造出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在电梯里观察人物。
②对生活要有一种很强的敏感性。例如,张守义到印刷厂看样时,印刷厂师傅的一句话,立刻使他领悟到帽子不仅暗示人的身份,也象征了人的尊严,并由此想出如何设计出理想的《什特凡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