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合集
内容预览:
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备课人:李晓媛(中学语文高级)
26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掌握课文的记叙顺序。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多种描写景物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加强朗读,通过朗读领会作品写景的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
教学重点:
1. 常见文言实词:坻、屿、嵁、邃、清等
2. 常见文言虚词:以、其等
3.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
教学难点: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
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美点寻踪法 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字词。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柳”导入。
二. 关于柳宗元和“永州八记”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又考取博学鸿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见习御史)。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43岁的他被召回长安,但很快又被派到柳州当刺史。三年后病死在柳州。后人又称他为柳柳州。
永州在当时是相当荒僻落后的地区。柳宗元在永州整整过了10年的放逐生活,虽然被剥夺了从事政治活动的权利,但使他有机会直接了解人民痛苦的生活,进一步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潜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
柳宗元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
柳宗元的散文成就表现在很多方面,山水游记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其中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更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这些作品语言精巧,观察细致,展示了永州附近一幅幅山水胜景。文中常描写幽深孤寂的境界,寄托了他在苦闷中的精神追求。他的游记多二三百短篇,笔法简洁,描写细腻。明代茅坤称赞说“夫古之善记山水,莫如柳子厚。”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 研读课文。
(一)目的: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培养学生自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⒈ 同学们听配乐朗诵《小石潭记》,注意字音。
篁(huáng)竹 清洌(liè) 坻(chí ) 嵁(kān ) 佁( y? )
俶(chù ) 翕(xī) 差(cī) 怆(chuàng) 邃(suì)
2. 同学们根据书下注释对全文进行文意的疏通。
要求:翻译文章时要做到“对号入座”,翻译时要注意翻译的方法,即留、补、换、删、调、贯。
译文:
原文译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从小丘再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茂密的竹林,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像是玉佩和玉环相互撞击而叮当作响,听了令人心中很是快乐。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于是砍开竹子开辟道路,下面有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潭底是一整块大石头,靠近岸边,它又向上翻卷上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成为小岛屿,成为小石垒,成为小石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上翠绿的藤互相连结着、缠绕着、覆盖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鱼儿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日光一直照到潭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底上,呆呆地一动不动;
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突然间又向远处游开,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与游人开玩笑。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潭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弯弯曲曲溪水像蛇爬行一样,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两岸的地势就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根本就看不到溪水的源头。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坐在石潭上,四周都是竹子、树木,静悄悄地没有人声,整个气氛使人感到孤寂、凄凉、寒气透骨,心里忧伤。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这环境实在过于冷清,不能久留,于是我记下景色就离开了。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一同去游玩的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跟着的还有,两个崔姓的青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3. 齐读课文,把握文章各自然段大意。
讨论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段落大意?
明确: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潭的概貌。
第二段写潭中游鱼的情趣。
第三段写潭的水源。
第四段写潭的景色给人的感觉。
第五段交代同游人的姓名。
讨论2:怎样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段的叙述?
明确:本文是古代山水游记的一种格式。“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四、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归纳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词语知识点,积累有关的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继续分析课文,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品味《小石潭记》, 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问题:读了课文,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各抒己见。
听来本文给同学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小石潭的美景。
提问:本文的线索如何?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安排结构的?
明确: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楚: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提问: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提问: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用课文中的语句)
明确:“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四周的景物的?
明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提问:这一段采用了怎样的写景方法?
明确:移步换景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齐读第1自然段。
提问:表现“游鱼”的“动”与“静”的句子有哪些? 运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游鱼的“佁然不动”及“俶而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写鱼时运用的是对比的方法,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这一段既写了鱼,又写了水;明写了自由自在的游鱼,暗写了清澈透明的潭水。
提问:这一段采用了怎样的写景方法?
明确:这段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只用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写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齐读第2自然段。
提问:文中第3段,介绍了潭水的源流,作者也写出了潭水的“静”与“动”,请找出来相对应的句子。
明确:小溪。就溪身来说“斗折”是静止的;就溪水说“蛇行”是流动的。用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提问: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因为被贬谪,作者的心情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这种情感,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得出来?
明确:“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先写了观鱼时的“似与游者相乐”,这远离尘世的充满生机的小石潭,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环绕,其幽深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为了摆脱忧郁的心情,他寄情于山水,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齐读课文。
总结归纳
1. 中心思想: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自己谪居生活的苦闷、抑郁忧伤的情感。
2. 写作特点:
⑴本文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在描写中采用“移步换景”、“定点特写”的写景方法,引人入胜。
⑵本文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画。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运用了对比、反衬等手法,突出了小石潭的美景。
⑶寓情于景,以景写情的表现手法。
课后作业:
请阅读《钴母潭记》,试比较两篇文章不同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顺序 景物 写法 抒情
发现小潭: 隔、闻、伐、取、见 [移步换景]
潭水:清澄(侧面)
潭中景物: [特写镜头]
游鱼: (动静)
溪身:曲折蜿蜒
小潭溪流:[形象比喻]
岸势:参差不齐
潭中气氛:幽深冷寞[寓情于景]
记录同游者
27、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习时,还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教学重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
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感情。
3、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难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写情,由情言志。
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3、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美点寻踪法 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学习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二、讲新课
(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
2.介绍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二)范读课文,学习生字。
谪守(zhé) 滕子京(téng) 予观夫(yú)(fú) 衔远山(x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 潇湘(xiāo)(xiāng) 迁客骚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fēi) 怒号(háo) 樯倾楫催(qiáng)((jí) 山岳潜形(qián) 薄暮冥冥(bó)(míng) 波澜不惊(lán) 沙鸥翔集(ōu) 岸芷汀兰(zhǐ)(tīng) 皓月千里(hào) 静影沉璧(bì) 宠辱偕忘(xié) 嗟夫(jiē)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叮嘱。
(三)自由读课文,直至读熟。
(四)学习文章的第一节。
1.本节课文,并根据页下注释翻译这一节。
2.学习这一节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作太守。
越明年:越,到了。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 以,来; 之,指重修岳阳搂这件事。
3.概括这段文章的内容。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4.背诵课文第一节。
三、作业。
熟读课文,记忆生字,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节,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朗读全文,复习生字。
二、新授。
(一)学习课文第二节。
1.朗读本节课文,说说这一节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洞庭湖的大观。
2.翻译描写洞庭湖大观的课文,想象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发语词,无意义;观,观看;胜,美好。
此则洞庭湖的大观:则,就是;观,景象。
3.翻译本节课文剩余的内容说说这部分写的是什么?
北通巫峡:北,向北;通,到达。
南极潇湘:极,到。
这部分写的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4.想一想,既然是岳阳楼之大观,为什么不详细记述呢?
因为“前人之述备矣”,如果作者再详细写就会显得重复没有新意。
5.背诵本节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三节。
1、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节写的是岳阳楼什么时候的景色?
“霪雨霏霏”时的景色。
2、这“霪雨霏霏”时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霪雨霏霏时间之长;天气阴冷,风高浪大;天昏地暗;傍晚时节两岸的声音。
3、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悲伤)
4、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登斯楼也:斯,这。
去国怀乡:去,离开。
感极而悲者矣:极,极点。
5、朗读这节课文,体会其中描绘的情形。
6、背诵这一节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四节。
1、朗读课文,说说这节课文描写的是岳阳楼什么时候的景色?
“春和景明”时的景色。
2、这“春和景明”时节,作者描绘了岳阳楼哪些方面的景色?
宽阔而平静的水面,水面上下自由自在的动物,岸边郁郁青青的植物,皓月千里的月色,相互对答的渔歌。
3、面对如此的美景,人们会产生那些感受?(喜)
4、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春和景明:和,和暖;景,阳光。
而或长烟一空:或,优势。
宠辱偕忘:偕,都。
5、自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的美好景色。
6、背诵这节课文。
小结:课文的第三节和第四节写出了洞庭湖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以及不同的人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景色时产生的不同的思想感情。“霪雨霏霏”时的感极而悲,“春和景明”是的喜洋洋,照应了第二节课文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些人因为自己不同的遭遇,面对洞庭湖壮观的景色产生差距强大的感受,是因为他们的心情不同。
三、作业。
翻译并背诵课文前四节。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五、六节,背诵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引入复习。
二、新授
(一)学习课文第五、六节。
1、仔细朗读课文第五节,看看作者在这一节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2、学习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并翻译者节课文。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
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异,不同;二者,指以上两种不同的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因为。
是进亦忧:是,这样。
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在……之先;而,就。
后天下之乐而乐:后,在……之后。
3、这一节作者由对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写到了古仁人的感情,借对古仁人思想感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作者要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本文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
4、背诵这两节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全文,整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介绍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写作本文的原因 洞庭湖的胜景
览无之情之异 霪雨霏霏之悲 春和景明之喜 与以上二者之不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情言志)
(三)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1、将叙事、写景、抒情、言志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2、整句与散句相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四)成课后第三题。
三、作业。
熟读默写全文。
完成课后作业。
板 书 设 计:
一.简 述 重 修 背 景 和 作 记 原 因。
二.具 体 描 绘 洞 庭 湖 壮 丽 景 色 和 迁 客 骚 人 的 览 物 之 情
(1) 写 景[ 总] 气 势 大 , 变 化 多 览 物 之 情, 得 无 异 乎?
(2) 写 景[ 分] 阴 冷 天 气
情 ( 以 己) 悲 览 物 之 情, 因 景 而 异
(3) 写 景[ 分] 春 和 景 明
情 ( 以 物) 喜
三.借“ 古 仁 人 之 心” 表 达 自 己 的 高 尚 情 操 和 政 治 抱 负。
(1) 设 问: 情 之 异 迁 客 骚 人: 以 物 喜, 以 己 悲
古 仁 人: 不 以 物 喜, 不 以 己 悲
递 进
(2) 设 问: 何 时 而 乐?{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提 出 论 点 自 勉 又 慰 籍 友 人
28 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品味、赏析本文语言。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与赏析语言的能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2、品读课文,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手法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内容,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2、指导朗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力求当堂成诵。
教学难点:
1、赏析本文简炼传神的语言
2、“醉翁之意”在何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太守之乐”乐什么?
教材解读
《醉翁亭记》是作者因政治改革被贬滁州太守时所写。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达了作者旷达情怀以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全文结构精巧,以“乐”为主线,承接展开,以“醉”为表象,“醉”与“乐”达到形神统一。写作上情景交融,让读者饱览了一幅幅自然风光和人情风习画。语言凝炼传神,且声调铿锵,读来可琅琅成诵。
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美点寻踪法 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理清文章的思路,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江西滁州的琅琊山上有一座著名的亭子,因宋代欧阳修而声名远播,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作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欧阳修(1007~1072),安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人。北宋文学家。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甲科,历任翰林学士、枢密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有政治抱负,早年追随范仲淹,要求改革时弊,富国强兵;晚年反对王安石新法,趋向保守。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视内容,反对浮靡,并积极培养后进,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皆出自他的门下,成为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词》存世。
2、关于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职远调。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的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旨在读得通顺。
(1)学生默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画出疑难词句。
(2)四人一组,按照“读文--释句--译文”的步骤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3)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积累词语。
①生词
蔚然:茂盛的样子。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 杂然:错杂的样子。
伛偻提携:驼背。 山肴野蔌:蔬菜。
②语段翻译(教师指导)
3、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也”的不同语气和“而”的轻重音;通过推究文理,梳理文脉,读出词、句、段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旨在读得流畅。
四、作业布置
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究文理,疏通文意,品读课文,鉴赏美点
教学步骤:
一、提问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稍加指导。
二、探究文理,疏通文意,旨在让学生能快速理解文意。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整理出每一段内容的梗概。
第一段:山、水、亭、名、太守
第二段:朝、暮、春、夏、秋、冬
第三段: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第四段:太守归、游人去、禽鸟乐、众人乐、太守乐
三、品读课文,鉴赏美点
1、设问:通过上面的整理,我们对全文已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你觉得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明确:风景美
山水映衬之美
朝暮变化之美
四季变幻之美
动静对比之美
风俗美
(1)滁人游 (2)太守宴 (3)众宾欢 (4)太守醉
2、设问:山水之美禽鸟乐之,游人亦乐之,而游人不有一个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太平之乐。
3、设问:太守快乐吗?(快乐)哪句话表现出来的?(“太守之乐其乐也。”)怎样理解这句话?
小组讨论明确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4、难点处理:欧阳修从京师被贬到滁州还仍然乐对生活,他的这种“乐”你能理解吗?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明确:欧阳修乐在与自然溶为一体,乐在与民同乐。表达了他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和虽遭贬谪却仍情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四、拓展延伸:
被贬职的坎坷在欧阳修心中隐隐作痛,革除弊制的报国之志却换来了贬谪的命运。然而欧阳修没有抱怨,没有沉沦,却写出了自己醉情山水的悠然自乐的情怀。你还熟悉历史上的哪位文学家也与欧阳修有类似的情怀呢?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品味本文出色的语言,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一、品味本文出色的语言
1、学生自选佳句揣摩
2、介绍本文的写作特点
(1)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如“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为成语。
A、醉翁之意不在酒:本义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
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
B、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意义相近的成语:
含沙射影 指桑骂槐 别有用心 打草惊蛇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句话在今天被用到多种场合,你能举出几例吗?
(2)语言精练准确,晶莹润畅
(3)语言抑扬顿挫,锉锵悦耳,骈散结合,差参多变。
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1、金线串珠。用“乐”作为主线贯穿全篇,集中抒发作者被贬之后怡然自乐情怀。
2、曲径通幽。用移步换形、层层缩小之法来写景和人物。
3、呼应有方。讲究前后照应,注意埋下伏笔。
三、《醉翁亭记》的影响
这篇佳作一出,盛传不衰。滁人唯恐失之,于庆历八年请人把全文刻在石碑上。后来又嫌字小字浅,怕日久磨灭,又请苏轼用真、行三种字体书写刻重,往来文人墨客乃至商贾争相摹拓,可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滁州志》:“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可见当时的影响之大。
四、总结
琅琊山,是蜿蜒于皖东平原的一座小山,它既没有黄山的神奇、雁荡的险怪,也没有庐山的秀媚,但经过欧阳修的大手笔却变得清幽深秀、妙趣横生。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过渡语:“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也!”只有醉翁吗?我们也来和欧公比试一下。)
1、说一句游滁州后所感。
2、吟诵描写山水,感悟人生哲理的诗词名句。
3、结束语:让我们走进山水,体验生活乐趣,珍爱我们幸福生活,感悟美好的人生!
六、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向大家介绍一处旅游景点,要写出景物的特色来。
29 满井游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4、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过程与方法
1.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
1.讨论点拨法。
2.比较阅读法。
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解题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三、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1.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喜悦的感情。
(1)读准字的音,特别是一些难字。
(2)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归纳加点词的意义。
①局促一室之内
②髻鬟之始掠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①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然②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③吴广以为然
2、学生先朗读后回答,老师归纳:
“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1)当助词,可译为“的”,也可不译,如①②;(2)当代词,第三人称,可代人,也可代物,如③;(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④。
“然”的用法主要也有以下几种:(一)用在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如①;(2)用在词头或句首,表示转折如②;(3)“正确,对”的意思,如③。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1.第1自然段。冻风时作:冻风.冷风。作,起。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
每冒风驰行:驰行,坐车出行。
未百步辄返:辄,总是,就。
2.第2自然段。
廿二日天稍和:和,暖和。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润湿。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泼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鳞浪层层: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词词尾。新开,刚打开j
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
如倩女之hui面而髻鬟之始掠也:hui面,洗脸。掠,梳掠。
柔梢披风: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
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泉而茗: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文跛足的,引申为驴,用作动词,骑驴。
凡曝沙之鸟:瀑,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毛羽鳞鬣,鸟的羽毛,鱼鳞鱼鳍。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
3.第3自然段。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惟此官也:此官,当时作者任顺行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五、集体朗读,思考讨论
阅读思考: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讨论明确,归纳要点:
1.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2.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3.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
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5.(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
六、自读小结
1.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白描的笔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2)拟人的写法。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人作者的主观情感。把景物拟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写景方法。
(3)生动的比喻。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在这篇游记中,比喻大多是用来写景的,也有的是写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这些比喻都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2.袁宏道反对复古,并努力实践,他写文章强调。'性情,强调自然、天真、趣味。他主张自然地流露个性,语言流利净洁。这篇游记,就是他这种主张的实践范例。他的缺点是题材狭窄,往往只是写些风景名胜之类,因而成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3.我国游记的传统写法,在末尾写出作记的原故,同游者姓名,游览的时间。本文选人课本时,末了几句话删掉了:删文大意是作学务这种闲官,没有什么心中牵挂的事,游满井仅仅是开始而已。于此可见袁宏道为人的闲适之致。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30 诗5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言古诗、歌行体古诗(以七言为主)和绝句三类诗歌体裁,体会它们的区别。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五首诗歌。
4.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通过比较诗歌在形式、写法、抒情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诗的理解。
2.品评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1.理解《饮酒》中“心远地自偏”。
2.探讨《行路难》(其一)的主旨。
3.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4.岑参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5.怎样理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化作春泥更护花”?
6.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五首诗歌,都是抒情名作,极富艺术感染力。陶诗中的率性自然、李诗中浪漫的济世情怀、杜甫的家国兴亡之叹、岑诗的雄奇瑰丽、龚诗浓浓的爱国情怀,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悉心体会。教师宜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2.联想想象法。这五首诗语言优美凝练,内涵丰富,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师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其余由学生自主讨论研习,真正体现鉴赏的主体性。
4.比较鉴赏法。五首诗,两课时,容量大,时间紧。为提高课堂效率,避免肢解诗歌、断章取义,教师宜从整体出发,通过两两比较,求同存异,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学习《饮酒》和《行路难》,指导学生自读《己亥杂诗》。朗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探讨诗歌主旨,积累名句,并且比较《饮酒》与《行路难》,把握两诗的不同点。背诵三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著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继续欣赏五首古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
二、师生共同学习《饮酒》
1.教师播放终南山美景:夕阳西斜,终南山中暮霭缭绕,日光斜斜拂照,山中归鸟啁啾,一片安谧宁静。
多媒体声屏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看画面边听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2.学生大声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及韵律。
教师作朗读提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诗应读得舒缓、悠然。
3.学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教师补充注释。
①《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②人境:指朴素的田园;车马喧: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
③尔:作如此、如是讲,概指前面两句。
④菊: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
东篱:东边的篱笆,后多象征远离尘俗。
⑤真,指人的自然本性,萧统《陶渊明传》言其“任真自得”,陶在田园中保全了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真意,即真趣。
学生仔细读诗,整体把握诗意。
(2)说诗,学生概述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明确:《饮酒》通过写诗人隐居南山闲适、恬淡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从哲理的高度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一、二句写自己在人世间结庐而居,却无车马喧闹的烦恼。三、四句自问自答,正是因为心境高远,心情闲适,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即心静境自静。后六句为第二层次,写诗人从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哲理的启迪。诗人采菊,南山归鸟,尽显自然和谐之美。九、十句深刻地指出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只能用心体味,却难以言传。
4.品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师提示:这是一首酒后抒怀的作品,诗人描绘了饮酒赋诗自娱自乐的隐士生活,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画面作创造性描述。
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
明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抒写了“处士胸中别有春,田园寄托写天真”的淡泊情怀,而且生动地塑造了诗人飘逸潇洒的自我形象,我们仿佛看到徘徊东篱的诗人沐浴着秋菊的馨香,在不经意间似乎看见那莽莽苍苍的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南山的优美景致。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鸟声啁啾,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全诗融景、情、理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
5.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教师提示:这首诗中“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被视为名句而流传千古,请你谈谈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生1:“心远地自偏”说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可以影响人,但人也可作用于环境,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处闹市若幽谷。
生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言简洁,明白如话,但意境清新、纯真。诗人归隐田居后,闲来在园子里种植菊花,精心侍弄,等到菊花盛开,诗人便可欣赏、采摘了,抬头随意一望,空旷幽静的南山即在眼前。“菊花”是诗人高洁、不与世俗相争的品质的象征,“悠然”更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心境。
生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句诗颇富哲理,很有些为而不为的意味,深刻指出了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它只能体会却难以言传。后来多用于表达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与“得意而忘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
6.学生齐读诗歌并尝试背诵。
三、研读《行路难》。
1.选两位同学介绍李白。
教师补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放、清新、飘逸,享有“诗仙”之美称。杜甫有诗赞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其诗作大家熟知的有《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语),可见其影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是李白人格的写照。
写作背景简介:“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的诗有三首,大约写于天宝三年(744)。其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两年,未能受到重用,“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愤而写了这组诗。这首诗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2.指导朗读。
(1)教师配乐朗读全诗,学生循声低和。
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方法:音节划分、意义划分。七言古诗的节奏一般有”“二二三”式或“二三二”式,这首诗七字句均为“二二三”式。
(2)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自由练读,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研习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补充注释:
①茫然:迷惘的样子。
②歧路:岔路。《淮南子·说林》里说,战国时杨朱见到歧路便哭起来。今安在: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呢?
(2)学生用第三人称代词复述诗意。
指名两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评点。
成果展示:
金杯里盛着上等酒,这种酒一斗就值十千钱;玉盘里盛的精美菜肴更是昂贵,这菜一盘就值一万钱。李白对着这样珍贵的杯盘和酒菜,却停住了杯子,放下了筷子,一口也吃不下去。他拔出剑来向四周看看,心里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他心里说:“我要渡过黄河,河上却冰块堵塞。我要爬上太行山,却遇上漫天大雪。”闲来无事,他只好像吕尚一样,坐在溪边垂钓,一会儿又像伊尹一样,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他不禁连连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又愤慨地责问上苍:“都说人生的道路很广阔,我现的路在哪儿呢?”他无路可走,但并不悲观失望,反以言明志。“施展壮志雄心的机会,将来总会有的。到了那时候,我要挂起高耸入云的风帆,乘长风破万里浪,一直驶过大海。”他坚信自己的理想将来总会实现的。
教师稍作概括:《行路难》前四句以金樽玉盘的酒宴,消除不了诗人心头的郁抑不平来写诗人内心的苦闷、寂寞和惆怅。五、六句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交待了诗人惆怅的原因。七、八句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想隐退闲居,可又幻想随时能受君命,实现“安黎元”“济苍生”的宏愿。“行路难……今安在?”是诗人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发生的悲愤的慨叹和痛苦的呼号。最后两句展示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信未来是非常光明的。
(3)深层探讨,理解诗歌主旨。
明确: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愤和相信理想、相信未来的勃发情志。李白少有大志,“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他24岁离开蜀地,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所以这首诗既有激愤之语,也有慨然之志。
4.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学生讨论,探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深层含意。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诗人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宗悫(què)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为我们后来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精神。
5.学生齐读诗歌,深切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尝试背诵。
四、比较鉴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提问: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的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可提示学生宜从写作背景及主旨的角度思考辨析。
学生明确:《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表达了他对田园的热爱和生活在田园的安乐、惬意之情,也可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岚雾霭飞鸟的真趣。《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怀才不遇之感的诗篇,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却不能施展,只能远离尘俗,保全“真我”;李白身处恢宏开朗的大唐盛世,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施展才华成就功业,所以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五、指导学生自读《己亥杂诗》。
1.教师提供背景资料,内容如下:
(1)龚自珍(1792~1841),字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进步思想家和诗人。三十八岁中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等小官,后辞官南归,两年后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他学识渊博,对于经学、史学、文学等有很深的造诣,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主张改良内政,抵御外侮,是近代史上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诗,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语言瑰丽,气势挺拔,颇有特色。他是晚清重要的诗人,著有《定庵全集》。
(2)写作背景介绍。
道光十九年(1839),作者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家眷,往返途中写成这组诗,共三百五十首,杂述见闻、感想以及往事、回忆等。
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录制好的配乐朗诵磁带,其余同学听读,并点评,掌握朗读节奏、语气、重音。
3.学生反复读诗,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
明确:这首诗四句两层意思。一、二句写诗人愤然辞官后扬鞭东去远赴天涯;三、四句写诗人愿像护花的春泥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
4.深层探究,理解诗中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辞官南归的痛苦心情,同时表现了作者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立志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5.品读诗歌,鉴赏美点,并积累名句。
(1)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这首诗的前两句,用“浩荡”修饰离愁,用“白日斜”“天涯”来烘托映衬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南归的心情是极度痛苦的。当时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诗人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所以才愤而辞官去寻找另一种方式去继续为国效力。诗的最后两句对此作了明确的表述,鲜花虽然凋谢,但它绝不是无情地随风飘洒而是立志将自身化作肥料,用来滋养新花。全诗移情于物,巧妙构思、寓意深刻。尤其一个“更”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以身献国的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景理交融,被视为名句而广为流传。从这句诗中你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看法,然后任选几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评点。
明确: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现了动人景象:
一片片飞花离开故枝纷纷坠落,在那一丛丛花树下堆砌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苗新花。诗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发誓:我们这片落花啊,绝不是无情的废物。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了,我们也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
今天用此来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即使自己像花一样凋谢了,也要化作“春泥”去护花,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6.背诵这首诗。
六、学生齐背三首诗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从三首诗中任选一首,写一段赏析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意;深悟诗意,体味诗情;鉴赏诗歌的写法;感知诗歌的艺术风格,并进行比较鉴赏;延伸拓展、课堂讨论。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诗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古乐府诗中的一类。专指汉魏以后乐府中题名为“歌”“行”的诗歌。“行”是乐曲的意思。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歌行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李白的《长歌行》《秋浦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属于这一类。
三、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作者及背景简介
选二位同学介绍杜甫,其余同学补充,教师也可提供相关资料,内容如下:
杜甫,字子美,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人称“杜工部。”。他自幼学习刻苦,七岁时便学会做诗,到了十四五岁,其诗已备受前辈诗人的称赞。他曾在洛阳住过三年,与李白成为好友。杜甫三十五岁来到长安,本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可是处处受到排挤、打击,就连小儿子也活活地饿死了,这苦难悲惨的遭遇,使他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于是开始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批判封建统治者,著名的“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也就应运而生了。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的美称,杜甫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他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晚年他流浪在潭洲、衡洲、耒阳一带,船成了他的家,长期在水上生活,使杜甫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起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2.指导朗读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2)学生大声读诗歌,注意掌握歌行体的朗读节奏。
3.学生参照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概括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明确:全诗共四段。第一段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段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段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4.请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诗歌,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选两位同学交流。
成果展示:
深秋时节,天空高阔辽远,狂风怒吼,卷走了草堂顶上的茅草。茅草被风卷着,飞过了江,散落在江边上,高的挂在高高的树梢上,低的飘来飘去,落在积水的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孩子欺负我老了,没有力气了,竟忍心这样当面抢起东西来,公开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他们不转来。只好回到家里,倚着拐杖独自叹气。
一会儿风停了,云的颜色像墨一样。秋天的天空迷迷蒙蒙的。渐渐进入黄昏,进入黑夜。盖了多年的布被冷得像铁似的。宝贝儿子睡相不好,把布被的里子都蹬裂了。屋顶漏了雨水,淋下来,床上没有干的地方。阵雨虽然过了,小雨还密密麻麻地不断地下着。这样长的夜晚,床上湿淋淋的怎么挨到天亮呢?这一夜因为很难挨过,所以觉得夜更长了。
杜甫睡不着觉,想到在这个“丧乱”的年代里,不知有多少穷苦的读书人跟他一样流离失所。他想:怎么才能有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庇护天下所有的读书人,让他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呢?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长叹一声:什么时候在我的眼前能出现这样的高屋华舍,那么,即使我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教师点拨: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苦痛,并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5.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教师提问: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杜甫是在做秀,自己身居破茅屋,怎么能“大庇天下寒士”呢?
教师点拨: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这和杜甫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对他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诗人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寒士”,在这受冻的长夜,诗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甚至说:只要能看到这样的广厦,冻死也心甘情愿。总之,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
6.学生齐读诗歌两遍。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意;深悟诗意,体味诗情;鉴赏诗歌的写法;感知诗歌的艺术风格,并进行比较鉴赏;延伸拓展、课堂讨论。
教学步骤:
一、指导学生自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教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内容如下:
岑参(公元715~770),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其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做过宰相,所谓“国家六叶,吾门三相”。但他的伯祖父和伯父都是获罪被杀的,父亲岑植做过刺史,在岑参幼年时便已死去。由于父亲早死,家道中落,他从小便刻苦读书,以求出路。30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时值西北边境一带战争频繁,岑参向往建功立业,曾两度从军到西北边防军队工作,有舍身抗敌的雄心壮志。晚年迁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56岁那年,客死于成都,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现存诗360多首,其中以写边塞生活的诗最为出色。他曾两度出塞,边地风光,戎马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写出许多气势豪迈、充满报国激情的边塞诗。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在出塞的时候创作的。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同桌之间交流看法。
教师选两位同学概述诗意,明确:从诗题上看,全诗有两个主要内容:咏雪和送别。开头四句写胡地奇丽的雪景。“北风卷地白草折”写风,“卷”字写北风席卷大地的态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写雪,先点明时间、地点,突出飞雪之早,气势之奇。“即”字足见作者惊诧之情。“飞”表雪下得猛而紧,与“卷”照应,写出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状写飞雪落缀在千树万树上的奇景,用梨花喻飞雪,而且以千万株梨树枝上的繁英喻玉树琼枝上的雪花,奇异夺目,气象万千。
“散入珠帘湿罗幕……都护铁衣冷难着”四句,笔锋由帐外转入帐内,写军中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写大雪的寒威。风吹散雪花点点入帘湿幕,四周骤冷,白日狐裘不暖,黑夜锦衾嫌薄,将军的硬弓拉不开,都护的盔甲冷难着,实在奇寒难忍。
“瀚海阑干百丈冰……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雪中送别归客。“瀚海”两句,万里阴云,百丈坚冰,是雪的陪衬。这两句过渡,将视线又转向“外景”,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中军”两句,中军置酒,众乐齐奏,一时热闹,却提不起送别人的兴致。“纷纷”以下六句,写酒宴后送别的情景。别宴持续到垂暮,终须散席;送客从辕门外直到轮台东门,总要分手。出得辕门,环顾四周,但见雪白世界中的一面鲜红旗帜。它在茫茫雪原中显得如此鲜明;在北风的猛烈拉掣和冰棱的覆盖下欲翻不能,显得异常坚强。再看归客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