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
教学分析
2025-02-21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有、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带领学生感悟古诗中的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古诗《春晓》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草》。
2.揭示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
二、简介作者和课文
1.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
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
3.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
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
五、指名朗读、背诵
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点击显示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古诗两首》】相关文章
《短文两篇》相关典故
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
《胡同文化》课堂实录与专家评点
常见的议论文结构
《纽约时报》:中国首次载人飞行具有里程碑意义
浅谈朗读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赏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香菱学诗》课文原文
《春天的雨点》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56762/
上一篇: 《找春天》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