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2025-02-12
《穷人》一课成功地塑造了桑娜,渔夫感人的形象。讴歌了穷人那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思想品质。
在教学中,我遵循小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学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她的心跳得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一段时,我引导学生理解段落中关键的关联词语“非……不可”,学生结合上下文思考后得出结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紧跟着我提问:“为什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随后学生通过自渎,感悟出这是桑娜出于对死者的同情,对孩子的怜爱。结尾处,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情景,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形象性,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内心世界。课堂上学生的潜能获得了充分的发挥,师生互动中创设出一种和谐,融洽,互相激励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点击显示
【《穷人》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珍珠鸟教学反思(二)
小学语文:《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火烧云》片断赏析
《夜莺的歌声》教学杂谈
语文教学的节奏艺术_语文论文
怎样对待学生的不足与失误?
重视语文阅读- 论文
携智慧与快乐漫步语文阅读课堂——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学生提问之我见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案例
《蟋蟀的住宅》教后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57375/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