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谈
本单元有《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三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三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主人公是一位天游峰的扫路人。天游峰虽然只是扫路人的修饰语,但是很重要。作为一处环境的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用了一定的笔墨,对天游峰作了介绍。主要描写了天游峰的“高”和“险”的特点。有多高——900多级台阶,相当于50层楼的高度,直插云霄。有多险——“第一险峰”“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这里的环境描写为后文做好了铺垫。正因为它的险峻,才让“我”的心中“好不得意”。正因为它的险峻,才使得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废。”可也正因为此,才更见老人的辛苦,并从中体会到老人的自信从容乐观爽朗。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些险峻环境的描绘,那么这位老人的形象一定会大打折扣的。
“我”和老人的初遇很有戏剧性,一是因为“我”的游兴未尽,二是因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那哗哗的扫地声,宛若戏剧主角登台前的一顿锣鼓,先声夺人,勾起你的无限遐想。“暮色”中老人终于出现了。这里的一段外貌描写非常朴实。正像作画之初勾勒的框架一样,只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简单的人物轮廓。“精瘦”给人的感觉是干练,“褪色的衣服”显示着人物的平常和朴素,“运动鞋”当然是和登山有关了。初次亮相中最有价值的应该是“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了,因为它揭开了老人的身份——扫路人。
这位老人十分热情好客,他把 “我”引进了他的小屋,还沏了一杯茶。对于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来说,心里一定是暖暖的。坦诚相见,才可能让人们的之间的心灵真正沟通。
下面的对话就是一次心灵的沟通:
“我”关心老人的身体:“您老累不累?”在一般人看来,尤其是在攀登过天游峰的“我”看来,如此险峻的峰峦清扫起来一定是非常累的。
老人的回答出乎意料:“不累,不累……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而且语气“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真得如此吗?回想山势的陡峭,回想游客的退缩,想到老人的每天如此,看着老人的“轻松”和“淡定”,再联想自己的“得意”,难怪“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太让人惊讶了!
此时,“我”再次端详老人的相貌。这次比第一次明显地具体了。“瘦削”替代了“精瘦”,观察点也从整个身材聚焦到人物的脸部。“面色黝黑”告诉我们老人勤劳而且身子骨很硬朗。慈善的眼睛告诉我们老人心灵的纯洁。炯炯有神告诉我们老人生命的顽强,精力十足。也是后文“三十年后”相约的有力保证。
“我”由于惊讶而产生了对于老人强烈的好奇,不仅端详外貌,而且询问老人的年龄。没想到再次出乎意料。“七个手指”就是七十岁,早该退休的时间。可是老人对于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感情“实在离不开这里”:有清溪的泉水可供饮用,有自力更生的大米青菜可供食用,有清爽的空气可供呼吸,还有花鸟为伴,陶冶性情,滋养心灵。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欲望的烦恼,不求索取但求奉献。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仍然在每天辛勤的劳动,没有人的强制,一切都发自真心。奉献让他很快乐,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获得了什么而在于奉献了什么。在这位自强不息的老人面前,“我”的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中“紧紧”可见作者的激动心情。“30年后,我再来看您!”表达的是作者对于老人由衷地敬佩和祝福。“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朗声大笑”的老人留给我们的是“自信”,“豁达”和“开朗”。30年后,老人已经百岁高龄了,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到时候我们仍然会听到这种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