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 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 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 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 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能力目标 :
1,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德育目标 :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及重点句式。
教学方法 :
1. 朗读法: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
2. 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导入:
二:《战国策》介绍: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兼并战争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士”这一阶层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三:人物背景介绍: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他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四:课文研习:
(一):生字: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二):重点词语:
1,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书: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周月叫期月)
2, 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3,一词多义 :
(1) 修
a. 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 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 朝
a.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b.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c. 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d. 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āo)
(3) 孰
a.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4) 诚
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 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d.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果、果真
3, 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三,重要句式:
1、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 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3、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5、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 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7、 中的其他壮语后置要求写在作业本上。
四,课文分析(以问题的形式出现)
1、 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明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明确: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5、 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明确: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6、 讽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
,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五、课文思路示意(代板书):
三问:妻、妾、客(内容有学生回答)
三答 :妻、妾、客
三比:
妻私我 →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
上赏
中赏
下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