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老八样》(薛舒)练习与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老八样
薛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厌倦了在家里过除夕。这是一年中最繁忙、最嘈杂的一天,她总是借故赶稿子而躲避着厨房。她身上穿着父亲的大棉袄,脚上拖着母亲的老棉鞋,像一只慵懒的家猫一样身陷沙发的怀抱。她的面前,小小的折叠桌上立着超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开着一页空白的文档,上面还没有留下只字片言。
空调嗡嗡驱赶着寒冷,玻璃窗阻隔了正逐渐入侵的暮色,遥远的爆竹声渐次密集起来,“**酒”金红闪光的广告在央视春晚开始前试图夺人眼目。人们让喧闹留有余地,是对零点以后新年的莅临表示更为热烈的欢迎。一切都在拥挤着来临,旧年只剩下最后一日,“旧”,“一”和“日”的左右结构,将成为一段打上句号的往昔。
母亲往花瓶里插入一束银柳,然后抓起一块抹布擦着早已亮闪闪的电视柜,唠叨着:要在零点之前扔掉垃圾,在零点之前冲好抽水马桶,在零点之前洗完脏衣服……大年初一,不可以做一切与“扫除”有关的事。
父亲正在准备年夜饭,忙碌的身影不时从厨房进入客厅,又从客厅进入厨房。进出间,熏鱼和酱鸭的香味飘逸而来,油锅正发出“哔哔啵啵”和“哩哩啦啦”的欢快的哼唱。老八样,还是老八样,他三十年如一日地为除夕的餐桌奉上最古老的八道菜。她给他买过一本《时尚家庭菜谱》,他只粗略地翻了一遍彩页,并且对华而不实的菜式嗤之以鼻。他排斥“时尚”或者“流行”这样的字眼,他认为那是“浮躁”和“骗术”的代名词。他并未意识到他的过时,一如既往地操作着古老的年夜饭,并且永远保持着三十年前的热情。他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一大碗一大碗的菜肴,脸上流溢着满足的表情。他好像从不知道,她早就吃腻了老八样。整个春节期间,他把那八道菜端出端进,从除夕一直端到正月十五。
这是她记忆中千篇一律的春节,她过够了。于是今年,她准备出逃,自然是有人领着她逃。她只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然后,有一双大手牵着她的小手,长了翅膀一样,远走高飞了。去海南的机票竟不打折,原来那么多人和她一样,厌烦了在家里过年。满员的经济舱里空气浑浊,却浑浊得让她心安理得。
深冬的海南没有一丝深冬的气象,绿意葱茏的热带植物染绿了她的眼睛,碧蓝的大海边,暖风飞扬起她单薄的衣衫,赤裸的脚趾里灌满了温暖的细沙……没有人忙于过年,没有人惦记着插银柳、大扫除、做年夜饭、放鞭炮,没有人记得,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个日子叫除夕。直到午夜,手机忽然发出一声布谷鸟的呼唤,是短信。白天的疯玩让她疲惫不堪,她打开昏昏欲睡的眼皮看短信:阿囡,新年到啦,爸爸妈妈祝你快乐,进步!
新年到了吗?她以为她在梦中,梦中的新年为何是一盏昏暗寂寞的床头灯?怎么是一床除了白色还是白色的被褥枕头?怎么是一个没有飘逸出熏鱼酱鸭香味的标准间?她终于清醒地意识到,她逃离到了一个不需要过除夕的地方,可新年还是马不停蹄地来临了。
她推了推熟睡的人:新年好!
熟睡的人发出梦中的呢喃:好!……继续熟睡。
她发了一会儿呆,然后,感觉有点饿,她听到胃壁在暗暗地较劲,发出微弱的研磨声,身体内的生物钟醒了,她终于惦念起了某些食物,那些应该出现在除夕餐桌上的三十年不变的食物。她便问熟睡的人:现在,你最想吃什么?
熟睡的人没有回答她,她便自问自答:第一想吃八宝饭,第二想吃白斩鸡,第三油爆虾,第四咸肉炖笋干,第五熏鱼,第六酱鸭,第七扣三丝……她掰着手指头数了一遍,才七个,还有一个,对了,还有一个,肉圆蛋饺三鲜锅。
她简直胃口大开,她几乎要吃成一个大胖子了,她第一次用想象和回忆,品尝出了老八样的美味。美味的老八样,让她忽然有些想念她厌倦了的家。
她忍不住又推了推依然熟睡的他:明天,我们还是回上海吧,我想吃我爸做的老八样。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⑴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写出了“她”由吃腻了老八样到想吃老八样的转变,情节一波三折,意蕴丰富。
B.母亲在除夕这天进行大扫除,不停唠叨着“要在零点之前扔掉垃圾,在零点之前……”,这表现了母亲的封建迷信思想。
C.父亲每年除夕都做老八样,女儿给他买了一本《时尚家庭菜谱》,他却对书上的菜式嗤之以鼻,他觉得自己做的老八样是世上最美味的菜肴。
D.第四段中提到父亲的老八样而不具体点明,吊读者胃口;倒数第三段通过“她”的口一一道出八样菜的名称,前后呼应。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同时,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的灵活运用也为小说增色不少。
⑵小说中的“她”厌倦在家过除夕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⑶这篇小说在线索安排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⑷有人说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亲情,有人说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新旧两种文化的碰撞,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谈谈。(8分)
【参考答案】
(1)答E给3分,D给2分,C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情节一波三折”错误。B项,“表现了母亲的封建迷信思想”错误。C项,“他觉得自己做的老八样是世上最美味的菜肴”无中生有。
(2)①除夕这一天是一年中最繁忙、最嘈杂的一天;②母亲的大扫除、唠叨以及许多过年的老规矩让“她”感到厌烦;③父亲每年除夕都要准备“她”早已吃腻了的年夜饭——老八样。(每点2分)
(3)①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她”厌倦了家里的过年气氛,吃腻了老八样,所以逃到海南;在海南“疯玩”,获得短暂的快乐后,又忆起家的气息,打算回家。②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她”厌倦了在家过年,想逃离古板的父母;离开后,深夜环顾所处的地方,又开始怀念家。③以老八样为线索:“他好像从不知道,她早就吃腻了老八样”,文章先写“她”吃腻了老八样;“怎么是一个没有飘逸出熏鱼酱鸭香味的标准间?”“她”午夜时分在海南的旅馆又想起了老八样,因而想赶快回到上海的家。(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示例一:我认为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亲情。①文章前半部分写父母的忙碌及“她”对在家过年感到厌倦,而当“她”今年不准备在家过年时,父母能体谅“她”。父亲在厨房与客厅之间穿梭,“熏鱼和酱鸭的香味飘逸而来,油锅正发出欢快的哼唱”,这些描写很温馨,充满了家的气息。②“她”逃离后暂得欣喜,而午夜收到爸妈的短信后再也难以入睡,回家的念头萌生。③文章结尾显示,“她”虽然“逃离”了父母,但心理上却难以真正摆脱对家的依恋和对父母的想念。
示例二:我认为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新旧两种文化的碰撞。①父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保留着过节的习俗,那些习俗能让人感到心安,让人眷恋。②“她”代表了时尚文化,“她”厌倦了传统文化的束缚,逃离之后得到一时的轻松自由,而在陌生的旅馆里却又感到空虚与落寞,又想回到原来的环境。③从文章结尾来看,时尚文化可以让人暂得欣喜,但传统文化终是根基,能给人以温暖和心灵的慰藉。
(8分,观点2分,理由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