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学设计七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同学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和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布置】
2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
(假如同学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同学,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板书课题)
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
(同学畅所欲言)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
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根据同学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维护同学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同学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出现在同学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对话平台〗
一、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志。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同学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二、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
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沛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三、读议
1、默读课文,考虑:
自身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同学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自身提出的问题让同学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久而久之,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同学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同学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交流
1、日月潭的位置:
⑴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和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同学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⑴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⑵ 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同学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同学自身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⑶ 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①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②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同学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⑷ 引导同学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交流是检查同学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效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同学会不时修正自身的认识与理解,使同学充沛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五、背诵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六、练习
结合插图让同学用自身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七、书写
1、学习书写:
岛 展 环 绕 建 纱
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同学练习书写,师生一起评价,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认读词语卡片:
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身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身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同学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藏,有效渲染了气氛。
三、朗读
1、指导读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同学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读思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同学读最后一句话:
⑴ 什么吸引了游人?
(突出“风光秀丽”)
⑵ 日月潭吸引了谁?
(突出“中外游人”)
⑶ 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
(突出“许许多多”)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的行为。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同学带着自身的个性与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注重了同学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乐朗读全文。
五、背诵
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局部。
六、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挖掘课外资源,拓展文本,进一步激发同学探究的兴趣,使同学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
七、写字
1、同学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
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同学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同学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引导同学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沛发挥了同学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同学的写字能力。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群山环绕: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
名胜古迹: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建筑。
朦胧:模糊不清。
仙境:指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相关链接〗
1、阿里山:
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到了阳春三月,阿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这里的樱花著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山上有高山博物馆,陈设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加见识。
2、国父纪念馆:
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纪念馆占地35000坪,为宫殿式建筑。馆外有中山公园环绕,还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景色点缀。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美,设计新颖,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和现代名家艺术品。此外,馆内的扮演厅、灯光、音响设备一流,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国父纪念馆成为市民户外活动、休闲以和欣赏艺术,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