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2025-02-19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体味人物神态的描写入手,以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索能力,全面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让学生自学、讨论、精讲、演练。如精讲环节,我着重让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 :
1、“小孩家知道什么!”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决”“常”“轻易”“什么时候”展开教学,体会李大钊对工作得极端的负责的工作态度。体会人物神态描写时,我着重抓住描写李大钊面对敌人沉着、冷静的两句话,品析“惯有”“严峻”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教学时还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如:再现式照应。即后面说的是前文内容的再现或重复。回答式照应。即后面说的是对前面内容的解释或回答。续写式照应。即后面说的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延伸和深化。
点击显示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之三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
雨点儿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
《雨说》教学片断与反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整体阅读感知
反思诗意语文
江西省大余县中小学2002年“课堂教学改革年”
《秦兵马俑》教学实录及反思
好一个“弹”字——《山谷中的谜底》教后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63186/
上一篇: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案例
下一篇: 创造美的天地 放飞个性之梦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