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西藏片断赏析
教学分析
2025-02-19
教例二:《文成公主进西藏》(浙教版第九册选学课文)。
深入阅读课文后,老师引导学生谈阅读感受。
生1:我认为文成公主只是一个工具,是唐太宗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生2:我不这么认为!文成公主愿意远嫁吐蕃,可能是因为她爱唐朝,爱西藏,更爱松赞干布!
生3:我同意生1的意见,但是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但是一词可以看出文成公主的不情愿,甚至是无奈。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是个忠实的倾听者,只是在一旁顺水推舟地说了一句可以不同意他人的意见,但要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然后就尽情地让学生的思想相互撞击。
课后,班内有一女孩阅读了《资治通鉴故事》后与老师交流:《资治通鉴》里记载的文成公主远嫁西藏的事件与我们的课文完全不同,她不仅不爱松赞干布,而且是讨厌。再者,唐朝与西藏的通亲是战争后的结果,可能是处于无奈,并不是课文中所说的,仅仅是为了民族团结。老师还是个倾听者。老师认真的倾听,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不仅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满足感,更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这样的倾听就是真正的倾听,它有效地改变教师的倾听方式,使他们从外在的听到内在的听,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从观念的听到体验的听,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点击显示
【文成公主进西藏片断赏析】相关文章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三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三个儿子》教学谈
生命 生命教学实录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黄果树瀑布课堂教学实录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改革作文批改模式培养学生自改能力
《雨后》教学反思
《日记两则》精品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63347/
下一篇: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实录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