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黄的欠条阅读答案
发黄的欠条
程贤军
①小弟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美术学院,全家都很高兴,但那两万多元的报名费着实让我家犯了难。
②一天,母亲把一张发黄的欠条拿出来给我看。欠条是一个叫张红民的人打的,金额是三百元,落款日期是1983年7月14日。我忙问:“张红民是谁?”母亲说:“张红民是我们原来的邻居。他养了几百只鸭,一年四季在外放鸭,后来带着老婆孩子到外地放鸭去了,就一直没回来。”看着那张发黄的欠条,我摇了摇头说:“都二十多年了,不知他现在家庭情况怎样,我看这钱难讨回呀。”母亲说:“你弟急着等钱用,我还是去试试吧。他在东河镇有个家,我二十年前去过一次,还有印象。”我叫母亲等父亲回来后一起去讨,可她不肯。母亲做事向来都是急性子。
③我和母亲费了好大的周折才找到张红民。他如今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门卫,那天我们找到他时,他正在用酒精炉煮面条吃。他已认不出母亲了。当母亲说出自己的名字和住址之后,他好久才醒悟过来,忙说:“啊。啊,原来是大嫂啊。”母亲说明了来意,他接过那张发黄的欠条看了看,沉思片刻,说:“大嫂,真对不起啊。欠了你那么多年。你看,我这人真是不讲信用。”他叫母亲等等,他这就去拿钱。
④不一会儿,他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交给母亲一个信封,说:“这是三千块钱,大嫂,你拿去吧。”母亲忙说:“你只借我三百块啊,我怎么能要那么多?”他说:“大嫂,二十多年了,加上利息何止三千?”可母亲坚持只要三百元。他俩拉扯了好长时间,张红民就说:“大嫂,这钱算是我借给你的吧。侄儿考上了大学,缺钱啊。”母亲只得把钱收下。
⑤第二天,父亲回来了。我们把讨债的事对他说了。可父亲忙说:“你们真是乱弹琴!张红民根本没借钱啊,你们还去向人家讨钱?”我和母亲糊涂了,我说:“不是有借条吗?怎么说没借钱呢?”父亲说:“事情是这样的,那年。张红民的女儿得了重病要住院,可他到处借钱都没借到,于是就来找我借。我当时也没有那么多钱,就对他说等明天把猪卖了再借给他。那天晚上,他就打了一张三百元的借条,说是叫他老婆第二天来取钱,可他的女儿当天晚上由于病重就死了,他和他老婆再也没来取钱了。可那张借条放在我这里,竟放失了手。我找了好长时间都没找着,真没想到,竟被你们发现了。唉……”父亲长叹一声。
⑥当天下午,我和母亲又赶到了张红民那里,把钱还给张红民。可张红民说什么也不接。母亲急了。说:“我家没借钱给你啊,哪好意思收你的钱呢?”
⑦张红民说:“大嫂,虽然你们没有借钱给我,可你和大哥的那份真诚、那份善心,我终生难忘啊。你知道我当时借钱多难吗?我跑了十几家一分钱也没借到手,没一家肯答应借给我。当时,我和老婆抱着昏迷不醒的女儿急得都哭了。大哥真是好心人呀,只有他肯借钱给我!我儿子如今在北京工作,条件可好啦。大嫂,二十多年了,你们的那份情意何止三千元呢?”看着手中那三千块钱。母亲的眼眶红红的。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见母亲流泪。
1 本文以“发黄的欠条”为线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有同学读到第②段“我叫母亲等父亲回来后一起去讨,可她不肯。母亲做事向来都是急性子”时,认为这句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你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3 假如你是电视台记者,准备采访张红民和“母亲”,你打算如何向他们提问?
(1)我想问张红民:____________
(2)我想问“母亲”:____________
4 有人提议把《发黄的欠条》改编为微型电视故事片,请你给“影视故事中心”写一句推荐语。
5 读完这篇文章,你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由“发黄的欠条”引出借钱、讨钱的情节,最后落笔在张红民二十年前根本没有借钱的真相上,再次引出母亲知道实情后的态度,这样写直接揭示了人物善良、淳朴和知恩图报的形象,叙述的方式与内在的感情起伏表里相应,感情强烈。
2 不能删去。这句为下文写父亲交代张红民根本没有借钱埋下伏笔。
3 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4 示例:这个故事,无论是父亲的善良、母亲的淳朴,还是张红民的“回报”,都体现在“那份真诚,那份善心”的真情上,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5 要想收获快乐,首先要播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