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练习题 课后练习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2011-2012学年度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2011-2012学年度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课后练习   2025-01-22

内容预览: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试题

命题人:谷静 审题人:张士军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2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2分)

A.瞬间(shùn) 痴想(zhī) 嶙峋(līn xún) 庸(yōng)碌

B.厄运(è) 雏形(chú) 玷污(zhān) 蹂躏(róu lìn)

C.伫立(zhù) 盘虬(qiú) 洗濯(zhuó) 啜泣(chuò)

D.迸溅(bìng) 缀连(zhuì) 泯灭(mǐn) 倔强(jǖe jiàng)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嶙峋 隐密 辜负 擎天憾地

B、茁壮 诱惑 茏罩 宠然大物

C、疑视 挑逗 庸碌 蜂围蝶阵

D、喧腾 骚扰 藤萝 头晕目眩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2分)

A.在深圳“大运会”的筹备会上,各相关部门广泛交换了意见。

B.我们要时刻牢记交通法规,确保自己与他人的安全。

C.早晨上学人多,校长的汽车在校门口突然渐渐的停了下来。

D.有专家指出,运动量过少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4.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

A.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D.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5.结合语境,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这么简单还不会呀,我教给你。”

B、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

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D、当朋友邀你看球赛时,你说:“快考试了,没空!”

6.修改下列病句。(4分)

①在学校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

修改:

②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修改:

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8分)

(1)《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景物、节令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里,“ 。表达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乡愁。

(3)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4)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朱自清《春》)

(5) 山尖全白了, 。(老舍《济南的冬天》)

(6)夏蚊成雷, 。(沈复(《童趣》))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一、诗词赏析:(6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著名诗人 。(2分)

9.请用“/”标出下面两句诗的节奏(每句划分一处)。(2分)

乱 花 渐 欲 迷 人 眼,浅 草 才 能 没 马 蹄。

10.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1.《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5分)

12.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1)不亦说乎 (2)诲女知之乎

(3)死而后已 (4)其恕乎

13.请解释下列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为人谋而不忠乎?

14.文中哪一则给你的启示最大呢?请结合生活或学习实际来谈一谈。(3分)

三、阅读理解(一) (11分)

冬天的芭蕾

韩静霆

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历历的北风中温存人们心灵的东西。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你只能用背景曲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吗?

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的黄金年华。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生命原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样的人却在人们的怀念中获得永生。哦,说到人生,似乎扯远了。那么,朋友,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之后,并不能留住那乐声呀,但它永久地强化着你的灵魂;你看罢芭蕾舞剧《天鹅湖》,无法阻止帷幕下落,可它依然在陶冶你的情操;你见过月夜悄然迸放的昙花吧?它拼着生命的全部孕蓄,仅作一次短暂的辉煌表演,可你忘得掉吗?

啊,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作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

(选自《花魂》,有改动)

15.文章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冰灯的哪三个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16.为什么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冰灯又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

17.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它表现了冰灯怎样的特点和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18.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请从内容或结构选一方面进行分析。(2分)

四、阅读理解(二)(14分)

一颗豆粒

①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

②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为此,他的妻子只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③母亲和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容易得到某一家人的同情,把一个仓库的一角租借给他们母子三人居住。

④只有三张榻榻米大小的空间里,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有灯罩的灯泡。一个炭炉,一个吃饭兼孩子学习两用的小木箱,还有几床破被褥和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全部家当。

⑤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晨6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都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⑥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活还是那么清苦。他们就这样生活着,半年、8个月、10个月……做母亲的哪能忍心让孩子这样苦熬下去呢?她想到了死,想和两个孩子一起离开人间,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⑦有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条子:锅里泡着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时少放点酱油。

⑧这天,母亲干了一天活,累得疲惫不堪,实在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孩子们一块死去。

⑨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忽然,母亲发现当哥哥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这样写道:

⑩“妈妈,我照您条子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放进了酱油。不过,晚上盛出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觉了。

⑾“妈妈,实在对不起。不过,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豆子的。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妈妈,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⑿“妈妈,今晚上您也一定很累吧,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妈妈,谢谢您。不过请妈妈一定保重身体。我们先睡了。妈妈,晚安!”

⒀ 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

⒁“孩子年纪这么小,都在顽强地伴着我生活……”母亲坐在孩子们的枕边,伴着眼泪一粒一粒地品尝着孩子煮的咸豆子。一种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的信念从母亲的心里生成出来。

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倒豆子时残留的一粒豆子。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她决定把它当做护身符带在身上。

⒂十几年的岁月流逝而去,兄弟俩长大成人。他们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双双毕业于妈妈所憧憬和期望于他们的一流国立大学,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⒃直到如今,那一粒豆子和信,仍时刻不离地带在这位母亲身上。

19.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2分)

20.第④段作者在一一描写了“她”家的家当后,又强调“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一强调?(3分)

21.第⑥段中,母亲为什么想到了死?(2分)

22.第⑾段中,大儿子为什么向母亲道歉?(2分)

23.第⒁段中母亲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为什么?(2分)

24.读完《一颗豆粒》后,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3分)

第三部分 写作

25.作文:(50分)

请以“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为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点击显示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2011-2012学年度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67789/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
  • 课后练习
  • 暑假作业
  • 寒假作业
  • 家庭作业
  • 考前练习
  • 总复习
  •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