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事雕琢 体验真实──《景阳冈》教学案例与反思
《景阳冈》的教学重点是“武松打虎”。其中“揪”字看似平常,实则意蕴极深,富含精神和文字意味。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将学生的视线聚焦到这个“揪”字上,从而迸发出学生极富灵性的感悟,使课堂产生了意味深长的教学效果。
【案例】
师:还有哪些地方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师:相信很多同学都有同感,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生齐读这句话)
师: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生齐答“揪住”,师板书“揪”)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就是把它的顶花皮怎么样?
生:把它的顶花皮抓住。
生:把它的顶花皮拉住。
生:就是拎住。
师:光这么抓住、拉住,老虎可是会挣脱的。你觉得这是怎样地抓住、拉住呢?
生:我觉得是紧紧地抓住。
师:紧紧地抓住。好,这是你的感觉。
生:用力地拉住。
生:连皮带肉地抓住。
师:这是你嚼出来的味道。是啊,紧紧地抓住、用力地拉住才是“揪”,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这使劲儿地一揪,揪出了什么?(生:武松超人的力量)
师:(出示课文插图)看,武松揪住的是什么?
生:老虎的顶花皮。
师:老虎可是百兽之王啊,人们往往谈虎色变,你敢去揪老虎的顶花皮吗?我们都不敢,只有谁敢?(武松)体会到这一层意思后,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这顺势地一揪,还揪出了什么?
生:武松过人的胆识。
师: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武松,面对老虎毫不畏惧,紧紧地揪住了它的顶花皮,可是武松为什么要揪住老虎的顶花皮?
生:揪住后按下去使它不能动。
生:揪住后可以打老虎的头。
生:揪住后可以打它的眼睛。
师: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没想到武松打虎也紧紧揪住了要害──顶花皮。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生:聪明。
师:这巧妙地一揪,还揪出了什么?
生:武松那胜过常人的智慧。
师:让我们拿起课本,再读读这句话,感受武松的智勇双全。
【反思】
这个案例看似很平常、简单,却既轻松又自然,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但细细回味,发现这个环节的设计训练扎实,学生的体验真实、自然。
1、引导体验,层层深入:
教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先让学生品读“揪”的字面意思,知道紧紧地抓住、用力地拉住才是“揪”,这只是一种抽象的文字感知;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并带着不同的心情品读这个“揪”,这个意味深长的“揪”,这个折射出武松机智勇敢的“揪”。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同样随着对“揪”的解读一起浮现出来,这是对词语理解的质的飞跃。这时,学生已完全能驾驭词语,明白“揪”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思,在学习中真正感悟到武松的机智勇敢,自然也就能用心去感受语言,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就是证明。这个学习、体验的过程,是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充分给予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的时间的过程;是充分展示学生个人的学习所得,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见解,不以偏赅全,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的过程。
2、品词悟情,生是本位:
案例中对“揪”的教学,已直奔学生的精神领域,而且经过了几个来回,把语言的学习置于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深深唤起了学生对武松机智勇敢的感受。学生的语言表达一旦进入精神层面,“揪”这个词在学生的心中就鲜活起来了,从而使精神和语言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程度。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促进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又深化了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领悟,文与道兼得,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顾,一举两得,相得益彰,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这样的词语教学,才是真正为学生的自身学习所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