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陶公性检厉》
综合知识
2025-02-02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的内容。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咸不解其意咸_________(2)值积雪始晴值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
【答案】
1.(1)全,都(2)遇到,碰上……的时候(2分)
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人)一点也不受妨碍。(2分)
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3分)
点击显示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陶公性检厉》】相关文章
[文学常识]词牌名全集(一)
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2021初中语文人物作文素材:岳飞
“堂堂清”课堂教学模式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剖析与窍门点击16
整理2016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学常识
山行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方法四
江流什么山色什么一首诗
2017中考语文考点病句修改解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70623/
上一篇: 初一语文上册学习计划(四)
下一篇: 中外古典名著题
综合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