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汉语速读教学述评
(一).80年代以来汉语速读教学发展概况。
我国对速读的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到80年代以后,速读研究在我国受到了极大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下面仅从译著的编写、教学实验的展开、学术组织的建立与活动及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80年代以来汉语速读教学的发展作一简要介绍:
我国的速读研究者一直比较注意翻译介绍国外的速读研究成果和专著,主要译作有:
1981年,吕缜毅、黄少良等人合译美国卡特勒博士的《加快您的阅读》一书,成为八十年代大陆速读研究的先驱;85年,杨春华翻译并出版了前苏奥库涅佐夫和列.赫罗莫夫的《快速阅读法》一书;88年,吴树文翻译日本卢田献之《实用速读法》;89年,王彦良等翻译日本加古德次《神奇速读记忆法》;胡雪梅等译美国《高效速读法》;吴信训译加古德次的又一专著《奇迹的超级速读法》;91年,李志强与盛群力合译美国教育学、著名阅读教学专家孚蓝所著《速读教育指南》;92年,朱敏才译美国《自学快速阅读法》。
在介绍和借鉴外国速读研究成果的同时,我国的速读研究者广泛开展了速读教学的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编著了专为汉语“量身定做”的速读研究与训练著作,主要有:
1981年华南师大附小开展了速读实验,提出:全神贯注,眼脑直映,革除默念,不逐字思索,记忆要点等速读策略。实验班的学生速读达2100字/分钟,理解率为75-80%;84年,河南省在一些院校开设快速阅读课;85年,北京铁二中程汉杰老师启动“高效阅读能力训练实验”,一年后,全班平均阅读速度提高到957字/分;平均阅读效率提高到862字/分。实验的成功使实用高效阅读法得以在全国许多地区推广,有数百位语文教师参与到实验与研究工作中来。与此同时,程汉杰编写了数量可观的专著和教材;与程汉杰几乎同时,四川绵阳师专晏茂心老师于86年开始了“初中生四级台阶速读训练法”教学实验,到94年夏,历时8年,共149所学校的220个教学班的一万余名学生参加,受训学生阅读效率成倍增长。同时,参与研究的人员也出版和发表了大量专著、论文和教材。优异的教学成绩使“四台阶速读法”迅速在全国许多省市辅开,并于96年获世界银行贷款,97年成为国家级课题;87年,吕缜毅主编《快速阅读》一书作为锦州市“三快”内部教材出版;88年,江苏东台师校开展速读教学实验,效果显著;同年,上海潘意敏老师编著的《速读方法与技巧》一书,同时潘用该书在他自己任教的高中班开展了第一轮为期10个月速读教学实验,成果令人惊异;92年,浙江小学特级教师乐连珠著《小学速读教学》;93年,王宇鸿主编《快速阅读》出版;同年,王学贤创办“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全脑速读培训学校”,为我国较有规模的社会速读培训学校,并出版培训教材《汉语速读原理》和《汉语速读技法》;95年,晏茂心等人撰写的《“初中生四级台阶速读训练法”模式构建》在《教育研究》刊出,此为在国内最有影响的教育刊物发表的第一篇速读研究论文。
速读译著的丰富及实验的开展导致了相关学术组织的建立与学术研究的展开:
1984年,河南省成立快速阅读研究会;88年,我国成立“中学语文高效率阅读研究中心”;93年,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快速阅读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我国快速阅读研究向理论研究与速读教学实践研究并重的开发型研究纵深发展;95年,“全国中语教学现代化讲习班”在绵阳举行,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专家董味甘、曾祥芹、王继绅,中学教育界专家钱梦龙、魏书生等到会并做指导性交流,来自全国各地五百余名专家学者、中学教师与会,这是全国性速读教研的一次盛会。
从速读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上看,80年代后,我国一些大学的心理系、教育系和科研机构陆续从国外购置了眼动仪,为速读的眼动研究提供了得力的工具。如由天津师大沈德立教授主编的《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一书,是第一部系统介绍国内使用眼动仪进行阅读研究的专著,其中有关“汉语快速阅读”一节,为汉语速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心理依据,促进了我国速读研究水平质的飞跃。
(二)80年代以来汉语速读教学与实验述评。
1. 程汉杰、晏茂心、潘意敏速读教学简介。
(1)。程汉杰“高效阅读”简介。
程汉杰老师是北京铁路二中教师,在广泛借鉴国外速读法的基础上,于85年在他任教的高二文科班开设了以“快节奏、高效率”为主的“高效阅读”课,训练分“快速阅读和快速理解”两部分展开。每周一节,并辅以课下练习。一年后,全班平均阅读速度由278字/分,提高到957字/分;平均阅读效率由129字/分,提高到862字/分。
教学效率的成倍提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实用高效阅读法得以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推广,有数百位语文教师参与到实验与研究工作中来。与此同时,程汉杰编写了数量可观的论文、专著和教材,其主要著述有:《高效阅读能力训练》(初/高中用书)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年;89年与张定远全编《中学语文课本高效阅读教程》(初/中1—6册)中国经济出版社;《实用快速阅读法》漓江出版社92年;《高效阅读自学自练》开明出版社93年。
程老师认为[10]高效阅读是以生理、心理、语言学和教育学中的相关内容为理论基础的,是阅读学的一个新分支。生理学上,程老师通过分析眼动规律、视觉扫描特点、阅读速度与思维速度的差异,提出以阅读训练促使阅读速度与思维速度趋于一致,变合成式认知为整体认知,加大识别间距,充分发挥大脑机能,从而实现速读;心理学上则是利用定势理论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培养思维定势来树立新的阅读习惯,进而达到智力技能的自动化,提高读速。在训练的具体设计上,程老师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十九种有关速读、精读及速读与精读相结合的单项训练方法有机结合,构成一多层次、有序列的训练整体;以数据形式测定效果,实现了阅读的量化分析;强调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与训练方法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旧模式,并以此为突破口,旨在解决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少慢差废”现象。
高效阅读中快速阅读部分的基本训练方法是计时速读,基本技能为固定程序阅读,辅助训练主要围绕注意力的调控能力展开。训练方法具体说即:课前老师准备好文章,上课时保证全体学生在同一时间开始读,老师每十秒钟记时一次,学生读完一遍后记下自己所用时间,并马上做与文章配套的测试题,后老师公布答案,学生互判打分,最后根据公式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和效率,科代表将全班成绩汇总记录;进度上三月一轮,每周安排一节课上时间进行集体训练,学生每周课下自练两篇文章,以写回忆笔记的形式自测理解率,与课上成绩一并记录,十次课上练习后每位同学画出自己的阅读速度与效率进展曲线图,以此展示个人学习情况;相关训练技巧有默读、增大识别间距、掌握不同文体特点、固定程序阅读、调控注意力等;快速理解部分的训练分五步进行:速读、质疑、精读、讨论、复习;具体内容包括:快速把握词、句、段,快速分析中心、结构、写作特点。
纵观程汉杰九年速读教学实践,是沿着由分解到综合、由读物客体向读者主体的发展轨迹走的。其间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对读物客体的分析,形成固定程序阅读法框架。主要表现在他前期的速读教学实验及他的论文与著述中;
第二阶段侧重于对读者主体读解能力的分析,形成速读能力训练模式。主要表现在他92年以来发表的系列论文和《高效阅读自学训练》一书中;
第三阶段倾向于阅读方法的融会贯通,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通讯》93年第4、5期上的两篇专文中。其中程汉杰提出了“学习性阅读”“查考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7种不同目的的阅读类型;及“三步阅读法”“传统阅读法”“比较阅读法”“快速阅读法”“高效阅读法”等8种读书方法。由此可见,程汉杰已从单一的快速阅读向全方位阅读训练迈近;已把快速阅读视为整个阅读训练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注重速读与精读的结合,尤其是其中的“高效阅读法”,程将之称为“变速阅读”,本质是速读与精读的结合。
(2) 晏茂心“初中生四级台阶速读训练法”简介。
与程老师比肩并列的是四川绵阳师专中文系教师晏茂心,由他主持的“初中生四级台阶速读训练法”自86年春到94年夏,历时8年,实验范围遍及绵阳、三台、乐至等五个学区,共149所学校的220个教学班参加,学生总数多达一万余名。受训学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效率成倍增长,较大地激发了学习潜能,出现了明显的学科辐射效益。参与研究的人员也出版和发表了大量专著、论文和教材,促进了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化。
优异的教学成绩使“四台阶速读法”迅速在全国许多省市辅开,截止到97年6月,全国已有四万五千多名中学生掌握了该训练方法,“四台阶速读法”还成为国家级课题,并于96年获世界银行贷款。
晏老师[3]认为速读是人们从文字符号中迅速吸取有用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是一个创造性的、积极的理解过程。“读得快、抓得准、记得牢”是速读的秘诀;整体认读和瞬息强记为其突出特征。晏老师认为速读训练的前提是培养良好的速读心态,即:两种意识----竞争意识和求快意识;三个设法----设法快读、理解一切和记住一切。晏老师的速读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右脑的图式认知与记忆功能为基础;“固定程序阅读”则以心理学中的定势理论为基础。晏老师认为,速读是人们阅读活动的主体,是各种目的不同的精读的基础。对初学者而言,速读训练应内容单一,指向明确,要求适度,方法多变,有较强的趣味性与竞赛性,教师应组织学生不断地纵比和横比,使他们懂得方法,掌握技巧。
晏老师等人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潜心构建的速读训练模式,其主体是“四级台阶”,分别是心理素质、生理机能、速读基本功和综合能力训练;其两翼是“同轨同步”,即与中学语文教学同轨、与自读课文教学同步;其教学理念尊从“大语文教育观”。
“四台阶速读法”的具体方法是:第一步,心理素质训练:以当堂计时速读竞赛的方式培养正确的速读心态;第二步,生理机能训练:以定向搜索、强记数字、闭目想象、注视绿点等训练,锻炼注意力的集中、转移与分配;以打坐、听音乐、看图景等方法激发右脑活力;以瞬间一瞥回忆和关键词回忆训练锻炼快速记忆;此外以组图训练的方式提高视觉机能;第三步,技能技巧训练:单项训练抓点,分别为默读、扩视距、减回视、掌握理解技巧、学会跳读预读扫读和直读及固定程序阅读;综合训练为计时速读与广泛扫描相结合,以学期为单位,循序渐进;第四步,综合智能训练:眼睛沿书页中心线做垂直运动,通过做一目三、五、七、十行的框读训练达到双目识页的水平,从而实现面式阅读。
(3)潘意敏“快速读书法”简介。
与晏老师同处南方的潘意敏老师于1988年出版了《速读方法与技巧》一书,90年9月潘老师以之为教材在高中进行了第一轮为期10个月的速读教学实验,成果令人惊异。
潘老师认为[11]速读是一种积极活跃、有创造性的理解和记忆过程,强调从具体阅读目的出发,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灵活调节读速。
潘老师从信息论、控制论、语言学、阅读心理等方面论述了速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指出速读的起点是眼脑直映的默读,提高读速的实质是提高眼睛在每次停留中接收到的信息量和减少眼停的次数,以此扩大视距,克服逐字阅读的习惯;他主张以预读确立下一步阅读的重点,通过抓住一句话中的重要实词来猜读全句意;发展变速读,用不同的方法去读不同的材料;他尤其推崇计时速读,认为此法能激发阅读潜能;同时指出速读训练要课内外相结合,要坚持每日速读练习以外的广泛阅读,应大量浏览报刊杂志。此外,潘列举了多种速读技巧,有组读、察读、浏览、略读、寻读、总体阅读、跳读、飞读、点读等,强调训练前应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进步形式,为训练打下必要的心理基础。
潘老师的基本训练方法由专门的视觉机能训练和速读训练两部分组成,其中视觉机能训练的具体方法有:1秒钟分辨训练、眼动训练、扩视野训练;速读训练方法有:意群法、字群法、计时法、直读法及退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