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知识扩展 “魅力语文”解读

“魅力语文”解读

知识扩展   2025-01-19

背景资料:2013年4月2日,济源市“魅力语文工作室”正式成立,16位满怀炽诚的语文人相约语文,踏上“魅力语文”之旅,志在构建高中魅力语文,促进区域专业成长。

就语文学科而言,魅力语文与魅力教师相成相生。教师修养人格,精研教学,厚积薄发,与时俱进,成就课堂的精彩与个性,持之以恒,成就学科的魅力;而智慧与学术交迸,人文与语文齐生,学生亲近课堂,亲近语文,自然亲敬教师,于是形成教师的魅力,并与学科魅力相生相发,从而形成语文的学习场,给学生学业与人格以双重的启迪。值此春日,相约语文,共读共研共实践,或许语文魅力可期,语文之美无限。

魅力语文首先是“全息”语文,生活的全部皆可与语文相关。身边冷暖、时事波澜,至于民生疾苦、政治风云、经济纵横、体艺焦点、自然之秘,无不是鲜活的语文资源,进入语文视野,辅以语文解读,激活语文思维,引爆语文能量,对深化思想,厚重积淀,润泽语言,提升素养,善莫大焉。引导学生走出狭窄的精神洞穴,触摸人文世界的天光云影,语文要有贴近生活的温度,要有点化生活的深度,尤其要有以生活反哺语文的敏锐度,要善于捕捉人生万象,从语文角度进行整合,氤氲成语文课独特的风景。比如习近平勾勒的“中国梦”,折射出的国家地位,民族心态,行动导向;比如彭丽媛“第一夫人外交”的优雅自信,从着装到礼单掀起的“中国风尚”,都可以成为德育或写作的很好素材。相关评论文章何其多,教师要有一双慧眼,精选契合时代精神与语文特质的精品评论,与语文课堂巧妙接轨。

魅力语文是本色语文。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课的核心是语言,品味文字的意蕴,咀嚼文字的声律,领悟结构与主旨的佳妙,进而能进行迁移写作,是语文的本义。比如《静夜思》的教学,因其浅近,可以只强调熟读成诵,语文要有书声琅琅,不读不是语文;可以品思乡诗中“月光”这个意象的选择,可以品“疑是地上霜”这种怅惘难言的意绪,语文有许多虽然一望而知却又难以言说的妙处,不品不是语文;可以评“明月”与“故乡”情结的关联,可以赏析乡愁表达的系列意象,可以引入品鉴李白及其诗歌的评论,语文课教材只是一个例子,由一个而知一类,不归纳不是语文;可以引导学生试着写一首小诗,以手写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师其法不是语文。要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语言学习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为目的。

魅力语文是深度语文。作为母语教学,单单感知文本内容“写了什么”“懂不懂”是最低层级,“怎么写、为什么”才是着力的重点,教学时一定要三问师生:“美在哪里”“好在哪里”“深在哪里”。比如《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从第四段开始着笔,那么前三段有何作用?六朝江南采莲的旖旎自由与眼前荷塘月色又有何关系?不同版本的教材对这个部分或删或减或留,怎么处理更得当?再看余光中、孙绍振、钱理群等名家对此文及其写作意图褒贬不一的评论,再比较凤凰传奇对《荷塘月色》的另类演绎,课堂的研读必定可以有很多切入点。但多视角解读并不意味着泛解读,经典流传至今,必有一个核心价值观和本质特点在,“知人论世”是破解文本密码的关键,文本的文脉、语言等也都有助于回归文本真意而不至悖离。

魅力语文是细读语文。语文学习要习得的是经典作品传达的“言语智慧”, 如何“经世致用”,如何“表情达意”,要“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涵泳是细读,字的锤炼,句式的选用,音韵的组合,都可以读而品之;分析是细读,行文章法,段落设置,个中奥妙亦可以深加体会;品味是细读,或赏鉴或评论或写作,各抒己见,各见其妙。细读要有独见,见人所未见,或达人所未达。如《沁园春·长沙》,结构、意象、精神,分析的多了,但是开篇一个“独”,透露出极其丰富的信息,可以涵盖全篇,一般教学却都是轻轻滑过。若在此细读,而能辐射到全诗,应该又是一番境界。

魅力语文是诗意语文。当然语文不只是诗意,这里只想表达一个观点:修炼我们的教学语言,它们是非常可贵、全方位渗透的一种语文示范。如果教学语言有哲理的深刻,有诗歌的情致,有音乐的韵律,有时代的光彩……课堂内外那些稚嫩的心灵都会向语文、向真善美打开!

点击显示
【“魅力语文”解读】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73382/
知识扩展推荐
热门知识扩展推荐
  • 语文知识
  • 练习题
  • 教案教学
  • 阅读答案
  • 电子教材
  • 课文
  • 课件下载
  • 试卷下载
  • 知识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