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指导学生探究阅读,使学生认识特定历史时期人性扭曲的状况,感受作者的勇气与度量,感悟人格、人性与道德,学会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学习借鉴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本文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借鉴。
【教学过程】
一、布置学生周日访问调查
1、访问身边2~3名70岁左右的文革中的“走资派”,了解文革动乱中的人际关系情况,并做好访谈录。
2、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整理并积累关于巴金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材料。
二、课堂操作
1、小组快速检查交流访问和积累的情况:(3分钟)
⑴文革动乱时人们的心态及人际关系;
⑵巴金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材料。
2、教师导入学生自主探究:(7分钟)
同学们,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在特定的环境中就有特定的思维方式、处世方法。《小狗包弟》写的就是巴金在十年动乱那样一个特殊社会环境中的典型事件。通过访问,你们对本文的时代背景已经有所了解,那么请你们带着访问后的感受去自主探索。请快速阅读(训练速读能力),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把下列问题在文中找出来:
⑴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将语段或语句划出并认真体味);
⑵找出作者过渡的语句并体会其妙处(圈点勾画,简要点评);
⑶找出描写的小狗(尤其是包弟)讨人喜爱(令人感动)的地方和令人悲伤的地方,并仔细体味;
⑷找出写作者对包弟的感情变化的地方并体会其心理变化过程;
⑸找出作者悲伤自责的语句并认真思考。
(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并记录掌握。)
3、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
同学们,刚才你们都读了巴金反映文革动乱时人们心态的《小狗包弟》,大家的感受和发现肯定是各不相同的,各有认识深刻的地方和发现的问题。现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首先探究你们自己发现的问题,然后探究老师提供的问题:
⑴
你对特定环境里的“狗性”和人性是怎样认识的?(主要结合第一段讨论)
⑵
从包弟的讨人喜爱到它被送上解剖桌,你是怎样认识的?(要做客观的、全面的、设身处地的分析)
⑶
巴金送走包弟先感到“轻松”,随后又感到“沉重”,这个心理变化说明了什么?
⑷你对巴金所受的“熬煎”是怎样的认识的?
4、思考领悟:本文写作的基调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如此确定?
5、品味鉴赏:本文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
6、班级交流:(20分钟)
⑴整体把握能力、提炼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
①找1~2名学生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及本文主题思想,教师指导其怎样抓关键问题、怎样口头语言表述。
②教师点拨指导阅读表达技巧。
⑵现在请同学们交流合作探究的结果,每组一名代表,选一个认为本组探究得最有深度的问题交流。其它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的表述有哪些值得借鉴,哪些值得商榷,然后发表不同意见。要求语言尽量简洁,逻辑尽量严密。前面小组代表谈过的讨论过的问题,后面小组代表不再重复,实在有问题放在课后。(举手抢答确定小组代表发言顺序或按题序由各小组举手抢答)
各组代表交流;学生插话后,教师对学生的见解以讨论插话的形式给以点拨明确,重点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教师点拨要点如下:
①关于特定环境的“狗性”和“人性”问题:
A、狗在普通动物中最讲情义,这种动物的本性是忠诚于主人,护“主”,俗语有“忠实走狗”;它不见利忘义,也不明哲保身。它的反面典型是什么?(狼)“白眼狼”,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和狼》即可为证。
B、人,高级动物,在特定的环境中,过分自我保护的本能甚至说自私的本性就表现出来了,特别是文革中到处是非颠倒,人情殆尽,世态炎凉。(当然也有不畏强暴、舍己为人、情义为重的)写文革,狗与人两相对照,以狗衬人,明写狗之重情守义,暗写人性之弱点,人性之缺失,实质写文革之罪恶!
②关于写包弟的讨人喜欢与被送上解剖桌的问题:
包弟讨人喜爱,人和动物本该和睦相处下去,是谁打破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局面?(动乱的社会现实)是谁造成了这样的动乱?巴金及其家人亲戚想保敢保吗?敢保能保得住吗?他没保且送出去了,说明什么?(人性弱点)该不该送?(策略)狗都活不下去说明什么问题?(衬托社会现实的黑暗)
③关于巴金的“轻松”与“沉重”:
轻松:在那个社会环境把“麻烦”送出去,“轻松”是正常人的感觉。
沉重:良心的自我发现,对自己“出卖”“背叛”包弟、对自己懦弱的羞耻感。
这个心理变化表现了作者的心灵历程,首先说明作者勇于解剖自己,然后说明所处的时代缺少温情,缺少人性,充斥着残暴、淫威。自己甩掉了包弟的轻松与良心的沉重这一对矛盾,表现了对社会的担忧。作者在解剖自己,更是在解剖社会。
④
关于巴金为什么受“熬煎”:
失去的永远失去了,而对黑暗,作者不能奋笔揭露痛击,自己还要承受无辜的良心谴责,社会缺少人性,自己人格受辱,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不感到是受熬煎呢?因为作者所受的是漫长的精神伤害。
⑤思考与领悟:本文的写作基调:
作者在文革中作为主人失去了包弟,作为丈夫失去了妻子,作为本应备受全社会尊重的作家受到了迫害。作者要控诉那个时代,怎样控拆?
作者没有选择痛斥、揭露、声讨、批判、鞭挞等等,而是选择了写对一条小狗的歉疚,对自己迫不得已的行为的忏悔。这一基调的确立,这种自我解剖比其他方式更有震憾心灵的力量,是自我反省,呼唤良知,呼唤人性的最深刻的范例。
⑥感受与鉴赏:
A、思想价值:
a、呼唤民主,反对专制;
b、呼唤人性,鞭挞邪恶;
c、呼唤文明,
揭露愚昧。
B、艺术手法:
a、角度独特──用自责忏悔解剖自己,去揭露鞭挞文革。
b、写法新颖──用写小狗的命运反衬人的命运,用狗性反衬人性,以小事件反衬大社会。
c、结构自然──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d、语言质朴──娓娓道来,不事雕饰。
e、感情真挚──以人格动人,以真情动人。
7、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文的收获,4分钟)
⑴认识了一个畸形时代,人性被扭曲、精神受伤害的情况。
⑵明白了作者呼唤人性、讴歌人性的时代意义。
8、感受了作者勇于自我解剖、自我反省的勇气与度量。
9、借鉴了本文语言艺术与构思技巧。
10、借鉴与创新:(课后作业)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憾。你们访问过祖辈过去的事情,你们也目睹过今天发生的事情,你肯定或感动过、或气愤过、或思考过,那么从中你发现过什么深刻的东西?借鉴本文,把你的感受,你的发现在课后写出来吧。
创新思维训练要求:一个小组合作若选择同一材料同一话题时必须做到:都要变换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力求新的发现,选择最佳角度表现;尽量不用同一种文体去表达;各小组材料、话题尽量避免重复,力求开辟新领域。
(注:安排组内、组间交流,选出优秀作品班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