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一、语文课改的启动:全面修订语文教学大纲
新世纪初期,我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其实,早在20世纪末,教育部有关部门已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进行了几年的酝酿:
1996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6所大学和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1993年开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调研。
1997年9月之后,基教司组织专家,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和国内基础教育课改进行比较研究和经验总结;开始规划和设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到1998年底,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推广新课程的政策策略。
1999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由师范大学、省教研室、教科员的课程、教育、心理方面的专家以及中学的校长代表40多人组成。
到这年的12月,基础教育司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设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这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项目确定的具体任务包括: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制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后改名为课程方案),制定基础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建立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管理体系,建立教材开发与管理系统,调整现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等。教育部提出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先立后破”、“先试验后推广”,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一改革。
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实验和推广,既然需要一个过程,而现行的教学大纲大致已使用了十年左右,拿语文学科来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是1992年1月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高中部分)》(修订本)是1995年6月制订的,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经过97年以后的几年语文大讨论,大纲反映的语文教学的观念和内容、方法和策略中一些问题和矛盾更形突出,亟待更新和调整。
因此,与课程改革的启动几乎同时,1999年下半年,教育部基教司先行组织力量,开展对现行各科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的工作,其中也包括对三个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2000年3月,三个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相继公布,用来指导和规范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以及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修订。这期间,由于国家决定将全国统一高考的时间从每年的7月提前到6月举行,高三年级的教学时间因而减少了一个月,教学内容和要求也要有相应的调整,基教司高中处立即组织对修订版高中大纲再作一次修订,于2002年4月正式公布实施。
现行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虽然只是过渡性的措施,但由于它开始于语文教学大讨论之后,又是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几乎同步进行,因此,综观新修订的各个大纲,既总结了新时期以来语文教学的经验教训,也吸纳了语文教学大讨论中得到的有关共识,在教育思想、课程理念、课程性质和定位等重要问题上,渗透了课程改革的精神,为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作了精神上和实践上的准备。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要的进展:
第一,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功能和特点的表述,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
1992年小学语文大纲对语文学科的表述是“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初中和高中语文大纲则说:“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同时也认定“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2000年三个大纲修订版都改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了语文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的功能,与过去大纲相比,突出了语文学科的文化属性。从80年代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到突出语文学科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文化属性,这是语文界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为后来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重要论断,作了铺垫。
第二,强化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对全面培养人才素质的要求。
原大纲由于比较关注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在培养目标方面的表述相对更侧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关注到“提高民族素质”,“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提示”,分为并列的“语言文字训练方面”与“思想教育方面”两个部分,显然有突出思想教育方面的意图。这些提法无疑有其合理性。修订大纲注意与时俱进,对语文学科的定位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与原大纲突出思想性不同,修订大纲特别强调了语文学科在提高学生现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独特功能,教学目的的表述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要求,都立足于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即力图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这样的表述,更加全面,更加符合教育自身的目标,也更具有新时代的特点。
第三,在语文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总体上降低了难度,力求加强整合,简化头绪。
与原大纲相比,修订的小学大纲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突出重点”,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知识教学要求方面都降低了难度;原初中大纲能力训练分别列出阅读训练18点、写作训练15点、听话训练7点、说话训练8点,共48个能力点;基础知识分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如汉语知识就要包括语音、标点符号、汉字、词、短语、句子、修辞等内容,教学内容和要求基本上是一种线性化的排列;修订大纲则提出“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语法修辞和文学常识强调用法和限于课文涉及的内容,明确规定“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同时, 把“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加强写作实践和口语交际等,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总之,不再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突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第四,注意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修订大纲继承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如要求“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提倡多读多写,读整本书,重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语言品味,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朗读、诵读,背诵优秀诗文,整体感知;也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观念,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改为多认字、少写字,从小学习书法,教材课文内容要儿童化,贴近儿童生活经验,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等。
长期以来,我国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固定套路的形式训练,学生作文沿套路、仿范文甚至改头换面地偷抄“优秀作文”的现象比较严重,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几乎成为一句空话。有人甚至说,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说真话进来,说假话出去”。修订初中大纲在写作教学方面,要求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写作能力”,即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是沿袭了过去的要求,而要求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则是针对我国作文教学的弊端而提出的纠偏措施。
在原大纲指导下的说话教学,远离交际现场语境,学生是学习语文课堂语境中的听与说,这是以书面语为主的说话教学取向。据调查,80~90%的青年学生对上台讲话感到困扰和恐惧。虽然有口述作文的要求,但它与口语交际非同一事,主要还是学习书面语。修订大纲将“听说”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是提法的改变,首先是认识的变化,是教学取向的重大转移。因为已经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见小语大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部分)
新修订的大纲也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和准绳。一经颁布,各种现行语文教材也在2000年前后根据要求重新进行了相应修订,并经过教育部组织的审查,审查通过的教材允许在全国各地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