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本课是六年级(下)第四主题单元“探索与发现”中的第三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演讲稿,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教参后,形成以下一些粗浅的课前思考:
一、教学的切入口,可让学生抓住第六自然段展开教学。
1、抓住关联词 “不仅……而且……”读懂这句话的含义。
2、“不仅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在第一个事例中是乐师共同把乐曲演奏好,各人利用自己的乐器为乐曲的完美呈现尽自己的力。同样的结论在第二个事例中也照样适用。全部安全的逃离房子是他们的“统一目标”;按照安排的位置顺势而出便是“分内之事”。因此一定要讲透第一个事例,让学生思考:“团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协作精神”分别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与“和谐”) 为学生理解作者所举第二个事例的巧妙打好基础。
3、 “要心中想着别人,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在第二个事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五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这句不只引起下文还富含着另一层内涵: “还”字“也”字清晰地告诉我们第二个事例的功效是双重的。它既是对第一个事例所得结论的有效补充,同时也能自然地生发出第二个事例的结论。并非仅仅是对第四、五自然段的回顾和总结——“不仅”部分是对第一事例的回照,“而且”部分是对第二事例的回照,而是对第二事例两层内涵的完全概括。
第二个实验说的是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实验,来证明他们是否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是否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我设想在课堂上同样也做这个实验。因为我觉得我们教师的目的应该都是一样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那么,又为何不使我们的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
二、在学习课文中的例子后,可让学生们谈谈同学之间合作的事例。
三、课后拓展,可先由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合作的故事、名言,然后回顾《陶校长的演讲》一文,引入课后第四题,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合作的作用,互助互练,营造氛围,学生展示。演讲结束后,可让学生在欣赏名言中结束本课。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2
2、与他人合作制定本单元复习计划。
五、补充资料:
1、伟人之间的合作: 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
《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作是“该死的生意经”。并且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永远摆脱这些事,去干他喜爱的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资本论》早日写成并得以出版。
于是,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张张一英镑、二英镑、五英镑或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这些钱加起来,大大超过恩格斯的家庭开支。
从马克思来说,也正是为了对刚刚兴起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这种帮助。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金钱或是学问,都是不分彼此的。
虽然他们分开了20年,但他们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并没有终止。他们每天要通信,谈论政治和科学问题。在一段时间,马克思把阅读恩格斯的来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着信自言自语,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谈似的。
“嗯,不对,反正情况不是这样……”
“在这一点上你对了!”
马克思说着说着竟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样地相互尊重,在他们看来,任何人对他们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评都不及他们彼此交换意见那样意义重大。于是,一有机会,恩格斯便摆脱商务,跑回伦敦。他俩天天见面,不是在这个家里,就是在那个家里。讨论问题时,他们在屋子里,各自沿着一条对角走来走去,一连谈上几个钟头。
有时两人一前一后,半晌不吭一声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见为止。于是,两人就放声大笑起来。
1867年8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凌晨两点,马克思向他的战友报告说,《资本论》第一卷所有印张(一共49个印张)的校对工作,都已结束。他兴奋极了,写信对恩格斯说:
“这一卷能够完成,只是得力于你!没有你为我而作的牺牲,这样三大卷的大部头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拥抱你,感激之至!”
《资本论》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整个国际工人运动中,具有伟大意义的大事,也是两位巨人友谊的结晶。
这种理解的友谊是那样深厚,甚至一直延续到马克思逝世之后。
马克思在病重期间,曾告诉女儿爱琳娜说,希望恩格斯能为他尚未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点什么”来。当然,即使马克思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恩格斯也会去做的。
从1883马克思逝世时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补充了许多材料,重新撰写了一些篇章,使《资本论》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问世。
2、动物世界中的合作
文章中关于合作的两点也是我们所应该要具有的。同样动物世界中也有一个骆驼刺和蚂蚁的故事。在沙漠地区,长着一种叫骆驼刺的树,它的身上长满刺,因此没有什么动物敢吃它,而骆驼却最喜欢吃了。一天,一群蚂蚁来到这里,它们在骆驼刺身上找到了它们吃的食物。所以,蚂蚁便在它身上栖息了。过了几天,骆驼也来寻食吃,骆驼刚咬了一口,蚂蚁们便发觉了,它们不约而同的爬到了骆驼身上,把它狠狠的咬了几口,骆驼被吓的再也不敢来了。骆驼刺边上什么杂草也没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噢,原来只要杂草一冒出来,就被蚂蚁们咬断了。从此以后,它们还是相互合作,共同繁衍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