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程中,尝试师生共同执教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
3、情感价值观:
通过观看图片及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英雄儿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
一课时半至两课时(5班两课时,6班一课时半)。
【课前准备】
老师和承担教学任务的三个学生(两个班级共六个学生)在课前共同备课,确定重点,拟订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及有关黄河的图片资料。
(用时不惜偏长,意图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力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播放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学生全体齐读。
(要求做到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纠正指导。朗读的目的是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思想感情的基调,也可以烘托学习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就是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加强感情的熏陶。)
三、内容研讨
(由教师和三个学生共同执教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一执教:
1、介绍作者及有关创作背景。
(意在培养学生课外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2、掌握重点词语:
⑴ 听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指名各组代表上黑板板演;
⑵ 另派代表纠正错误,并讲解易错字词的构造特点;
⑶ 以游戏竞猜的形式掌握文中的其他重要词语。
(这一项活动,安排了四个组共8位学生代表上黑板板演和订正。教师在这一环节中适时帮助强调指出字词的特点。游戏竞猜的方式完全是学生的创意,全班同学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学生二执教(老师穿插适时点拨):
1、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同学们认为哪个词是关键?
(“颂”)
2、齐声朗读课文:
(烘托气氛,调动情绪,也让学生作进一步的内容感知)
读后讨论:
⑴ 歌词部分很显然是首尾呼应的,但它们“颂”的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不同。前面的重点落在颂“黄河”上,后面的重点落在颂“中华儿女”上)
⑵ 课文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颂“中华儿女”,但它并不是一开始就立即歌颂的。它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的准备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即“望”字)
⑶ “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⑶ 小结课文(主要由老师完成,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这一部分是本课内容理解上的重点。教师在各个小环节按内容层次适时穿插片段朗读,协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四、学生三执教
1、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2、分组朗读课文,加强对思想情感的感悟。
3、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个别诵读。
(读,是学习本课的主要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对课文思想情感的感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老师布置课外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试学唱《黄河颂》部分。
【教后记】
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让三个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分别承担字词、朗读、内容理解三个部分的教学任务,老师穿插点拨、纠正指导,尝试一种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学形式。
2、师生四人集体备课,课堂实际反映出课前对主讲学生的指导还应更细致些,教案设计可由四人各写一小部分。
3、学生找音乐、图片资料,调动了积极性,也加强了知识积累,也让学生懂得了学科间的知识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