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文化血统论泛滥》语文阅读答案
警惕文化血统论泛滥
①“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西晋左思《咏史》诗中所抨击的社会现象,在我国封建时代长期延绵不绝。到了“文革”期间,更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类充满对他人蔑视和自我炫耀的政治血统论话语,在“十年浩劫”中一度广泛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恶果。好在这类说法、做法,随着“文革”的终结,已经烟消云散。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当下中国,文化血统论却逐渐流行并大有蔓延之势。
②血统原指同一祖先的血缘系统,本无优劣高下之分。那种认为血统有优劣之分且决定人们的贤愚贵贱的观点,就是血统论。而文化血统论是指:读书求学的经历包括学校的名气地位,决定人们能力的高下和德性的贵贱,而且不易改变。
③文化血统论首先表现在教育部门引进人才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高校新增师资逐渐由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担任,这本属正常现象。但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最近三五年来,一些高校进人的条件越来越苛刻。而这苛刻并非单纯是学术成就、学术潜力,而是拘泥于求职者的“出身”,即求职者是在哪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出身门第”如何。有的高校一看求职者不是名牌大学博士毕业,根本不管其业绩潜力如何,一概谢绝入门。而如果求职者毕业于名牌大学,则□□其业绩不良,潜力不佳,□照收不误。更有甚者,有的高校招聘引进人才竟要查“本科血统”。“文革”政治血统论流行的时候,用人往往要“查三代”,甚至“查到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与之相比,现在高校录用教师的做法,有何本质差异?
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可悲的是,上述文化血统论意识笼罩下的高校人才选拔,连“文革”期间政治血统论影响之下的考察录用人才的“境界”都不如。毕竟,那时对于“出身”不好的人,还讲“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现在的文化血统论,连这种幌子都不要了,变成赤裸裸的唯名是从,真是可悲亦复可叹!
⑤与高校招录人才的怪象相映成趣的,是公务员招考。最近几年,公务员招考的门槛越来越高,不少机关招人的条件是“研究生及以上”,有的甚至直截了当地要求“博士研究生”。而这些博士要做的并非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工作,而是一般的接电话、贴信封、买花圈、干会务、跑联络之类的事务。现今不少党政机关炫耀自己人才荟萃,其经典表述就是其单位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多少人,而且这些博士的本科硕士阶段都是在名牌大学。
⑥文化血统论对社会具有严重的危害,它首先表现为对人才奋斗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抑制乃至消解。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初期政府提倡并受到全社会自觉认同的自学成才论、自我设计论,都是强调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文化血统论的出现,本质上是对人才奋斗精神的严重抑制和人才创造能力的无端限制,是新的宿命论,是一种社会倒退。
⑦文化血统论的出现,也堵塞了阶层流动的渠道和角色转换的空间,甚至可能导致阶层固化,使社会缺少活力。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是可以流动的,其途径主要是通过个人自身的努力和成就向上提升,或者因自身存在的问题反向流动。文化血统论并不重视后天的努力及其成果,而是单纯看重过往的“出身门第”,并以此决定人才取舍或价值评判,从而导致不思进取,为宿命论提供市场。长此以往,人们可能不会 ,而是 。
⑧文化血统论的出现,还可能导致人们不良情绪和不善行为的出现。既然后来的努力并不重要,人们就会安于现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更多的可能是不满现实,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社会上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将其当作发泄的机会和渠道。近年某些群体性事件的出现、“网络义和团”的喧嚣,不能说与文化血统论的出现没有任何关系。
⑨解决文化血统论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进行全方位的改变,要尽力尽快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于国民观念平民化的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树立勤奋改变命运、付出终有回报的风气和信念。
7.文章开头从“政治血统论”谈起,其作用是 。(2分)
8.选出第③段空格处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2分)·····( )
A.尽管 也 B.无论 都
C.即使 也 D.虽然 却
9.第③⑤两段举例揭示了文化血统论的“怪象”。第③段议论“教育部门引进人才”,侧重于从 的角度举例;第⑤段议论“公务员招考”,侧重于从 的角度举例。(3分)
10.根据文意,在第⑦段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语句:
人们可能不会 (1) ,而是 (2) 。(3分)
11.选出下列对文章层次划分恰当的一项。(3分)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2.本文和左思《咏史》在主旨上有哪些异同?试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7.引出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文化血统论”流行的问题(引出下文)(1分)。揭示了“文化血统论”与“政治血统论”在本质上一样,都是应该受到抵制和批判的(1分)。
8.C(2分)
9.片面追求“出身门第”(学校的名气地位);对高学历人才使用不当(3分;答对1空给2分,答对2空给3分)
10.(1)把社会地位的上升寄托于自身的切实努力之上(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2)寄望于“拼爹”理想的实现(寄望于家族的财富、地位)(3分;答对1空给2分,答对2空给3分)
11. D(3分)
12. 《咏史》讽喻了当时选拔人才只讲究门第出身的不合理现象;本文批判了当今选拔人才过于讲究学历和学校名气地位的弊端。(2分)二者相同处在于:只讲门第出身和过于讲究学历及学校的名气地位都忽视了人才本身的才能;不同处在于:前者属于“政治血统论”,后者属于“文化血统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