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猫》教学指要_语文论文
《我们家的猫》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状物散文。它以观察精细独道、内容充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为四年级学生提供了绝好的读写范例。教学中我们应从课文本身的特点出发,学习本文具体记叙和真实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方法,在品味语言的运用上多下功夫,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教材简析从总体布局看,作者着眼于猫的性格刻划,先写了大猫的“古怪”之状,后写了小猫的“淘气”之态。如写大猫的性格,作者在开门见山、提纲挈领地点出总的印象(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后,扣装古怪”着墨,用了三个自然段,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分述。一是捉摸不定的行止:要么“成天睡大觉”,显得老实而憨痴,要么“走出一天一夜不回家”,又似乎十分贪玩;而一旦“听到老鼠一点响动”又能“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俨然是高度警觉、忠于职守的哨兵卫士。正是这样老实而又贪玩,贪玩却又尽职的矛盾表现给人以“古怪”之感。二是忽喜忽忧,大起大落的情绪: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撩人不止;不高兴时一声不吭,谁也不睬。这不又是“古怪”之处吗?三是似小实大的胆量:它似乎‘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而在敌对面前,又是“那样勇猛无畏”。总之,作者写猫的“古怪”,是通过“老实”与“贪玩”,“贪玩”与“尽职”、“温柔可亲”与“一声不吭”,“什么都怕”与“那么勇猛”等矛盾性格展现的,而猫的这些矛盾性格又不是同时表现出来的。因此,作者运用“古怪”一词,无非是说猫的性格“变化不定”,“很难捉摸”。作者观察精细,体验独道,准确把握住猫的习性特点,用对比式的描述,全面展示了猫的古怪性格的内涵,给人以饱满流畅、情味浓厚之感。
文章的最后自然段,作者描述“它小时候可逗人哩!才来我们家刚好满月,腿脚还站不稳,已经学会了淘气。这里的“淘气”按字面讲,是“顽皮、惹气”。但从作者对“淘气”的具体描述看,远远不是这个意思,它指的是小猫没完没了地要鸡毛、线团之类的玩艺儿,为此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撞疼了也不哭”,“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可见作者笔下的“淘气”,是机灵、坚强勇敢,是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同义词。这里的“淘气”一词,已经不是在使用它的本义,而是赋予新的含义,倾注爱猫的无限深情了。
二、品味语言《我们家的猫》一课,语言明快洗炼、生动传神而又细腻实在、饶有风趣,令人百读不厌。作者状物言情的许多妙处值得揣摩和效仿的。
首先,作者是用亲切交谈的口吻向读者述说他的观察体会的,这就使作品呈现出轻松愉悦的意趣氛围。评读课文,我们仿佛置身于作者家中,听他津津有味地向“你”介绍猫的脾气禀性,品评种种惹人喜爱的举止情态,而那“古怪”、“淘气”的猫似乎如在眼前,时嗔时喜,活灵活现,于是不知不觉中让“你”受到了作者情绪的感染,为之动心,与之共鸣。
其次,与这样的语境氛围相一致,文章语言呈现出通俗明快的口语化特点。老舍先生选用生动活泼的口语语汇言事述感,描摹物态,使语言上口入耳,亲切有味,富有表现力。比如,说“暖和”不说“温暖”;说“成天”不说“整天”;说“钟头”不说“小时”……如果我们仔细辨味,还会发现这些词语不仅有浓烈的口语色彩,而且用得极为妥贴,几乎不可移易,读起来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别有一番韵味。口语多用短句,也常带语气词,在这位艺术大师笔下,即使是那些貌似平常的语气词,也获得了丰富的表意功效,韵味十足,耐人咀嚼。“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一个“吧”字把作者那种对猫的性格捉摸不透的语气情态维妙维肖地传达出来了,又与“古怪”之说暗相吻合。“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里连用了三个语气词,实实在在地突现了作者对猫的关切爱怜之情:担心、翘望、心疼、着急,种种情态尽在其中。课文第二自然节还写道:“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yǎn),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在这一长句中,连续用了三个“你”字。“你”是人称代词,通常都是称呼对方用的。而这里的“你”并非是确指,而是泛指;是“你”中有“我”,意思是“不管是谁”,包含不仅“我”喜欢猫,任何人见了都会感到可爱。小梅花的“斜字的运用,更使我们感到作者爱猫的真实感情。
最后,作者在对猫的描写中成功地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猫的一举一动在作者笔下都具有人格化的意味,读后倍感幽默风趣。如文中写它“成天睡大觉”,说它“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过问”一词精当微妙,仿佛猫成了家庭的重要一员,它本就应该参与家庭事物、家政大计的,而此时却置责任于不顾,只管自个儿图舒适求安逸去了。细细想来,真叫人耳目一新,忍俊不禁。再如“·决·定要出去玩玩”、“撞疼了也·不·哭”、“抱着花枝·打·秋·千”、“·踩·婴几·朵·肖梅·花”等处用语,简直把猫写活了,而作者爱猫之心、赞赏之情也得到了更加淋漓的表现,颇具特色。这种拟人化的描写切合儿童心理特点,能激发儿童的欣赏趣味和学习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