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发挥电教优势,足进语文教学整体发展

发挥电教优势,足进语文教学整体发展

教学分析   2024-11-26

发挥电教优势 促进语文教学整体发展2005年11月15日 09:11:26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普通教育的整体改革,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整体观念的指导,需要注重整体效益。

电化教学,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它在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教育方面显示了现代媒体最优化的功能。几年来,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采用录音、投影、录像等诸种电教手段,努力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在语文教改的大道上迈出了新的一步。下面谈几点实践体会。

一、运用电教,加深感知,促进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它大体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几个阶段。其中感知教材,即充分感知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形成生动、完整的表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促进理解、深化认识的必要前提,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感知材料越丰富,越明确,获得的概念才会越清晰、越深刻。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再现其它直观手段难以展示的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形象,以提高感知成效,正确认识事物,激起相应的情感。怎样运用电教手段来促使学生感知的正确、丰富呢?

1、化远为近,弥补感知不足

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然。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知识的肤浅,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电教手段,就可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比如,建筑在河北赵县校河上的赵州桥,以它独特无双的设计在世界建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地处芜湖的农村小学生很少有人去过河北,对赵州桥的历史也知之不多。从这一“学情”出发,必须设法变古为今,化远为近,借助电教来加深学生的感受。教学中,我紧紧扣往“创举”这个统领全课的中心词,选编了几组录像片断,让学生在录像上的壮观画面和凝炼的文字解说中形象地看到这座高度科学性和完美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再配上一框“分流泄洪”的投影片,让学生懂得赵州桥的珍贵,不仅在于它的古朴和巨大的跨度,而在于大拱的两肩各背着两个小拱的绝妙布局,也使学生理解了“既能减轻洪水的冲击,又能减轻桥身的自重”的构造特点,体会到这真是一个聪明无比的创举。

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她庄重、刚毅、坚贞。她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是我们祖先智慧与力量的结晶。《长城》这课教学一开始,我就用投影仪出示多框投影片,从俯瞰全貌的远景到城墙顶上的方砖特写,多方位地展现长城那举世无双的雄姿,扩大了学和的观察面,丰富了学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课文打下了基础。

2、化少为多,获取新的信息

传统教学中,利用实物、挂图、模型、实验等手段,无疑有直观作用,但受到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反映的效果不够明显。多样性、丰富性、多功能性的电教教材对文字教材内涵的超越和扩展,不仅突破了时空界限,还能在有限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拓宽了智力背景。

课文《珊瑚》第一、二段文字分别介绍了珊瑚的颜色和形状、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来的石灰质。配合这二段文字选用了一组录像,它让学生饱览了姿态各异、光彩夺目的珊瑚形象,听到了珊瑚各种各类的珊瑚一个个有趣的名字。根据录像输出的信息,教学中安排了两次说话练习,旨在感知理解语言文字,又吸收消化新的知识。

第一次练习是在阅读了课文前两段文字后,用“(怎么样的)珊瑚”的形式说说此时学生脑海中珊瑚的形态。第二次练习放在观看这一组录像后。三个小题的要求由浅入深,知识面由窄到宽。

①珊瑚的色彩( ),有( ),有( ),有( ),有( )。

②珊瑚的形状(),有的象( ),有的象( ),有的象( ),有的象( )。

③珊瑚的种类很多,有的象( ),叫( );有的象(),叫();有的(),叫( )。

第三题虽有一定难度,但由于视听前要求明确,学生观看全神贯注,因此仅看了一遍录像,不少学生就能互相启发、补充:有的象峰,叫峰 珊瑚;有的象蘑菇,叫石质珊瑚;有的象花中之王,叫牡丹珊瑚……

二、运用电教,发展智能,促进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电化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产生,使教育得到了延伸和发展。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具有智力功能负载。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的运用,将形象和语言分别作用于大脑,使大脑两半球同时发挥作用,使之交替兴奋、抑制、相辅相成。这有利于记忆的巩固,观察、思维、想象力的提高,特别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1、视听结合,实现语言思维的同步发展

语言和思维紧密联系,是一个整体。借助电教手段,在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的统一轨道上下功夫,能收到显著成效,常用的做法是:

边看边讲:比如出示一组系列投影片,让学生边看图边讲述列宁自觉接受卫兵洛班诺夫检查通行证的情节。学生从画面上形象地感知了卫兵的“拦”(住列宁),列宁的“拿”(出通行证),一个同志的“嚷”(起来);感知了列宁的“交”(出通行证),与卫兵的“不安”。从而更体会到人物对话时动作、神态、情绪的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表达的连贯性、形象性。

看(听)后讲:《跟秋姑娘旅游》是一堂低年级语言综合训练课。课中假设“秋姑娘”带领学生来到了丰收的果园。“秋姑娘”要求学生听记欣赏一篇一百多字的短文──《秋天的果园):秋天,果子熟了。阳光下,那熟透了的柿子象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红彤彤的枣象一颗颗玛瑙似的逗人喜受。满树的苹果象一张张孩子的笑脸。葡萄架下,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绿的、紫的……闪着迷人的光彩。多么美好啊,秋天的果园!一陈凉风吹来,树枝摇晃,{儿点头,散发出甜甜的香味。

教学中,视听结合,形声同步,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积极进行。在出示的( )的( )象( )的句式扶助下,减少学生识记的难度,加快了识记的速度,变机械的纯内容识记为有思想,有情感和内心感受的丰富的情绪记忆,促进了儿童智力的发展。

2、发展认识,教会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

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当及时引导学生联系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去正确认识事物,反映事物,不断提高认识水平。这是语文教学整体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教学中,电教煤体常常与其它教学媒体(如教师的语言、板书、图画、课本等)配合使用,能使学生的认识实现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三年级课文《捞铁牛》说的是宋朝的一位名叫怀丙的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出八只大铁牛的事。怀丙和尚说:“铁牛是被水冲走了,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做实验固然可以说明问题,但能否另辟蹊径呢?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选择一框比较复杂的抽动复合投影片,既展示了当时捞“牛”的困难

点击显示
【发挥电教优势,足进语文教学整体发展】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81642/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