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教案2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教案2

教案设计   2024-12-30

一、专题简介 本专题人文素质教育设计的关注点是: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个性,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 面对大自然,有的人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有的人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有的人反思生态的恶化。“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沉思自然”是本专题的三元素,也是本专题选材的依据。本专题将所选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谛听天籁”,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第二部分“感悟自然”,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第三部分“湖山沉思”,主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专题教学目标和重点 1、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三、专题教学设想

(一)教学思路

1、基于人文内涵和选材语文学习工具性方面的适用特征,确定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 式为文本研习。在研习文本的表达与交流中穿插组织一些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活动,在活动中领悟自然之美,并表述这些感受,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本专题中安插修辞类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并训练描写、抒情类的表达能力。

3、组织教学时,应该在单篇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有每一小块以及整个专题的整体意 识,避免对每个单篇逐一分析的教学模式。 (二)文本研习指导

1、第一部分学习材料侧重于对自然的感性层面的欣赏。学习时,应在文本解读中突 出文章本身的审美蕴味的把握,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二者应该有机地结合在文本研习的整个过程。

教学可采取“总——分——总”的教学步骤实施教学:先提出疑问,建立两篇文章相互比较的“块”的意识。问题可以是:两篇文章有不同的描写对象,语言风格也有较大差异。差异在哪里?【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进入每篇文章的解读;最后,再回到这个遗留的问题上来,完成这一部分文本研习的整合。【让学生合作探究】【注意】文本研习应该在充分的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进行。 2、第二部分选材侧重于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选取的两篇文章异曲同工,和第 一部分互补性的选材方式有所不同,因而,在教学时,应该相应调整教学策略。两篇文章解读的着眼点应放在: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发了怎样的联想?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的重要作用。

对于这篇充分体现了感性和理性双重美感的课文,解读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怎样的景?是何种情?这种情境引发了怎样的思考? 3、第三部分选取了两篇译文,具有相似性,也有区别。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美国 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两位作家相隔的年代不远,都有一段在荒野居住的经历并依据这些独特的经历下了本专题的两篇选文。不同点在于,梭罗的《寂寞》更多是从感性的生存方式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足的生存境界,而《像山那样思考》则带有明显的生态忧患意识,带有很多理性的思考,感性是形式,而理性则是内容。文本研读的展开可以从以上描述的异同中寻找切入口,也可以分别研读,最后加以比较。【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比较赏析】

在以上研读的基础上,可以对文章最后两段的抒情文字设计有感情的朗读活动。由于选文都是情文并茂的散文佳作,朗读在本专题的学习中应该占有重要地位。《寂寞》的写作特征更多体现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灵特征。朗读活动可以让学生简省地贴近整篇文章所传达的情绪,并将身心涵泳其中。

在研读《寂寞》的感性铺垫以后,再阅读《像山那样思考》,就容易导向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4、在以上三各部分研习的基础上,可以对整个专题的文本研读就“像山那样思考” 这个话题做些总结。这时,可以把“像山那样思考”做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准则。可以结合生态保护的现状,将这个话题适当游离到文本之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避免学生忽略和贬低人同自然界的审美联系,告诉他们,人和自然有丰富的关联方式,人们应该享受自然,融入自然,保护自然 (三)表达与交流指导

本专题安排的表达与交流活动主要有文本研习中对于文本理解的表述,因为 专题学习有明显的感性色彩,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述给予积极评价。在学生表述时,教师应该注意往两个方面引导:鼓励学生审美活动中激活想像力,鼓励学生对文本含义深刻的句子作出自己的理解。

写作练习可以参照“写作实践”提供的情境和指导,设置合适的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完成写作练习。

如有条件,可以在课下组织“走进大自然”的主题活动,活动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在课余时间走访村落或社区的老人,了解家乡自然风物的变迁,倾听他们的感触;也可以组织郊游和野营活动,体验和歌颂自然之美。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拍摄一些图片或制作一些DV作品,配上文字或解说词。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你和自然之间的故事,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 (四)课时安排

专题学习的总课时数为10课时,三个部分的文本研习可安排7课时,表达 与交流的专项训练可安排3课时。

第一模块 谛听天籁

学习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 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体会郁达夫的散文风格。 3、学习散文构文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学习方法: 诵读法;自主探究、比较赏析法 课前自主学习: (一)浏览课文:正音、查找资料,了解背景 (二)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 1、研读《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文章有不同的描写对象,语言风格也有较大差异。差异在哪里? 2、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3、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4、郁达夫是怎样来表现它的明朗的情调的?写了几幅画面?你最欣赏那幅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重点学习探究《江南的冬景》】

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词中诗人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 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国的冬天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郁达夫笔下的“南国的冬景”吧。【投影标题】《江南的冬景》 二、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 1、正音【投影显示】

煊羊肉(xuān)蛰居(zhé) 乌桕(jiù)赭色(zhě)

槎桠(chá yā)给予(jǐ yǔ)剥花生米(bāo)剥削(bō)

拿出纱衫来着(zhuó)用不着(zháo) 夹衣(jiá)夹克(jiā)

泊船(bó) 湖泊(pō) 月晕(yùn)晕头转向(yūn)

搁笔(gē)搁不住(gé) 2、讨论预习思考题: (1)对江南有明确的区域界定。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区的闽粤地区。 (2)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3)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 屋外曝背谈天图 午后冬郊图 农村冬雨图 江南雪景图 旱冬闲步图 三、合作探究、品味赏析 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其他同学听一下有没有读出意境?这几幅图都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呢?【学生诵读,合作探究,谈谈自己最喜欢的那幅画,学生自由发言】 (一)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1、屋外曝背谈天

太阳照,小鸟叫,哪像冬天?如此晴暖温和的天气倒像是在春天,更有屋外空地里的那老翁小孩,也许是祖孙俩,正逗玩得高兴,也许远处的白霜还没有全化去,但是一副和乐融融的气氛已经弥漫在画面里了。如此晴暖和煦的冬天,确实可爱。 2、农村冬雨图:恬淡幽静 2、请同学朗读,同桌学生评评价

采用怎样方法才能读出意境?节奏舒缓,语调平和,这样才符合郁达夫的行文节奏,才能读出恬淡幽静的氛围来,因为是郁达夫在刻意地画一幅画,他从不同角度观察画,琢磨画,“你试想想”“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还可以加”,行文的速度很慢 (四)午后冬郊图

1、如果叫你画一幅冬景图,你将画什么?

2、看看这里画了什么?听朗读

3、明确:这幅画中有哪些景?有哪些颜色?

4、总结:

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充满生气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 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丽了起来,泛出了生气。 5、给这幅画题句诗 这样的冬景使人自然而然的联想起雪莱的诗句。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其实刚才看的屋外曝背谈天图、农村冬雨图都是如此,尤其是农村冬雨图,更是在刻意地为画面着色:白雨、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乌篷,红黄等。 (五)江南雪景图 1、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定还记得描写雪景的这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默看写雪景的一段。 《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2、这些诗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前后左右互相讨论。

3、总结:

没有写景,可是优美的诗句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日暮时候见到老朋友了是“能饮一杯无”,更深人静后,也许雪已经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不时地远处还会飘来酒香,偶尔会传来几声犬吠,到得早晨,雪地里狗和孩子都在兴奋的嬉戏着,忽有一孩童惊喜地跑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好一幅清丽雪中梅花图!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没有直接写景,而意境全出了。

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 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郁达夫《雨》)

文章在其他段落里也引用的诗句。(暮雨潇潇江上村)“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 (六)旱冬闲步图

朱自清的《春》可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散文,优美的文笔给我们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严整的结构成为我们大家学写散文的楷范,确实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特别讲究结构的营造,他是用结构来一步步推动情感的发展的,而大家看一下郁达夫的文章。前面写过散步了,这里又在写了,这正反映了郁达夫散文的与众不同:笔随意转,他让结构随着情走,随着意走,文章到此,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进入了郁达夫营造的那种优美的氛围中去,他带着我们到江南进行了一次情绪上的散步。作者写到此,也抛开笔,到湖上散步去了。写景达到了“忘情忘我的境地”。“觉得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 (七)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写北方的冬天?运用什么手法?文章中还有比较的运用吗?目的分别是什么? 【明确】温润 晴暖 优美 1、 和北方的冬景相比较。

北方的冬天-----极寒冷——雪:深几尺风:大若雷;人:躲 两三个月蛰居

江南的冬天-----晴暖,湿润

树叶:不脱尽冷天:一两日灰云落叶晨霜 太阳 鸟雀 泥地

老翁小孩:屋外曝背谈天 2、 闽粤地区的冬景和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有什么区别?

闽粤地区的冬----极和暖,无冬意——秋花:许多,品种多;着衣:不得不至多绝对 3、 和北方的夏夜比较。 北方的夏夜-----明朗 4、 和德国的寒郊散步比较。 A.散步是一项非常悠闲的活动,在什么样的冬天才有情趣到郊外去散步呢?(晴和)

B.从文中也可以找到答案的。第9小节。

作用:突出晴和;与下文形成了照应。 5、运用比较的手法也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手法。

举例:《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十)还有什么特点?

化用或者仿造古典诗句,使语言更典雅。“门对长桥,窗临远阜”“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到的”。

(十一)郁达夫散文特点:

清新隽永,明丽而真挚,富有神韵;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十二)从郁达夫散文中学习到散文的哪些写法?

1.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2.运用比较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3.文章要溶进自己的个性。

4.行文节奏要和所写的意境相合。

五、探讨心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在“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里散步的郁达夫,显得那么的闲适而恬淡,而这篇文章却是写于1935年的冬天,1935年是个什么年代,大家都知道,郁达夫何来的洒脱闲适呢?又如何理解呢?

(一)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曾用达、达夫、春江钓德等笔名。幼年丧父,1913年随兄赴日留学,毕业于九洲大学经济部。1921年以小说《沉沦》轰动文坛。他组织发起创造社,是重要成员。1923年到上海任《创造季刊》、《创造周刊》编辑。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大学执教。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年入“左联”。抗战爆发后,辗转香港、南洋群岛从事抗日宣传,后流亡苏门答腊,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十二卷,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沉沦》、《迷羊》、《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等;散文集有《达夫游记》、《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散文集》、《闲书》等。《江南的冬景》出自《闲书》。

(二)结合写作背景谈:

幼年丧父,和后来的饱受屈辱和歧视的留日生活都对他的思想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使他感伤、愤世,另一方面屈辱的异国生活也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他曾经去大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但是他强烈地不满反动军阀投机革命。他不满现实,心中是苦闷的。

1933年4 月他举家移居杭州,修筑“风雨茅庐”,想在这里过隐士般的生活。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达夫游记》、《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散文集》、《闲书》等等,以山水力排心中苦闷,《江南的冬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写成的,在江南的冬景里,我们看到了一位逍遥在山水之间的名士,其实这位名士的逍遥不过是在现实中受阻之后为自己设计的一条解脱之路罢了。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无论怎样郁达夫还是爱山水的,爱自然几乎成了他的本性,他曾经说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作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然的美,欣赏自然的美,并能运用所学到写作方法去写散文,写出有个性的散文。

《扬州的 》(早晨、春天、秋天等)

附资料:

a.德国的冬天

欧洲诸国的地理位置都比较靠北。但实际上德国气候温暖,非常适合旅游。这里一年当中四季分明。无论哪个季节来访问,只要准备中国华北地区适用的服装就可以了。这里夏季干燥,冬季温湿多雨。因此夏季不管气温有多高,只要一走入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立刻就凉快了,这点跟北京差不多。夏天的夜晚有时比较凉快,带上毛衣最好。

北部的冬天令人意外的暖和。德国的地形按照南部的山岳地带、中部的丘陵地带、北部的平原地带分成三大块。与明朗温和的中南部相反,北部给人的感觉似乎总是寒冷阴暗。其实这未必正确。夏天北部的气温的确比南部低,但到了冬季受海洋的影响,天气其实要比南部暖和。夏天北部的日照时间短,多阴天天气,所以难免给人以阴暗伤感的感觉,不过这也算是一种旅游的趣味吧。要不然,冬季到北部去看看如何?

b.德国人的散步

在德国散步

德国人很重视散步这项健身活动,而且是天天走,按时走。参加者自然以中老年居多。我注意窗外的行人,原来许多是散步者,往往是准时来到,风雨无阻。

德国人散步时很注意服装的整洁,衣冠楚楚,尤其到了星期日,老头老太手挽着手出来,更是穿得整整齐齐,即使是一套穿了多年的西服,也是熨得平平整整。德语里专门有一个词叫“星期日服装”,就反映了德国人的这种习惯。

一人散步太寂寞,故许多人散步或邀伴或牵条狗。据说狗从不在家里拉屎,故迫使主人每天都得带着它出来遛一圈,客观上对主人的散步起了督促作用。人狗散步,往往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以狗的意志为转移。那狗对某一点发生了兴趣,滞留下来东嗅西嗅,那主人就耐心等待,实在不耐烦了,就过去同它“商量”,絮絮叨叨,和颜悦色,那狗好像也通灵性,经过一番“劝说”,也就怡然离开了。

到了休息日有较多的时间,我们到莱茵河对岸七峰山去散步。七峰山有七个山峰,是一个较大的自然保护区。专程开车到这里来散步的人,大都准备走较长的路程,这是更高档次的散步了,德国人称之为“徒步”。徒步需一定的装备,如厚底鞋,束腿裤,一根手杖,以及双肩背的包,包里装些饮料、小食品之类。路线的长短由各人根据自己的体力自定。可以选择爬山的路线,也可只走平地。每到风和日丽的春秋两季,许多地方都组织“徒步日”,以鼓励居民到户外去活动。我曾参加过波恩《总汇报》举办的徒步日。手续很简单,只要按广告所指定的范围,到达指定地点即可,领一个证和一张图,选定走小圈、中圈还是大圈,然后就是随大流,快慢不限。沿途有许多站,每到一站就盖一个章,表明走完了这段路,抵达终点者有奖。像这种徒步活动,即使走小圈也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我急于照相和采访,只走了一段路就折回来了,但后来还是得到了奖品。

德国的地方当局都很重视这种大众健身活动,除了为居民区尽可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外,还专门为散步者设置路牌,如我们居住的地方,有专门的栗色路牌,指示出散步路线,让人尽可能避开汽车,走幽静的小路。即使在七峰山这样的大片自然保护区,或城郊的大片森林里,也有刻在石上的路标,指明每条路通向何处,距离多少。地方当局还绘制、印刷详细的徒步地图,在书店出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只要买一份这样的图,也就对徒步区了如指掌了,不必担心走丢了。图上往往用绿、蓝、黄、红等颜色标明长短不同的路线,供人量力而行。在自然保护区里,也设有大牌子,把本地区的徒步路线图画在上面。

德国是一个环境保护极好的国家,在清新的空气中去寻访绿色的大自然,实在是一种无上的享受,是一种不论贫富、人人可得的享受,因此,即使在这样的富裕国家,散步也仍然是最大众化的健身活动。

c.德国的气候很温和,冬天较为暖和;德国人喜欢散步。

d.

井栏砂宿遇夜客

李涉

暮雨潇潇江上村,

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如今半是君。

解说:

傍晚,在潇潇雨声中去井栏砂小村投宿,夜里遇到了久闻我诗名的绿林好汉。今后我不用隐名埋姓了,因为如今世上有那么多的绿林好汉。诗在幽默诙谐中包含着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对现实的感慨。

关于这首诗,《唐诗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在今安庆市,皖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不过,这首诗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

前两句用轻松抒情的笔调叙事。“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环境气氛与“绿林豪客”的不协调,他们的“职业”与“爱好”的不统一,本身就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它直接来自眼前的生活,所以信口道出,自含清新的诗味。

三、四两句即事抒感。“逃名姓”即“逃名”、避声名而不居之意(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诗有“匡庐便是逃名地”之句)。诗人早年与弟李渤隐居庐山,后来又曾失意归隐,诗中颇多“转知名宦是悠悠”、“一自无名身事闲”、“一从身世两相遗,往往关门到午时”一类句子,其中不免寓有与世相违的牢骚。但这里所谓“不用逃名姓”云云,则是对上文“夜知闻”的一种反拨,是诙谐幽默之词,意思是说,我本打算将来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豪客都知道我的姓名,更何况“世上如今半是君”呢?

表面上看,这里不过用诙谐的口吻对绿林豪客的久闻其诗名这件事表露了由衷的欣喜与赞赏(你们弄得我连逃名姓也逃不成了),但脱口而出的“世上如今半是君”这句诗,却无意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感受与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农民起义尚在酝酿之中,乱象并不显著,所谓“世上如今半是君”,显然别有所指。它所指的应该是那些不蒙“盗贼”之名而所作所为却比“盗贼”更甚的人们,是诗人刘叉在《雪车》中所痛斥的“相群相党,上下为蟊贼”之辈。相比之下,这些眼前的“绿林豪客”如此敬重诗人、富于人情,倒显得有些亲切可爱了。

这首诗的写作,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诗人未必有意讽刺现实、表达严肃的主题,只是在特定情景的触发下,向读者开放了思想感情库藏中珍贵的一角。因此它寓庄于谐,别具一种天然的风趣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据说豪客们听了他的即兴吟成之作,饷以牛酒,看来其中是有知音者在的。 [学习目标]

一、理解散文情与景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于江南冬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二、联系多幅冬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 ”的关系

1.学习文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设想]

1.本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的特点,在学习时,主要采用文本研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讨论来理解、体会。

2.文章利用多处对比来突出江南冬景之美,学习时要注意体会作者联想的思路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使用。

3.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明确单元学习重点

谛听天籁 : 表述自然之美;

感悟自然 :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

湖山沉思 : 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三、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理清思路

1.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心目中的江南冬天很好,阅读之后,你能够用哪些更具体的词语来替换这个“好”字?

2.作者笔下的“江南”主要指哪些地方?

3.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4.在做完以上阅读思考之后,你又发现了江南冬景的哪些美妙所在?

学生讨论。理清思路。

《江南的冬景》里,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包括: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第五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江南丰腴润泽的土地上,芦花、红叶、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种富有生气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写江南,不能不写到江南的河港湖泊。第七段,作者为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挥毫泼墨,借助想像的力量,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熟稔绘画的用色技巧,也能够较好把握情绪的节奏,因而写景时,他善于运用五颜六色状物写景,把江南冬景情意浓浓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既有素描的工笔,也有浓淡适宜的写意,绘出的,总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

八、九两段写到了江南的雨雪,承接上文说到的雨,又说到雪。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结合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来谈,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是作者审美情趣和景物特征相融合的结果,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郁达夫主张表现自我,认为小说是作者的“自叙传”。这种直接抒写性情的创作风格同样也体现在散文写作中,只是在散文里更注重表现与再现的结合。因此,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笔下,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情境。

接下来又写到了江南旱冬的晴和,并将话题再一次引到“散步”上来。文中的雨雪天气以及晴和的日子变换频繁,但读来没有生硬凑合的感觉,仍是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主要原因是作者高超的构思已经将读者引导到了江南冬天的温润和煦之中。这是一种让人身心愉悦的情绪的散步。文章最后一段语言平实而又活泼,照应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个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洒脱无羁的荡开。至此,作者的情绪已经带领读者完全融入到江南冬景的优美意境中去了。

明确: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它们最与重不同的地方。

四、文本研读,深入思考

讨论:

1.文章写景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描写策略。读完全文,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是实景?哪些地方写的是虚景?虚景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趣?

2.文章多次引用诗文名句,找出这些诗文名句并体会: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替换这些名句?如果替换以后,会不会影响文章的语言风格?

3.有时,作者也借助想像的力量,看一看,哪些地方是作者想像出来的景致?

4.文章阅读使我们沉浸在一种画意之中,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风格的图画(油画、水彩、素描、速写、中国画的工笔或写意,等等)?(可以从用色和构图的意蕴等方面为自己选择的答案找到理由。)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语言特色和行文风格,体会到,江南冬景的悠闲和暖、作者心境的闲适和行文时的舒缓自如在全文中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就做到了通过简省洗练语句传达丰富的意象这一目的。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画家刘海粟对此深有感触:“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本文“文境邈不可攀”的特点。

2.能力目标:体会本文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的特点。

3.德育目标:学习作者历经磨难后开朗乐观的豁达精神。

教学设想:

重点:见教学目标1、3。

难点:见教学目标2。

教学方法:

探究法(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上讨论解决问题并生成知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分组研读课文,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并制作课件

三、课堂互动

(一)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学生可能回答1、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学生可能回答2、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学生可能回答3、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学生可能回答4、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

(二)导入新课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听课文朗读带,总体把握课文

师: 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学生可能回答1、我感受最深的是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学生可能回答2、自己读不出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有了感悟。

学生可能回答3、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师:很好!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同学在预习中也读出了这一点。

(四)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你是如何理解月亮“徘徊”的?

学生讨论。

明确: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也可能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建议跟读课文第1段。

师:下面我们一边听朗诵一边跟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生:全班齐读

问题二: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学生讨论。

学生可能回答1、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也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学生可能回答2、《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

明确: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美好事物、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师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明确: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学生讨论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师:我有一个问题:这个慕是爱慕的意思吗?如果是,那么它的感情基调与哀怨、哭泣等是否矛盾?

学生讨论。

明确:我认为这里的慕是思念,如慕就是又像在思念。

师:语言就需要这样细心揣摩、品味。

师: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明确: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 是借琵琶写愁情。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问题三:这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 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本段情感有何变化?

学生讨论。

明确: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本段情感由喜而悲。

师:那么,它通过客人的一段议论,用对比写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明确: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还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 托遗响 于悲风 的悲哀。

师: 同学们注意,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情绪的变化,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

问题四:第四段议论让人难以理解。哀吾生之须臾与水与月有什么关系?且夫一句与解答客的问题又有什么本质上联系?

师:文章从第四段开始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你看它从几个方面论述主旨?

明确: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师:第一层次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明确: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 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作者用什么修辞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明确: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明确: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问题五: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学生讨论。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 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

师: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明确: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师:那么后面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

小结: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景(山水之乐)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情(悲) 无枝可依

英雄安在

人生无常

理(达观之乐)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问题六: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学生讨论。

观点参考: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小结: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问题七: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言之成理即可。

可能有以下观点:

1、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2、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3、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

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师:学了《前赤壁赋》苏轼的达观对你有何影响?

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你怎样看待。

问题八: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生: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生: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生: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师:对。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问题九:文中吹洞箫的客人是谁?真有这样一场主客对话吗?

明确:

1.古代“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2.见老教材152页《〈赤壁赋〉中吹箫人》

3.客人的话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主客问答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内心苦闷迷惘又不甘消沉落寞的矛盾思想。“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五)布置作业

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教学目的:

1. 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现象。

2.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 通过与《小石潭记》的比较阅读,加深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特征的掌握。

二、教学重点:见教学目的1.2

三、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 疏通课文生字词及语句停顿节奏。

一、导入新课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乎.似与游者相乐.出自何人所写的哪篇文章?(柳宗元《小石潭记》)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我们已经学习了《小石潭记》,今天将再次和柳一起登上西山之巅,感受其高峻峭拔的特立之景,体会作者抒发的内心感受。

二. 简介作者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三. 解题

八百零五年,柳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此期间他放浪于山水之间,排遣郁闷,写了不少游记文章,《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初识,初游.宴游,宴饮游乐.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视情怀。

四. 疏通课文

1. 生自读,将下面有拼音的生字正上音,并记熟

⑴ 僇(lù)人 ⑵ 惴(zhuì )栗(lì ) ⑶ 施施(yì)( yì )

⑷榛(zhēn)莽 ⑸茅伐(fá) ⑹箕(jī)踞(jù)

⑺衽(rèn)席 ⑻岈(xiā)然 ⑼若垤(dié)

⑽攒(cuá)蹙(cù) ⑾培(pǒu)娄(lǒu) ⑿颢(hào)气

⒀引觞(shāng) ⒁斫(zhuó) ⒂ 遁(dùn)隐

⒃颓(tuí)然 ⒄冥(míng)合

2.生朗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3.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4.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5.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6.复述主要内容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找出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 理解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2.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一、 复习旧课

二、 分析课文

1. 翻译全文

2. 词语小结

A、古今异义

未始(古义)未尝 而~知西山之怪特。 (今义)没开始

累积(古义)重叠,积压 攒蹙~ (今义)积累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知吾向之未始游。(今义)转折连词

于是(古义)从此,从这时 游~乎始。(今义)递进连词

更(古义)更换交替 醉则~相枕以卧。(今义)更加

披(古义)拨 到则~草而坐。(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就(古义)接近,颓然~醉(今义)就是。

向(古义)从前 然后知吾~之未始游。(今义)朝。

志(古义)记 故为之文以~。(今义)志气,志向。

是(古义)代词,这 ~岁元和四年也。(今义)判断动词。

B、一词多义

异 认为。。。。。。奇异 始指~之

独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态者

特 特别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

超出一般 然后知是山之~立

为 成为 自余~ 人

为(表目的) 故~之文以志

C、通假字

自余为僇人(僇通戮,遭到贬谪)

3、思考问题

A、 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明确:作者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感受。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B、 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明确:前部分写以往浏览时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

C、 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明确: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对比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独特感受。

D、 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明确:作者不直接写眼中西山,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的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做法华西亭。。。。。。异之。再写登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凡数州。。。。。。之下映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为类的感受。

三、 小结

四、 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体会本文的语句特点。

2、通过与《小》的比较,加深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理解。

一、 复习旧课

二、 分析课文

1、 根据文意给课文划层次,并归纳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概述自己被贬到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

第二部分:特写游西山的经过。

2、体会本文在语句方面的特点。

三、 反复诵读,试背此文。

四、 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中本课练习。

附:主体板书

概写: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特写:西山之怪特 高峻:凡数州之土壤……之下;尺寸千里

广大:悠悠乎……洋洋乎……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物我浑一 一、教材简介

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一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一篇同题散文。这套新教材最大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围绕专题进行设置。这篇课文所在的专题是“人与自然”这一向度,共分为有层次的三个板块:谛听天籁(自然纯美展示),感悟自然(人生感慨抒发),湖山沉思(生态忧患思考)。它是属于最后一个板块中的文章,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二、专题解说

1、主题内涵:本专题旨在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

2、通过研习,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四、教学构想

此文是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中的一则随笔,文章语言简洁传神,挟裹着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开篇就是对一声“深沉的、骄傲的”狼嗥的特写,这也是此篇文章的文眼,作者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给人以震撼和思考。因此教学中我就准备以此为着眼点和突破口,紧紧围绕这一声饱含有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的号叫,展开和深入全文。同时,由于本文的语言充满着诗意美,因此可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来体味。

五、实录部分

(一)导 语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将进入这本书的压轴之戏。在这本书的最后一个专题中,我们涉及到了人与自然这样一个人文话题。也许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和感触:大自然,她是美的源泉,她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她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她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

面对大自然,有的人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有的人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抒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的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的。

下面请看一组图片。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幅画面,大家看到了什么?(齐说:近处一只海豹倒在了血泊之中,不远处就是这起“凶杀案”的制造者——一位猎人,手里还拿着“作案工具”——猎枪,并且他的眼睛似乎还在盯着大海,盯着下一个目标的出现。)(背景介绍:这是发生在加拿大圣劳伦斯海湾的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加拿大出于商业的目的猎杀海豹已长达三十多年,一直为世人所争议。)

再来看下一幅图片,大家看到了什么?(齐说:一头藏羚羊,一头神气活现的藏羚羊。它抬着前蹄,似乎在狂奔,地上还扬起了灰尘,这就将这头藏羚羊的生机活力,神气活现的模样展露无疑。)(背景介绍:其实就在一个多月前,它还是一头躺在冰面上的,奄奄一息的,接近死亡边缘的可怜的小羊。后来被当地的巡查人员发现后,经过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终于使它得以再现昔日的风采。这就是当时工作人员将它放归大自然时的情形。)

(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面对自然界中的生灵,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一个极力捕杀,一个全力救治。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究竟是以经济利益为重,比如加拿大出于商业目的,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去肆意猎杀海豹,还是多去考虑一下在人类看来是弱者的感受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这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所在,从中得到一些理解和感悟。

(二)文本研习

1、接下来就给大家一些时间,我们可以小声地快速地阅读全文。相关字词可以参见大屏幕,希望大家能够把它划出来,标注好。同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阅读,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

附相关字词:

嗥(háo)叫:号叫,大声叫。

拾遗(yí):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毛骨悚(sng)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悚,害怕。

不堪(kān)教育:堪,可,能。如:堪当重任。

辨:湍(tuān)急:水势急。

揣(chui)测:猜测,推测。

辨:饿殍(pio):饿死的人。

俘(fú)虏(l)。

艾(ài)蒿(hāo)

明确: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2、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体会此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我们可以先从文中找出一些反映此种情感的词语,然后再从这些词语中体味出这声狼嗥中所饱含的情感。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学生大致谈谈自己的感受即可)那么这声嗥叫中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我们要学会从情感上升为理性,这个问题先留下来,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思考这样的问题。

3、我们接着往下看,看看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可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

明确: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4、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那么文章接下来写到,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

明确: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齐读第六小节,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性认识、一时触动表述出来的。)有了触动以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此时作者意识到要保护环境。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但人类的印迹似乎还很重。这里保护环境归根结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如第九小节中所叙述的那样,不至于“使河水把人类的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人类仍然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那么作者的最终认识是不是就仅限于此呢?

我们先来补充一点作者的个人经历: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我们这篇课文就选自其中。应该说作者的这些实践活动对他认识的发展更有启发。

下面我们就把文章的最后一小节一起来读一遍,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思考上面刚才提出的问题,看看作者在不断地实践探索过程中,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

此节中的一些语句很有哲理,我们来细细体味一下。比如“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还如“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提问:如何理解?)这是梭罗的名言,作者对此也是完全赞同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荒野中万物之间都是怎样的。应该说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文章到此就把作者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为中心的认识,发展为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5、文章末节在引出梭罗的名言后,又提到“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这就与首节前后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开始留下的问题了。我们再来把第一小节齐读一遍,这节其实也是此文的文眼。通过文章的讲解,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领会一下这声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涵义?

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6、通过我们先前的反复朗读,我们能否感觉到这篇文章在形式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字上有何特色呢?比如同样是介绍自然的,介绍生态伦理观念的,它与我们的地理课本的语言,与我们的一些生物学理论,在文字表达上有何区别呢?

明确:后者是一种科学语体,而利奥波德身为一位生态伦理学家,同时他的文学素养也是很高的。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学性较强,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充溢着诗意美。这就与他的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溶为一体,使全文熔诗意美与思辨色彩于一炉。

7、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它与我们的这一专题“人与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明确: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途径,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像山那样思考,就是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意表达。从生态伦理、生态和谐的角度来看,人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山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无二致。我们要像山那样处理好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等等一切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思考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梭罗的一段文字,看看这段文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与主张?不妨再与利奥波德的生态主张进行比照,找出两文的异同。

可以请前面的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诵一下。

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我只穿衬衫,沿着硬石的湖岸走,天气虽然寒冷,多云又多风,也没有特别分心的事,那时天气对我异常的合适。牛蛙鸣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扬和白杨,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像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 —— 梭罗《瓦尔登湖》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写了作者与湖边的生物在共同享受着这样一个愉快的傍晚。

文中的“成了她(自然)自己的一部分”这句话,反映出了梭罗的主张。这样的主张与利奥波德如出一辙,都说明了一点:人类只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分子,大家都是均衡平等的。

当然两文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比如他们笔下描写的对象,描述的场景就有着不同之处:利奥波德在文中写到了许多生态恶化的场面,如高山植被的破坏,狼群遭到猎杀等等,似乎更多了点批判反思的味道,饱含着生态忧患意识;而梭罗则为我们展现了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美景,他好象在尽情地享受着和谐美景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显得很满足。其实这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正面的先例。两人好象有一反一正的味道。

两人其实都是美国的生态学家,无论思想上(都主张自然万物皆是平等一员的生态伦理观念),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有一段在荒野居住的经历,并依据这些独特的经历写成了各自的绿色经典著作),两人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学习时要学会比较,要树立起这样的比照意识,特别是针对这套新教材的学习,更是如此。

(四)、结束语

自私的人类,在付出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开篇时图片留给我们的疑问,可以说已是不解自破。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去思考,使这原本已很脆弱的伤痕累累的地球,不要再继续受到伤害。

展示图片,画面内容为:一个椭圆形的蛋,上面印有各大洲的地形框架。(代表着地球)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上面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裂痕,旁边写着“脆弱的地球”。

六、课后反思

这节课基本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构想,并且很好地体现了这套新教材的精神。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波折,主要就是学生对作者生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接受上。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到保护环境,这一层转变大家都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但可能是大家习以为常或始料未及的缘故,对万物皆是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障碍。后来通过对文章相关字句的反复研读,以及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总算顺利通过了这一关。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即以后在讲思想性较强的文章时,首先必须保证让学生充分吃透文本,其次要让学生课前尽可能地去了解作者及其思想。 五、参考答案(包括积累与应用)

文本研习一:

1.文中出现的意境有“曝背谈天”、“午后冬郊”、“冬日农村”、“江南雪景”、“冬日散步”等。这些意境的主要特征是优美、闲适、温润、和煦。不必要求有统一的答案,可以用同义词、近义词或意思相近的语句替代。

2.这一题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答案可以参照文本的相应段落,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得出答案。

3.图片对应的原文语句:

江南的冬景: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诺日朗瀑布:大瀑布离公路不到一百米,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术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飘忽的水雾。

海子:三面青山环抱着一大片碧绿的湖水,平静的湖水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绿得透明而深邃,使人怀疑这究竟是不是水。

文本研习二

1.原文第一、二段描绘了客与苏子问答的情境,第三段,客怀古思今,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苏子“造物者之无尽藏”,“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情怀体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他蓄天地之灵气、化万物之精魂,感悟大自然所包含的生命的真谛,表现出一种高远的情志。该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主旨,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有所联系就应当给予肯定。

2.如果没有了作者的联想,课文所写到的自然景物就不再具有深刻的意蕴,变得极其普通。正是因为这一草一木上凝结了作者的生命感触和审美体验,它们才意味深长,富有灵性。这个题目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所富有的生命启迪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自然景物可以承载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审美资源。

3.(1)这种关联是课文中所说的生命声息相通的关连。大自然包容了生命的过程,见证了各个年代生存情状,也连结了所有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大自然是一种永恒的生命见证。(2)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身边的景物自由发挥,也可以根据历史知识和相关资料谈开去,引导学生寻找“变”与“不变”的例子作为参照,表述自己对于人生和自然关系的理解。着眼点可小可大。

文本研习三

1.梭罗在文中写到了两种寂寞:一种是平常所说的寂寞,从这个角度上看,梭罗并不寂寞,而大自然是寂寞的。这是梭罗基于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的认识得到的感受。文中,寂寞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寂寞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的境界,成为一种精神的享受。本题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寂寞的两层含义,以更好地理解课文。

2.这声狼嗥对于整个生态环境来说,具有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狼嗥也是利奥彼德充满生态忧患意识的大声疾呼

3.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第三部分所选两篇文章思考得比较深刻;就对自然的人生感悟方面来说,第二部分的两篇课文思考得比较深刻。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人类就将陷入生态危机。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有关生态环境破坏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这些例子都是人类没有“像山那样思考”的危害的例证。

积累与应用(略)

点击显示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教案2】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83381/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