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四两节课文。用实验演示的方法,使学生懂的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学会“旁、许、石”三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和词语
2、口头组词:乌()鸟()喝()渴()
3、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三、四节。
1、轻声读课文,自己想办法挤住“旁、许、石”三个生字。思考: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吗?它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2、学生自己说说怎样挤住“旁、许、石”三个生字。
石:注意读准翘舌音,并要与“右”比较不同点。
3、乌鸦想出办法了吗?(板书:想办法)
4、它是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把课文中有关的这一句齐读一下。(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
5、“许多”是什么意思?(很多)乌鸦想出办法来了,这时它的心情不知会有多高兴,让我们一起用高兴的心情来读第三节。
6、乌鸦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来喝到水的呢?谁来把第四节读一下?
7、小石子放到瓶子里,水会升吗?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教师出示用具,做:小实验:拿出一直装有半瓶水的透明玻璃瓶,瓶子外面用红线做好水位得记号,然后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去。要求学生看清老师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去的,放进以后,石子怎么样?水怎么样?
8、讨论。
(1)“一颗一颗”是不是两颗?(很多颗)
(2)出示句字:
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
比一比,上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第一句没有把小石子有多少说清楚。第二句用一颗一颗,说明小石子有很多颗,也说明乌鸦不怕辛苦、不怕累。)
(3)“一颗一颗”怎么念?要读得慢一些,让人家听了,也知道乌鸦放进的小石子很多。
(4)石子放进瓶子,瓶里的水怎么样了?
教师讲述:石子放进瓶子里,占了水的位置,所以水就升高了。
(5)瓶子里的水是一下子升高的吗?
出示句子:
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
比一比这句话有什么不同?(第二句话把水是怎样升高的说清楚了。)
(6)乌鸦喝到水了(板书:喝到水)让我们用高兴的语气,把第四节齐读一下。
三、复习巩固。
认读词语:喝水口渴到处可是里边许多石子办法升高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第二、三两题。
3、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第1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生字词。总结课文。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多动脑筋。背诵和复述课文。用“看见”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听写生字词。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读一、二两节。回答: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着水?
2、齐读第三节。回答:乌鸦为什么会想出办法来的?
3、指名读第四节。回答: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轻声读、指名读、齐读)
三、复述课文。
按课文板书,结合看图,用自己的话讲讲“乌鸦喝水”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1、你喜欢这只乌鸦吗?为什么?
讨论归纳:乌鸦能仔细观察(看见瓶子、小石子);积极动脑,努力去做(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
2、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遇到困难要仔细分析周围的情况,积极动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解决困难。)
五、作业。
课堂作业第5题。
六、板书设计:
找水喝
喝不到---想办法
---喝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