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芦花荡》教学杂谈

《芦花荡》教学杂谈

教学分析   2025-01-28

〖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案例研究〗

在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研讨,还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阐释。如我在教学《芦花荡》时,教后设计综合训练中出了这样一道题:老头子报了仇,他回去后怎样向俩个小姑娘叙述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阐述自己的道理。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假如老头子不回去,那还有什么话说?这时,教师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老头子因为前面丢了面子,船上还有鬼子,他们追来了,老头子再回到营地,那不是引鬼入门?通过对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们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浅谈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氛围〗

改革教法,指导学法:每位教师都有自己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中具体选用哪种教法。应该视它是否有利于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力和学会学习。因此,教学方法应依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而不断改革,比如教学八年级语文《芦花荡》这一课的时候,首先要学生讲述在电视电影里所看过的有关抗日战争中斗智斗勇的故事,进行简单分析相关的人物性格和具体的故事,这样,首先在课堂上形成了欢快、活跃又有明确思维导向的的基本氛围,然后,要学生介绍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和问题,很自然的过渡到课文学习。在合作完成课文朗读和深入理解的环节中,学生兴致勃勃的讨论,交流。理解故事后,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尤其对“老头子”的心理活动进行广泛的讨论。这样的做法,不仅仅减轻了学习给学生的压力,杜绝了单一的讲授给学生的枯燥感觉,也使教学效果更加深入学生心理,形成主动内化,广泛迁移。也进行了合作、如何与他人共处的尝试。学习效果的提高,知识掌握过程的基调,都很好的调节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不仅仅有了愉悦感和自豪感,也从学习习惯,态度等多个方面有所收获和提高。

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的学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学科知识的关键,教师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项富有意义的心理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功的教育不仅是会教,更是教学生会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定计划、预习、听课、记笔记、课后练习、复习等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记忆、阅读、思考、操作、实验,指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珍惜时间,如何正确对待学习上的成功与挫折。要根据教育心理的规律、根据科学学习的方法、根据自身的经验教训和他人的成功经验经常指导、教育。要重视个人指导,特别是对有不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学生,更要及时帮助、纠正。学生有了正确的学法,减轻学习的心理负担,学习起来得心应手,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课文教学顺序的自主设置·从“文中”开始教学〗

在《芦花荡》一文中,我从第二部分(9到19自然段)一个老人护送两个女孩子去找队伍开始教学。在《蜡烛》一文中,我从第二部分(8到31自然段)一位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开始教学。这是对“长文短教”的一个尝试。

总之,汉语教学要与学生的求知欲和情感相沟通,教师要在载体──文章与学生之间搭起最有效的桥梁,针对不同的文章采用最恰当的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知识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既要借鉴传统也要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从语文教学中感受美·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美〗

我们要通过自然形象让学生体味其中所蕴含的感情。如孙犁写的《芦花荡》,这篇小说的景物描写也是如诗如画的。这部作品所反映的虽然是战争年代,但是,从作品所描绘的背景上,我们却看不到残恒断壁,看不到硝烟烈火。通过景物描写,展现出人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

〖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改进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的对策〗

创新思维的多角度性是指学生善于从多侧面、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来思考,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如能对所提问题,引导学生加以分析、研究、思考,往往可以获得的新发现。这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而且也可以为某些创新提供契机。

例如:《芦花荡》一文中写老头子“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一个“敲”字将老头子的形象写活了。老师点拨道:“这里为什么用‘敲’而不用‘捶’呢?”有的学生答道:“‘敲’比捶来得轻、来得快,说明老头子是在戏弄日本鬼子,用‘捶’就有点死板了。”这是从心情上来说的。有的学生说:“‘敲’字写出了老头子替大菱报仇时的勇敢、坚定、自信自尊、轻松自如,‘捶’字给人的感觉是死的,没有这种味道。”这是从态度上说的。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老头子玩弄敌人于股掌的英雄形象,对“敲”字的体会入木三分。学生的智慧之花开放,产生许多新的发现,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创新思维。

〖重视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发展·教学预设与教学效果的差异点〗

“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教学预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教学预设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理想境界的关键一步。但是,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充满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使得课堂教学充满了许多变数,随时都可能出现“半路追杀出程咬金”的现象,导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从而使教师的“美好教学愿望”与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差异。教学反思就要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差异所在,探究出现差异的症结,找到克服的对策,以利自己以后的教学。

在《芦花荡》的教学中,要求“熟悉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教师认为八年级学生应能较好地复述故事情节。因而,上课时在预习基础上,听录音导读一遍以后,便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随即抽了3名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复述,磨蹭了半天,结果3人都复述得不得要领,复述时不时看课文,有时索性照着念课文,这样一遭下来,一节课只剩下十多分钟,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只进行了一小半。可见本文复述的难度很大,备课时学情估计不准,课堂上没有及时调整,实在是一大遗憾,一次大的失败。丝毫不用避讳,这样实在而真实地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吸取教训,有利于弥补不足。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课中明确目标,以“标”发挥主体作用〗

目标是学习的向导,是思维的中国,有了目标,学生就能直奔课文的要点,自主探求答案。目标是学生凭借“切入点”质疑,经师生共同梳理出来的。学生参与课堂目标的制定不但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大胆探索、自觉动脑、动口、动手,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学习《芦花荡》一文,师生共同梳理出以下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4、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领会文章讴歌抗日军民的战斗精神的主旨。

围绕这些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探究。与此同时教师应做到:学生能看懂的,教师不讲;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做的,教师不演示,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这样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提供空间,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

〖对 话──阅读教学的窗口·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与完全个人化的阅读不同,课堂阅读教学是在一个集体中实施,有了轻松、活跃、和谐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再加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伊瑟尔的“空白理论”还明确指出:每一部作品仅是向读者提供一种开放性的召唤式结构,都是一种吁求,对作品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正是在这一生生不息的解读创造过程中,不同的读者总是以自己突出个性、时代性的创造性理解,赋予文本以全新的意义和阐释,从而使文本的意义得到不断的开拓和建构,是有永恒的生命力”。(曹明海 《文学解读学导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版P31)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就是缘于这种见解,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不再有学习的好坏之分,至少在理解作品的空白、意义上的权利是一样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学生与学生更容易沟通,因为他们身份年龄、生活经验,智力水平更接近,他们之间的对话交流更易产生共鸣,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经过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碰撞,产生出更灿烂的智慧火花,作品意义更趋完善,更能“具体化”。

现在7~9年级的学生,都是1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态度、情感方面处于动荡多变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构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

以八年级上册《芦花荡》一课为例。教师在“体验反思”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的问题:“老头子‘以牙还牙’,为大菱报了仇,你是怎样看待‘以牙还牙’的?”问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持肯定意见,因为“有仇不报非君子”;但有的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怨怨相报何时了”?立刻又有学生起来反驳“在课间,你打了我一下,我可能不会想方设法还回来。但是如果再来一次‘南京大屠杀’呢?你的态度如何?”

课堂上,学生们不自觉地分为正反两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激烈的争论,发散的思维,慢慢地,学生自己达成共识,如何认识“以牙还牙”,要分对象,分场合,分时间,分立场,分性质,分范围,分程度,分手段等等。“宽容不等于软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彼此引发思考,彼此受到启示,彼此得到教育,同时,学生对文学作品也有了更深的审视与理解。仔细的倾听,大胆的评说,积极的思维,内心的碰撞。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构建,实践能力有所促进,而且使学生在独特体验中提高个人修养,健全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在对话中建立正确的人生准则和价值观。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我在讲《芦花荡》一文中“老头子”的形象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课文内容,大胆想象,在自己头脑中首先构建出“老头子”的形象。然后让他们拿出纸笔,画出自己所想象出来的“老头子”的画像,并找学生谈为什么这样画?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然后再对照文中的插图比较二者的区别。在比较中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刻画一个这样的老头子的形象?从而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这对于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何作用?

〖阅读:写作的摇篮──小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写作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

在阅读中鼓励学生模仿学习写作。创作始于模仿,模仿是学习的基本途径。它着重于范文的模范作用,或以教材阅读文章为摹本,或以补充的文章为摹本,模仿其语言,结构,写作的技巧。这种体系易于上路,利于读写结合,适合初学写作的人。其不足之处是,一味模仿不利于创新,尤其是已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

能握紧拳头,你就能成为作家:两只手,十个指头,代表一百篇文章,背诵她们,背写她们,你就成了作家。当年巴金的老师讲古文观止,每篇文章才用五分钟,然后就是让他大声背诵。林黛玉让香菱熟读王维的一百首诗歌而把她培养为诗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她们,背写她们,你就成了已经写了一百篇文章的作家,然后你就象中了魔法似的身不由己地写作:一篇,两篇,一本书……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但是我仍然的感谢我那两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读着读着,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巴金)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唯悟而已(沧浪诗话)]。

朱熹也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

以上观之,仿写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生活经历和知识的积累欠缺,仿写是不可超越的过程。

这就像数学课一样,学完了例题接下来应该做几道习题。比如我在教学《芦花荡》一文时,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其中有一个学生找的是“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于是我再接着追问,我们平时见到的哪些事物可以这样描写?学生纷纷把平时所见的表象逐一例举:草、花、树叶……;接着,我马上让学生来举例进行练习,这样练下来的结果是,在一次描写秋景的作文中,有学生这样写道:“哇,多少种野花呀: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到处都是五彩的颜色,多么象是用五彩的颜料勾画成的呀!”还有一个学生写道:“看见那一簇簇、一团团黄中带紫的野菊花,我迫不及待地扑了去……”看,“一团团”、“一簇簇”、“扑”这些词语用得多准确、多生动,这样长期以往,学生还学不会生动、具体的描写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去背诵名家名篇名段,然后有针对性的模仿写作,结果收到了不一般的效果。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芦花荡》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这篇小说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复述情节体会它的传奇色彩。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明确情节的传奇性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玩于股掌之间。一下子就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接着主动去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立体美。可见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很是关键。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陶庄中学 欧 静】

〖沟通“零距离”──阅读与课堂的二次嫁接·鼓励学生“动”起来〗

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如果教师讲得多,分析得多,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就少了,甚至会出现学生学完课文还读不通课文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摒弃过去那种从头到尾的串讲串问,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读书状态,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样学生便从被动地接受中解脱出来,回到应有的主体地位,真正“动”起来。

教学孙犁《芦花荡》的时候,为了提高同学们阅读的兴趣和效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默读《芦花荡》,按不同的角色复述故事情节:

1、老头子的自白

2、大菱眼中的老头子

3、二菱眼中的老头子

4、八路军眼中的老头子

5、敌人眼中的老头子

……

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挑选不同的人物,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分析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当同学们热火朝天的讲完故事后,我的问题,“老头子的性格“也就出来了,老师们,这就是方法。不同的方法会出不同的效果。这样做的结果好处很多,首先迫使同学们把不懂的生字词弄懂,其次他们必须读懂全文,吃透了之后才能复述。在他们复述的过程中他们对人物的定位也就有了一定的框架。最后插一下,各位老师,如果这个时候你把你精心准备的课文阅读拿出来做效果比你让他们课后做哪个更好些,正所谓趁热打铁。

〖怎样使语文更生动·悬念的运用〗

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根据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通过设置悬念,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悬念能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期待情境,产生学习兴趣和急于求知的紧迫心情。如教学《芦花荡》同学们了解了当时我军处在被敌人严密封锁的环境中后,我问:“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氛围中,有一个人却能撑着船自由的来回穿梭在苇塘里,这个人是谁,他是一个什麽样的人?”这样在讲解中,一层一层设置悬念,抓住学生的心理,激起学生强烈的“乐学、乐知”的欲望。

一个精彩而成功的悬念能达到最佳教学境界,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学得津津有味。

点击显示
【《芦花荡》教学杂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83744/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