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章的中心。
【教学难点】
揣摩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让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查找作者杏林子的材料(作品、生平)。
教师准备课件及音乐材料(贝多芬的钢琴曲《命运》)。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自己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命运》。学生听,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学生:这是首什么曲子?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
师(过渡):贝多芬一生的遭遇可以说是十分的悲惨,可是他凭着惊人的精神和意志,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而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在我们所了解的人中也有许多类似这样的人物,如张海迪等(学生回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生命 生命》的作者杏林子也与他们有着相似的命运,她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更强烈的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 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对生命对人生的震撼,让我们共同品味作者的文章,感悟作者的心灵。
学生齐读,教师强调1、2是重点。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之间互查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出示多媒体:
读准下列加粗字词的音:
小憩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糟蹋
庸碌 辜负 骚扰 茁壮
⑴ 找学生读,其余同学认真听。
⑵ 纠错。
⑶ 教师强调应注意的几个字词:憩 糟蹋 辜
2、师:扫清了字词障碍,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篇给我们心灵带来震撼的课文。要想更好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必须认真朗读课文。首先老师给大家范读一下课文,大家认真听,可以同时在下面小声仿读。
三、学法指导
多媒体出示朗读方法:
(包括语气、语速及重音的把握)
思考两个问题。
多媒体出示:
1、作者列举的三件小事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学生思考,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
事例 思想感情
飞蛾求生 强烈的生命意识
瓜子抗争 积极的人生态度
倾听心跳 坚强乐观面对生活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结合文章导语和题目思考。分析结束,全班齐读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的段落。
五、研读赏析
师(过渡):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感知外,更重要的是读一些精彩的内容进行研读,通过具体的研读可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更好的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从而深入地感悟作者的心灵。
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朗读知识,边读边思考问题。
1、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说说为什么感触最深?
2、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结束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去谈。
学生先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然后进行赏析,赏析结束其他学生补充或评价。
在学生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如“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在这里教师可以提问,“竟然”可否换成“居然”,以此来品味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总结:“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还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另一种使人敬佩的感情(因为那是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环境啊)。
学生教师再读最具震撼力的段落。
师小结:文中香瓜子的顽强值得我们敬佩,在这里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在生活中,无论什么事,我们都要珍爱生命,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挫折,用奋斗让我们的人生更为光彩。
六、拓展延伸
师(过渡):课文学习完了,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思考下面这个问题:
你认为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珍爱生命?
师生之间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家庭、社会、校园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学生可能就一些敏感问题发表见解“如歹徒行凶时我该怎么办?”“有人在海里喊救命我该怎么办?”,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生命,不要去做无谓的牺牲,在特殊情况下,我们要学会“见义智为”。
七、作业
1、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等书。
2、阅读美国克伦·沃森的《生命 生命》,并与本文进行比较,思考:两篇文章比较,自己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将自己的理由写成一篇小文章。
【板书设计】
生命 生命
杏林子
事例 思想感情
飞蛾求生 强烈的生命意识
瓜子抗争 积极的人生态度 珍爱生命
倾听心跳 坚强乐观面对生活
【教案点评】
本教案按新课程标准设计,注重对学生的的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教案的教学流程比较科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拓展延伸三大板块清晰,每个环节过渡自然,给学生设置了较好的情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