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J·Dewey,1859-1952),美国哲学和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的最主要的创始人。生于佛蒙特州柏灵顿市附近农村零售商家庭里。幼年和少年时代,他是一个偏僻乡村里的平凡而羞怯的孩子。他两岁时爆发了南北战争,其父应征入伍,参加了林肯总统的志愿兵。因家庭没有定居一处,他快满8岁耐才上小学。他度过青年时代的新开发中部地区,自从南北战争结束后,开始修建铁路和工厂,建设城市。年青的杜威在那里目睹了开拓者的积极生活,这对他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1859年出版的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进化论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1875年—1889年,就学于本州大学。1879—1881年,在南方石油城一所中学里当拉丁语、代数、自然科学教师。1881年—1882年,在本州一所乡村学校执教,这时期跟着佛蒙特大学教授托莱研究哲学史。1882年,在哈利斯主编的《思辨哲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假说》。1882年,入霍金斯大学攻读学位。1884年,以《康德心理学》获得博士学位。1884—1888年,任密执安大学哲学讲师和助理教授。1888—1889年,担任明尼苏达大学哲学教授。1889—1894年,被聘到密执安大学担任哲学系主任。研究新黑格尔主义和实验生活心理学。 1894—1904年,到芝加哥大学任哲学、心理、教育系主任,这期间他抛弃了黑格尔主义,转而接受工具主义。1896年—1903年,在芝加哥大学创办实验学校,起初办小学,后来一直办到大学预科,他的进步教育就在这里实地试验。1899—1900年,任美国心理学研究会会长。1904年,哥伦比亚大学聘他为哲学教授,直至1930年退休。1905—1906年,任美国哲学学会会长。1915年,任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名誉会长。1938年,被选为美国哲学协会终身名誉主席。杜威在一生中,曾到日本、苏联、中国、墨西哥、土耳其等很多国家进行讲学和访问,并留下很多著作。据统计,共有专著44种,论文815篇,传播于几十个国家。其中有关教育学的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年)、《学校与社会》(1899年)、《儿童与课程》(1902年)、《逻辑理论研究》(1903年)、《教育上的道德原理》(1909年)、《教育上的兴趣和努力》(1913年)、《明日之学校》(与他女儿合著)(1915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进步教育与教育科学》(1928年)、《教育科学的资源》(1929年)、《我们怎样思维》(修订本,1933年)、《经验与教育》(1938年)、《人的问题》(1946年)。
杜威教育思想兼有儿童中心和社会改造思想,这与其经验主义、民主主义哲学思想是相适应的。杜威教育思想作为当时进步教育运动(资本主义改良主义)的一产物和对传统教育思想的一种批判,对当时美国新教育体制的产生与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民主主义和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1916)副标题是《教育哲学概论》,门罗(P.Monroe)编教育学教科书系列书之一,麦克米兰社出版,后由FPPE出版,有20多种译文。中译本《民本主义与教育》,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印行,邹恩润译述,陶行知校订,1947年和1949年再版,全书共424页。1990年10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纽约麦克米兰社1937年版翻译出版,译者王承绪,共399页,30余万字。杜威的代表著《民主主义和教育》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他在芝加哥实验学校实验以及当时教育改革理论研讨中基本形成的教育思想。该书被誉为教育的经典著作,进步教育理论的总纲。下边根据1990年中译本,全书的结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序。1915年,杜威写于哥伦比亚大学。简要地指出本书讨论所包括的范围:指出建设教育的目的与方法,探索和阐明民主主义社会所包括的思想和把这些思想应用于教育事业许多问题的努力。本书的指导思想是把民主主义与科学上的实验方法、生物学上的进化观念和工业的改造相互联系起来,并一一指出这些在教育中引起的变化。
除了序以外的26章的题目是:(1)“教育是生活的需要”;(2)“教育是社会的职能”; (3)“教育即指导”;(4) “教育即生长”;(5)“预备、展开和形式训练”;(6)“保守的教育和进步的教育”;(7)教育中的民主概念;(8)“教育的目的”;(9)“自然发展和社会效率作为教育目的”;(10)“兴趣和训练”;(11)“经验与思维”;(12)“教育中的思维”;(13)“方法的性质”;(14)“教材的性质”;(15)“课程中的游戏与工作”;(16)“地理和历史的重要性”;(17)“课程中的科学”;(18)“教育的价值”;(19)“劳动与闲暇”;(20)“知识科目和实用科目”;(21)“自然科目与社会科目: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22)“个人和世界”;(23)“教育与职业”;(24)“教育哲学”,(25)“认识论”;(26)“道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