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教案设计   2025-01-26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

一、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二、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难点】

一、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二、掌握解题步骤、翻译方法,学以致用。

三、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设计】

一、本课以学法指导和能力训练为重点,帮助学生归纳系统的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直译),并指导其应用。

二、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 三字翻译目标和"翻译六字诀"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三、本设计重在让学生易于掌握,便于利用,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以温故提问的方式导入)

1、 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 _____、 _____ 。(信 达 雅)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 意译)

(①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

②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

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②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③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④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⑥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前四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

二. 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

(一)总体分五步:

第一步: 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第二步: 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第三步: 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第四步 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第五步: 调整至答卷

(二)分步解析:

第一步: 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这一步其实是很重要的,告诉学生,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会出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而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础。

第二步: 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这一步是关键,因为挑出来让学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个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另外,每一位学生由于情况不同,在这些句子中总有几个字是他们一时难以断定词义甚至根本不知词义的"生词"。在这一步中,要让学生用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具体解释词语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下面的方法:

1、通过字形推知字义。(如:缧绁)

2、通过组词来解释词义。即以文言本字为核心,多组几个相关的词。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词义,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3、通过上下文的联系来推知词义。(如:公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 其中"择"字的解释可以结合句意,参照下文的"除"字来翻。)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有很多情况下,因为没有看出句子中所隐藏的特殊句式,导致很多学生翻出来的句子很乱,不合现代文的句子规范。所以,翻译句子一定要把语序理顺。告诉学生,要掌握以下几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①主谓倒置句②宾语前置句③状语后置句④定语后置句⑤省略句⑥被动句

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致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

第五步: 调整至答卷

这最后一步即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调整,然后誊写到答卷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洁。

总结规律:①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要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②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语法结构推断......

三.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一)"留"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一个句子: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参考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

师生归纳该句翻译特点: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课堂练习:

①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二)"换"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一个句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参考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课堂练习: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②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三)"删"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的一个句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的特点:删减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课堂练习:

①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②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③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四)"补"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译文: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②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得通顺。

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如①句;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如②句;

课堂练习:

①《书》曰:"谦受益,满招损。"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③然( )是说也,余犹疑之。

④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

)行矣。

⑤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⑥荆州之民附操者,逼(

)兵势耳。

(五)"调"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调序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课堂练习:

① 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②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宾语前置)

③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宾语后置)

④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⑤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译:历史悠久的千古江山,再也找不到英雄孙仲谋的地方了。

四、布置作业

五、教师归纳总结:

《文言文句子翻译歌》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

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点击显示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专题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84839/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