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   2024-12-3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王磊鸣

一、导入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他也被誉为“诗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千古传诵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作者简介

多媒体出示作者情况介绍。

三、朗读诗歌

1.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如:八月/秋高/风怒号)。

2.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品味诗歌

师:请大家仔细读诗歌的一二两节,看诗歌的首句交待了什么?

生:季节,天气。

师:在狂风袭来时,诗人的视线主要集中在什么上面?

生:茅草。

师:茅草是很贵重的东西吗?为什么诗人要牢牢盯住它呢?

生:茅草是微不足道的东西。这样写可以突出诗人当时的穷困潦倒。

师:第三节中有与之相呼应的句子吗?

生:有,“布衾多年冷似铁”。棉絮多年未换,又老又旧,才会“冷似铁”。

师:诗人为什么不爬上屋顶去加固一下茅草,使它不至于被风卷走呢?

生:这可以突出其年老力衰。

师:第二节中有这个方面的描写吗?

生:“倚杖”,“唇焦口燥呼不得”。

师:我们来一起讨论一个有趣

的话题。杜甫将“南村群童”称为“盗贼”,似乎显得有些小家子气,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予以批评,你认同这种批评吗?请谈谈你的想法。

(生讨论,发言)

师:为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杜甫的另一首诗。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解诗: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的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

师:同学们请想一想,杜甫不但能把自己的房子让给别人居住,回头还告诉吴郎请他善待西邻,这样的人,我们能称之为小家子气吗?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诗人在第二节中所写的内容呢?

生:杜甫并不是小气、没有同情心之人。他称“南村群童”为“盗贼”是大词小用,来表明自己已经穷困潦倒到一定地步了,是一种焦急愤慨的心情的反映。

师:让我们再来看诗歌的第三小节,透过诗句,你能体会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吗?

生:这实在是一种精神上的煎熬啊。诗人的境遇十分悲惨,他是如此的年老力衰,以致秋风卷走了他屋上的茅草,他无力维护;南村顽童在他的眼前抢走了茅草,他也无力阻止。他又是如此的穷困潦倒,在常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的茅草,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无比珍贵的东西,最疼爱的小儿子夜里也无法睡个安稳觉。

师:通过阅读前三个小节,我们会发现,诗人在不经意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画像。那么,此时矗立在你眼前的诗人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生:一个穷困潦倒,忧思不绝的诗人。

师:在此时,杜甫是以一个诗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他用诗歌咏叹着自己的不幸,传达着自己的忧思。这样的一个形象,应该足以引起我们的共鸣,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了。可是,如果你以为此时你已看清了杜甫的全部,那就想得有些简单了。

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的第四节,看看一个既老且贫的诗人,在经受了这些精神上的鞭打及煎熬后,他在想些什么呢?

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能得到千万间广厦,来庇护天下的寒士。

师: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另两位古仁人在这方面的表述。

【呈现资料】

白居易——同情他人

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垅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孟子——推己及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杜甫——先人后己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我们无意于对这三位古仁人进行比较,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显然,这三个人的理想是有其层次性的。杜甫的这种“先人后己”的博大胸襟更能使我们感动不已。

师:杜甫的这种博大胸襟不仅能通过悲哀的诗句加以传达,即便是表现自己的喜悦,杜甫一样能传递出这种深沉的情感。

【呈现资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解诗:这首诗作于763年春。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杜甫喜极而涕。诗人的“喜”,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师:这样的诗句在杜甫的诗中

是数不胜数的。难怪前苏联的文艺评论家、哲学家别林斯基要这样说:“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师:通过第四小节的阅读,我想现在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杜甫的形象一定更为充实丰满了吧。

通过诗歌,杜甫已经为我们营造了一座大厦,这并非是现实生活中的大厦,而是一座精神的大厦。他的这种先人后己,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不仅温暖着当时的每一位寒士,也必将光耀千古,永载史册,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点击显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85360/
教学设计推荐
热门教学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