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学界典范 冯鹏生阅读附答案

学界典范 冯鹏生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2024-12-16

学界典范

冯鹏生

启功先生的一生就像展现于人间的一道彩虹,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辉。现在他已离我们远去,但人们仍在深切地怀念他。启功先生逝世于2005年6月30日,寿年96岁。他是名闻遐迩的书画家、鉴定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尤其他那种卓荦大气、蔼然待人的风尚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中。

记得在1963年的秋天,聆听过先生关于“董其昌书画作品鉴析”的讲座,那时我12岁。后来,在“文革”中又有幸聆听先生教诲,即使在那种缄口齐喑的情况下,先生仍显示出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雅然风趣的品尚。虽认识先生很早,但一般情况下,不敢前往问学打扰。大概是在1978年左右,先生为出版二十四史事,在中华书局校点“清史”。忘记了是一种什么机缘,先生通知我将一篇关于《装潢历史沿变》的稿子送去。当我骑车来到中华书局的传达室时,先生已在那儿等候。我那个时候写的稿子值得请先生斧正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尽管如此,过了几日,先生竟通知我到他的小乘巷寓所见面。几位兄长陪我到了小乘巷先生的一间狭小的卧室兼工作室,室内到处堆放着书籍和纸张,我们只好坐在先生的卧床上。未等寒暄,先生便伏案翻开了我那篇所谓文章,逐字逐句地念,随之以铅笔改谬。

当看到书画形式沿变的段落时,先生说:“立轴条幅画,唐时已定型,不是有杜甫为王宰山水图的题诗吗?‘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当时的书画形式,并不完全是横卷。”在座的几位都为先生顺手拈来的诗句所折服。因稿子冗长,先生边看边改,已近午饭时刻,我们几个起身告辞,记得当时都没说声感谢的话。倒是先生,有些歉意似的说:“到吃饭的时候,走啦。”接着他又像哄孩子要给些糖果似的说:“等等!”先生挑选了一幅法书,挥笔题上了我的上款,随之卷起十多幅他的字说:“这是最近写的,送给孩子们的老师,他们会喜欢。”我惭然接了过来。因为赐我的那幅墨宝有上下款,先生过于自谦,故而一直置之书橱,30年来,从未敢张挂。

后些年先生身兼多职,诸事繁多,我再未有过名为“看望”、实为“打扰”的举动。但凡经我向先生索取“赐墨”或题写书名堂号的,我多是请人代办,且一一应愿。记得1986年的一天,先生还着人转来一幅写给我的法书,诗意含蓄,并有题记数行,经反复咀嚼,方领悟到,其诗是在鞭策我于事业上应图精进。其边题褒责皆有:我曾有出语不当处,应自省,反映了先生对人的真淳之意;所指我的“擅长”,褒奖有过,故而此幅也未曾示人,折叠置书架20多年矣。

如今回想起来,我烦劳先生的事情太多了,不知耽误了他多少宝贵的时间。即使在“稿酬”通行的情况下,凡我托办的事情,并没给过一次报酬,我也未有一杯热茶敬给先生,反倒让先生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先生病中,多次拟随他人去医院看望,总是唯恐“添乱”而作罢,只是请人带去祝愿。在先生仙逝4年后的今天,尤感深深的愧疚和忏悔。

先生逝世,四方哀吊。我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所设置的灵堂。早早起床,沐浴更衣,怀抱96朵白色康乃馨,奔向了北师大。把花束置放在祭台上,后退几步,便不自觉地双腿跪下,含着泪水,虔诚地三叩首。因为时间尚早,灵堂里只有我和守灵者,便无所顾忌地像孩子似的向先生说:“总想去看望,唯恐添乱,如今后悔,启功先生安息吧,晚生永远怀念您!”

先生旅途漫长,艰难坎坷,但心胸坦荡,意气骏爽,宏著等身,吐纳自深,酌处万机,适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称学界之楷范。揣其成因,我认为恰如宋王安石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启功先生是闻名遐迩的书画家、鉴定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一生像展现于人间的一道彩虹,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无限光辉。

B.我将《装潢历史沿变》的稿子给先生看时,心中想到自己资历尚浅,不值得让启功先生为我斧正,但先生却很细致地修改校对。

C.启功先生治学严谨、博学强识,在为我修改文章过程中,看到书画形式沿变的段落,立刻想到前人有关诗句,并与我的观点发生很大分歧。

D.文中表达了我对启功先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启功先生霭然待人,曾着人转来一幅写给我的法书,赞扬我的优点同时也指出我的缺点。

E.这篇文章大量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我对启功先生的深切怀念,特别是在得知先生逝世后,我哀恸万分、悲痛欲绝。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启功先生的形象。(6分)

(3)请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6分)

(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结尾处的引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并联系现实说说你的感悟。(8分)

试题答案:

12.(1)答A得2分,D得3分,B得1分,C、E不得分。(B项中“资历尚浅”这种说法文中没有凭据,作者年轻时也许并没有这种想法。主观臆测,观点欠妥,得1分;C项“并与我的观点发生很大分歧”,说法错误,文中没有提及;E项两处错误,文中没有大量议论,主要是记叙和抒情,此外,“哀恸万分、悲痛欲绝”表述错误,作者内心的悲痛是含蓄表达的,只是“不自觉地双腿跪下,含着泪水,虔诚地三叩首”。)

(2)①学识渊博。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还是书画家、鉴定家,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宏著等身;②治学严谨。在修改文章时字斟句酌,逐字逐句修改校对;③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即使在文革那种缄口齐喑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这种品格;④待人真诚周到。去拜访他时送上墨宝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法书中真诚地鞭策我事业上应图精进;⑤关心后辈,不求回报。无论有多忙都会答应后辈的请求,此外,在稿酬通行的情况下,但凡我托办的事情,并未索取一次报酬。(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①仰慕先生学问,敬佩先生的人格,启功先生一生艰难坎坷,但心胸坦荡,著作等身,在与我的交往中对我有深远影响,学术研究中与我讨论切磋,让我受益良多;②心中充满愧疚和忏悔的情感,多次烦扰先生,耽误先生宝贵时间,先生生病时没有前去探望,如今先生仙逝,唯有以文凭吊表愧疚忏悔之情;③缅怀学界典范,勉励后进,先生一生酌处万机,适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称学界之楷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勉励后进学人向他学习。(每点2分,其他答案只要紧扣“怀念、愧疚、勉励”等词分析即可给分)

(4)第一问这句诗用在这里表达的是:人之所以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因为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高度。(2分)作者在最后用这一句诗来总结启功先生成为学界典范的原因,一是钻研精神,二是胸襟宽广。正因为先生精通多个领域的学问,有了深厚的积淀并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再加上启功先生胸襟宽广,光风霁月,并未受到世俗干扰,依旧保持自我,才能成为了一个跨学科的专家学者,才能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4分,从治学、为人两方面来分析)

第二问:我们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深入研究,并在相关领域也拓展延伸,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此外,要有远大抱负,目标高远,拓展眼界,博学多思,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不被浮云遮住双眼,阔步走向未来。比如国学大师季羡林,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读法、俄文,尤其精通吐火罗文,在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都有很深的造诣,另外,胸怀天下,心系祖国,为祖国文化事业不懈奋斗,终成为为后人敬仰的学界泰斗。(2分)

点击显示
【学界典范 冯鹏生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85781/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热门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 阅读技巧
  • 诗词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