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走入文本 关注生成──《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

走入文本 关注生成──《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

教案设计   2024-12-24

【设计理念】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展现了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本节课主要采取“关注兴趣创设情趣”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积极性,辅以“自我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一年级学生擅长直观观察事物,形象思维能力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词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看图理、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

学生的个性能力不同,所以在指导学生认记字形时,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字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片段实录及分析】

〖片段一〗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坐在这个宽敞的大教室里,又来了那么多新老师,大家高兴吗?

生:(大声地喊)高兴!

师:你们看,谁也来凑热闹了呀?(出示燕子图)

生:(齐说声)小燕子!

师:快跟燕子姐姐打个招呼吧!

生:(异口同声地说)燕子姐姐,你好!

师:燕子姐姐说,她的家乡很美,还带来了许多美丽的照片呢!想看看吗?

生:想!想看!

“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一些美丽的照片”引入,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

师:可要看清楚了!(课件播放:与文本内容无关的图片并配上音乐)

生:( 边看图边不由自主的喊)啊!…… 真美呀!…… 哇!……

师:真是美丽如画的地方啊!有位聪明的小朋友为这美丽的家乡写了一首小诗,它呀,就藏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想不想读?

生:想读!

师:(出示课题)

生:(齐读)小小竹排画中游。

精彩的导入能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的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将语文学习综合化,让学生在优美的动画和悠扬的乐曲中感受江南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

二、初读文本

师:那就请小朋友们把课本翻到64页,自己先读几遍。对了,如果碰到不认识的字宝宝,该怎么办呀?

生:问问上面的拼音朋友就知道了。

师:对呀,还要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记住这些字宝宝。好的,开始吧!

生:(自由朗读。)

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可以同桌两个人,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如果他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如果不够好,你就帮帮他。还要把自己记住字宝宝的方式也两个人交流交流。

生:(同桌两人互读、互评)

坚持以读为本,营造书声朗朗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读书的乐趣。同时注重发挥朗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同伴的评价作用,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求读流利,初步感受自然的美。

师: 小朋友,课文里还藏着许多生字宝宝呢!现在徐老师都它们请出来了,看你还能不能准确的叫出它们的名字!

生:(领读、齐读)

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之后,有机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并随机相应点拨,巩固字音。

……

〖片段二〗

三、再读文本

……

师:(课件播放: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图片并配上音乐)啊!这两岸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可别忘了随时按下你手中的照相机呀!(边看图片,师边随机进行解说)小小竹排,顺水漂流,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油油的禾苗,鸟儿在尽情欢唱,鱼儿欢快的跳出水面,江南的景色真美啊!

生:(边看,边情不自禁的喊着,还不停的“拍着”照片。)

美丽迷人的画面,欢快的鸟叫声,加之悠扬的音乐,再配以声情并茂的解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了性情,更为读文作了情感的铺垫和示范。

师:燕子姐姐的家乡真的好美,你们拍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呀?

生:(大多数学生都高高的举起了小手)我不仅拍到了好多美丽的小鸟,还听到了好听的鸟叫声呢!

师:是啊,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唱着,真好听!你听懂它们在唱些什么了吗?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生:(四人小组讨论。)

师:谁听懂了呀?

生1:我听见它们说,这里真美啊!

生2:他们在唱,我真开心!

生3:它们在说,我们真幸福!

生4;哇,这里的大树真多!

……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验江南的美,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

师:这里有一棵大树除了鸟儿和鱼儿,你还拍到了什么美景呀?

生:我拍到了很多大树。

师:我也去看看!(师戴小竹排头饰,往中间走,边走边说)美丽的小燕子飞来了(头戴燕子头饰的学生“飞”向中间),可爱的小鱼也游来了(头戴小鱼头饰的学生“游”向中间),哇!这里有一棵大树……

生:(“燕子”和“小鱼”也跟着说)这里也有一棵大树……这里有好几棵大树……这里有一大片……那边也有一大片……(所有学生都带上大树的头饰站起来,往中间走)。

师:(问“一棵大树”)你身边有些什么呀?

生1:(转过头看了看)我看见我的身边有很多的大树。

生2:我看见了许多绿油油的大树。

生3:我也看见了许多大树。

师:是啊,这里的大树真多啊,真密啊!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句子)

生:(自由读、同桌读、齐读、开火车读。)

创设情景,演演动动,突破难点。“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试教时,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没有理解,甚至有几个孩子与“蜜蜂”、“秘密”联系起来了。于是,我决定创设这么一个情境,让学生戴上头饰,在演演动动之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既理解了意思,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有“课间操”之功效。

……

〖片段三〗

四、拓展、说话

师:秋天到了,燕子姐姐的家乡又大变样了!你们看,这些美丽的东西又怎么样了呀?(课件出示:棉花、稻子、苹果、大豆图)同桌两人先说一说,夸一夸。

生:(同桌两人练说。)

运用形象直观的感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教材更显其生动有活力。

师:谁来夸夸棉花姑娘?

生1:棉花开了。

生2:棉花成熟了。

生3:棉花白花花。

生4:棉花白了。

学生思维活跃,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能有不同的表达,真的很不错。

师:哎呀,稻子、苹果和大豆不服气了,再来赞赞它们吧!

生:(自由说)

师:谁来夸?(大面积训练,还可开火车进行。)

生1:稻子黄了。

生2:大豆长胖了。

生3:苹果成熟了。

生4:苹果红了。

生5:稻子弯腰了。

……

开放语文学习的空间,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语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师:你知道秋天还有哪些变化?

生1:橘子黄了。

生2:大蒜绿油油的。

生3:茄子长了,胖了。

生4:柿子红了。

生5:青菜绿油油的。

“学以至用”,利用农村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语文植根于现实,应用于生活的重要作用。

……

【几点思考】

针对上述课堂实例,谈谈我对课堂,对课堂中的学生、教师、文本的几点思考:

一、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生成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更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营造一种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和谐、开放。再说课堂中教师是活生生的人,学生更是活生生的、性格迥异的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课堂学习不可能在教师预设的环节中按部就班地展开,应在“活生生的人”的活动中形成,应在孩子积极地思维、自主地探究中,在孩子惊喜的发现中,在情感的共鸣中,在独特的感悟中热闹有序,活泼而又有所得中生成。如在上述课例中,创设情境,又引来了人见人爱的小燕子,通过跟燕子姐姐打招呼,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又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一些美丽的照片”切入,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看了美丽的照片,多想再亲自去瞧瞧这美丽的家乡啊!这时,教师又创设情境:一起再去游一游!还通过“拍照片”来强化学生的记忆。课堂就在孩子的自我展示中,在教师有效的调控中,在师生的合作中、平等对话中逐步的展开、生成。

二、在孩子和文本对话中生成课堂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己的魅力: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也有人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这些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要调动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我们应屏弃以往教师机械的讲解,学生木纳的接受;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存在,根据学生的所需调控课堂,展开教与学。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与文本对话,让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主动参与中,在个性化的感悟中理解课文、学习语文。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在“人”的活动中,在独具魅力的对话中展开。在上述教学中我就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借助图片引导孩子与文本多次的对话。先是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课文,让孩子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这是孩子与文本的初次对话,目的在与读通读正确。接着让孩子在此基础上,欣赏与文本相关的一些图片,再说说自己对江南的初步认识,这是孩子与文本二度对话。在孩子的各抒己见中对课文的字、词、句有了一定的理解。再让孩子根据这些理解,结合文本说说秋天的变化,这是孩子与文本的三度对话。在这其中孩子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孩子在与文本无数次的对话中真正走进了文本,融入了文本。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知识、技能目标自然达成,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情感自然萌发,价值观又得以提升。

三、在孩子的自主、合作、探究中生成课堂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出“要发展个性”、“让每个孩子个性化地发展”。我们也都知道课堂是孩子的,是属于孩子的。孩子在课堂上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互动的整体。我们要促进每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这就要求关注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在生生的互动中展开教与学。也就是说课堂应在孩子的主动参与中,在孩子的相互合作交流中,在孩子的探究发现中动态的生成。如在上述课例中在学生自由读文的基础上,我就让他们同桌互读,还设计了导语“如果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如果不够好,你就帮帮他”。于是,孩子们就互动起来,在互帮互助中有所启发,有所提高。又如教师在播放课件之后,设计导语“燕子姐姐的家乡真的好美,你们拍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呀?”,这时,大多数学生都高高的举起了小手,一生说:我不仅拍到了好多美丽的小鸟,还听到了好听的鸟叫声呢!师随机接上:是啊,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唱着,真好听!你听懂它们在唱些什么了吗?四人小组讨论讨论。于是,学生马上合作、探究起来。接下来的交流又十分精彩:我听见它们说,这里真美啊;他们在唱,我真开心;它们在说,我们真幸福;哇,这里的大树真多;……还如孩子们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称赞棉花姐姐时,四位学生的表达都不同:棉花开了;棉花成熟了;棉花白花花;棉花白了。

学生是人,是大写的“人”。我们只有关注学生,让课堂在学生思维的火花中诞生,让学生在师生、生生及与文本的平等对话中,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中生成,赋予课堂真正的生命力。

点击显示
【走入文本 关注生成──《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86144/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