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
课后练习
2025-02-05
1、作家作品: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的书,共二十篇。
2、文学常识:
通假字,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古字的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但是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因此学习的时候要加以注意,准确把握。
3、背景知识: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封建社会中被尊为“圣人”。他的思想影响极大,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点击显示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相关文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各课导学案汇总
兴仁中学2012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两弹元勋邓稼先》教案
孝感市2012年中考试卷评析:英语
2011届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工于记实善于写虚
一年级下册随堂练习《古诗两首》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典型例析
15年初三暑假生活指导语文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检测试题:第一单元(人教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87156/
上一篇: 《巨人的花园》难句解析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达标检测题
课后练习推荐